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日版中越战争之真相1979翻译萨苏 点评cpcliusi -- cpcliusi

共:💬75 🌺39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文。
      • 家园 感谢感谢

        我说咱们的老兵回忆里边,怎么看不到关于反攻同登的战斗纪录呢。

        看到您这段点评,我开始还有点儿担心,认为自己会不会把别的城市当了同登,因为日文中这个城市的名字是“ドンダン“,刚才重新查过,得到这样的结果 -- “ドンダン(Dong Dang、漢字で「同登」と書きます)“,这样,应该不是翻译错误,而是原文就有问题。

        既然如此,我在想这段中有几件事情值得琢磨 --

        第一,越军描述的中国军队编制,既然存在错误,会是从什么渠道来的呢?是不是我军曾有部队按照这样的编制存在过?

        这份材料后面有一个附表,是三野对解放军编制的详细统计,请您一观(因为复印的缘故,有点不够清晰,您恐怕要费点儿眼睛,但还可以辨认)

        点看全图

        第二,从他后面描述的反攻同登的战斗过程看,对于我军使用大量火炮和装甲部队的进攻不似空穴来风,会不会是谅山战场其他地段战斗被搬到了同登?

        我军在谅山周围有没有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第三,越军是否确实在使用携行电台上比我拥有优势?即越军战斗小分队所谓使用美国和南越遗留电台的问题。

        第四,机场的事要确认一下,谅山到底有几个机场?因为随后谅山战斗中,有越南人民军试图机降部队增援的内容,但不得不采用米-6直升机运送部分精锐部队从河内直飞谅山,而不能使用C-130运输机,时间当在3月1日前。如果当时谅山机场尚在越军手中,似乎没有必要使用直升机运送 --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我军炮火当时已经覆盖机场,使其无法使用了。这事儿您可否帮忙查查?

        最后,我觉得照片上有些有意思的细节,比如那辆被击毁的越军坦克,可以注意到其被击毁时炮塔指向后方,所以,可以推测其既不是被作为堡垒使用,也不是在反击中国军队中被击毁的,而是在后退中被击中。不过,我没看到它的中弹点。

        再次感谢CPC兄的辛苦点评,您这个点评我可否放到博客上?那边也有不少兄弟等着呢。

        • 家园 听说六十年代南京某厂生产的便携式电台

          中国自己来不及装备大多给了越南。

        • 家园 打坦克英雄班:

          打坦克英雄班

          广州军区第55军第163师第489团第6连第10班,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全班团结一致,紧密配合,以准确火力连续击毁敌坦克2辆、装甲车1辆,火力点5个。1979年4月23日,广州军区授予“打坦克英雄班”荣誉称号。

        • 家园 回复

          1,但转无妨。

          2,我军陆军师的确曾经下辖过坦克团,比如124师坦克团1976年改隶为军坦克团。图挂了。

          3,打谅山市时大量使用了炮兵。使用坦克团全部力量是在同登。

          4,电台问题,我军确实有些部队连以下分队没有装备无线电通信器材,比如43军。

          5,我只知道谅山市东部的那个机场。进攻的时间就是3月2日上午。

          6,那辆坦克就是著名的289号。

          军博那辆289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辆编号为289的苏制T34坦克,是55军163师在谅山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3月2日上午,489团进攻谅山市北区要点大、小石山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9时35分,1连和2连协同占领了小石山表面阵地。团为了迅速扩大战果,即令1营2连控制表面阵地肃清残敌,1连由北向南攻击大石山,3连直插大石山的三清洞,6连沿火车站西侧迂回大石山东南侧,协同1、3连攻歼大石山守敌。10时25分,6连在炮火支援下发起攻击,当主力进至奇穷河大桥北桥头附近时,迎面撞上了越军南逃的坦克、装甲车。10班副班长黄炳培抄起火箭筒,一炮正中第一辆坦克的油箱,坦克霎时间燃起大火,堵塞了大桥的通路。编号为289的坦克见去路已断,马上调转车头绕到桥下面,准备从水面下桥逃跑。又被班长庄玉成一发40火命中,淤陷在奇穷河北岸边。剩下的一辆装甲车也被新战士叶木火干掉。55军坦克团技术保障力量奉命去把289拖回来,头一次去了一台T34牵引车,刚一接近,南岸的越军就打来20多发炮弹,没有成功。第二次用一台651牵引车,钢丝绳被拉断了还是拖不动。第三次团长和政委亲自出马,还加上了一个工兵分队,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289号坦克拖了回来。经检查,289车还是越军的“英雄坦克”。《解放军报》在1979年3月8日第四版上,刊登了新华社记者刘玉生拍摄的广西凭祥市群众参观289号坦克的照片。

