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写在费德勒输球之后 -- Highway

共:💬59 🌺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球弦的发展导致了

                  网球技术的变化。阿加西曾说“现在的球弦,你可以全力猛击同时还保持控制”。有空的话可以再聊聊这个话题。

                  另外,现在最广泛使用的材料不是“钛合金”,而是以石墨为主的碳素复合物。并且,一些厂家已经着眼于下一代球拍材料了。

                  What's next? How about an electronic racquet? Head has come out with a racquet that uses piezoelectric technology.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convert vibration or motion to and from electrical energy. Head's new racquet takes the vibration resulting from impact with the ball and converts it to electrical energy, which serves to dampen that vibration. A circuit board in the racquet's handle then amplifies that electrical energy and sends it back to the piezoelectric ceramic composites in the frame, causing those materials to stiffen.

                  • 家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么

                    球弦的话题真是一个好话题啊,在此虚心向前辈讨教。不过老大,我英文不咋地,能不能用中文啊。

                    对,现在的主流是碳素复合物。

                    不过,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级,能品出不同球拍的差异已是不易了。球弦,看来只能去抄书了。

                • 家园 老桑是85的

                  退役后偶尔出来打表演赛,选择的倒是费德勒现在使用的这一款,拍面为90。有趣的是费德勒刚刚步入职业网坛的时候,用的也是老桑的那款85的。我知道的选手中,使用老桑那款85的只有埃德伯格,库里埃,桑普拉斯和电子赵括四个人,这四人一共拿到过24个大满贯。如今更新一下子,一共五个人,这五个人一共拿到过40个大满贯。

                  • 家园 后悔啊,后悔啊

                    是85拍面,我记错了。真是一把绝世无“六”的好兵刃啊。

                    悔死了。记得桑普拉斯和费德勒打表演赛时,听说日本订制并推出了一批Pro Staff85的拍子,做纪念。一个球友打听着想买,问我意见。我说还不如等球王“百年”后肯定还会出纪念版,那才值钱呢。

                    如果,当初劝朋友买下。借来耍耍,说不定俺也是那唯一的“拿下40个大满贯的六人住组”啦。

                    千古一恨啊。

                    • 家园 不恨,不恨

                      老桑自己也不推荐大家使用他的球拍,说样式老气也没有使用最新的科技。不过他自己用惯了如鱼得水罢了。

                      他那款还真有个典故。原来这款球拍在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定型生产(好像是塞班,我记不住了)。后来Wilson把所有的人员,设备都转移到台湾去了,原汁却没能泡出原味,台湾产的质量怎么也达不到原来的。老桑好像一直使用原装货,我这个台湾货只能算水货,这就是为什么尽管4个人一共拿了24个大满贯,而我一个都没有拿到的最大原因!

                      • 家园 听君一席话胜打十年球啊

                        您使我正确认识了自己与球王之间的差距,您是我网球路上的明灯,您是我的偶像。

                        并送上我对:无良器材提供商wilson和低劣的器材生产地ww对前辈造成的身心伤害致以诚挚的慰问;及对前辈仍矢志不渝、艰苦卓绝的奋斗在通往第25个大满贯的征程上,祝以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那啥,键盘没湿吧——我们扯平了。

                        决赛看好谁——老大带头开个盘吧。

                  • 家园 和我了解到的一样

                    我知道的选手中,使用老桑那款85的只有埃德伯格,库里埃,桑普拉斯和电子赵括四个人,这四人一共拿到过24个大满贯。如今更新一下子,一共五个人,这五个人一共拿到过40个大满贯

    • 家园 我觉得吧,法网还是纳豆的呀
    • 家园 这个GULBIS的握拍法还真可以

      极端的西方式握拍法,几乎正反手可以一个面打了。索德林这个人还真不能小看,纳达尔参加法网后还没有输过球,被他打破了;过去几年费德勒法网只输给过纳达尔,也被他打破了。他要是不捞一届法网冠军实在可惜。

      • 家园 不知道为什么,好多照片看起来都这样

        实际上他的握拍很平常,没什么特殊之处。

        其实我很喜欢索德林的球,简单明了,就像当年劳德鲁普兄弟时代的丹麦足球,赢了痛快,输了拉倒。每个球之间不抠三下butt,掠5次头发,拍35下球。。。赢就是赢,输就是输,像个老爷们样儿!

        • 家园 哈哈

          纳豆那个风格总被人说这说那,我还真统计过他的拍球,每个发球前平均拍球7-8下,绝没那么多。而且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底线型选手的体力消耗比较大,多拖延一下子为了多喘口气,底线选手不少这样。当年网球规则将两个球之间的休息从25秒降低到20秒的时候,反对最厉害的就是以布鲁格拉为首的这些底线球员。

          抛开这些东西不论,纳达尔的球还是很有看头的。很聪明,即使是温布尔登面对费德勒,也能成功地把节奏降下来,这一点我一直在琢磨。而且底线用大拍的选手中,他是我见过的手感最好的,比阿加西还好。西班牙人我没喜欢过几个,纳豆可是真的要认真琢磨琢磨。

        • 家园 超西方式握拍

          GULBIS的握拍算得上是“超西方式握拍”(也就是刑部说的极端的西方式握拍)。打红土赛,有超强的上旋。但缺点也突出,对于线路低的平击球(快速场地),比较怵头。前几年流行过一阵,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半西方握拍,上旋和平击兼顾。

          像德波和索德林就是此类。两人在中路侧身正手攻对方的底线两个角,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只不过,德波以速度和线路为主;索德林以力量和上旋为主。

          德波在中路正手攻(不侧身)对方两个底角,往往能把对手拉出双打线回球。这个技术不是一般人能练出来的。

          • 家园 以前有个西班牙选手贝拉萨特吉

            就是这种极端的西方式握拍,正反手一个面打。1994年打进法网决赛,也靠全年红土的疯狂积分排到了世界第八,有幸参加了年底的总决赛。不但理所当然的小组三战全负垫底,三场比赛只拿到了可怜的8局。这个巨大反差大概就是这种打法最鲜明的写照。

            • 家园 吼吼,94年

              吼吼,94年。让我想想94年我在干嘛,应该在读高中吧。那时还不知道网球是何物呢。不过,这个贝拉萨特吉的名字有些印象,也仅止于这个名字了。我是97年开始摸网球拍的。

              这种超西方式的握拍,对手腕和小臂的力量要求很高,也更容易受伤。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