      • 家园 总得让人家在嘴上找回点面子吧?
      • 家园 沙发?
    • 家园 第二部分完成

      第二部分 血染同登

      外链出处

    • 家园 回复一个日本的资料,算是中越战争前传的内容吧。。

      柬埔寨迄今一直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谜。这里边有各种原因:即柬埔寨本身采取了一种闭关的政策;与此相比,来自越南方面的宣传情报多如牛毛;加之日本人本身对亚洲的认识比较浮浅;等等。

        在柬埔寨没有货币流通。我们所首先考虑的是由此而来的不便的一面,但是反过来,恐怕也不能够忽视它所带来的卓有成效的一面。

        正确地说,废除通货不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实验,它是在一九七三年建设和扩大解放区的同时,在农业合作社里开始的。当时使旧货币失去作用的具体作法是,首先让大家交出旧朗诺货币,再拿这些货币偷偷地到未解放的金边和越南等地购买粮食、药品等必需物资,然后根据合作社的需要再把它分配给大家。

        不仅没有货币,而且既没有邮政也没有电话。这在象日本那样普及了电话的国家里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必要的联络就用无线电进行收发。对外虽然也没有国际电话,但可以用电报进行通信。各机关之间的联络则由通讯员驾驶摩托转送。

        在这种实验和考验中,在国内之所以政权稳定,治安和秩序维持得良好,是由于大米增产确定了生活的基础,和在合作社、工厂等第一线带头工作的年轻干部政治觉悟非常高的缘故。

        柬埔寨似乎是把政治、思想和组织这三条作为衡量每个人在工厂、农村和机关劳动的标准。把政治表现和作用首先放在第一位。年轻的干部正在带头落实这一点。

        即使在我们在柬埔寨逗留期间,东部边界地区的战斗也连日未断。我们在曾是旧朗诺军作战司令部的那个建筑物的前院和在从茶胶市返回金边的沿公路的村子里,看到了从越南人手里缴获的GK—106型坦克和其它几辆坦克。

        迄今我一直对印度支那很关心,写过几本有关书籍。此次使我深为震惊的是下面两件事。

        第一,对于柬埔寨来说,至少没有象我们很多的日本人所想象的那种意思的印度支那观念。日本人把越南、老挝、柬埔寨统统地包括在内,可以说是未加思索而漫不经心地描绘了印度支那的形象。

        柬埔寨正在谴责越南占统治地位的“印度支那联邦”。这里面有它两个不可动摇的前提:一个是反对越南吞并领土;另一个是在印度支那,越南同柬埔寨在迄今为止的历史、政治和文化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

        第二,柬埔寨的领导人认为,同越南的战争不单单是同越南的对立。而在日本,只是把焦点集中在昨天还是一体的两国,今天怎么却交起火来这一局面上了。

        可是,包括吃饭的时间在内,波尔布特书记同我们日柬友好协会代表团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会谈。他有时甚至打着手势,反复强调了越南和苏联的东南亚战略。从某种意义来讲,越柬战争是反对苏越合作在东南亚推行的扩张、吞并战略的斗争的重要一环。日本不是也几乎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吗?

        柬埔寨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国家,才刚刚解放三年多,它却已在尝试世界上罕见的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实验。可是,城市的人口骤然减少,除早晚有满载工人的卡车往来以外,行人也是寥寥无几。然而,早晨很早就有人修剪摆放在大街人行道上的盆景,清扫常绿树的落叶。因此,市内的街道非常清洁。我们夜间两次在金边剧场分别观看了电影和歌舞。第二次,在能容纳五百多人的剧场里聚满了男女青年。

        比起吴哥时代,新的柬埔寨国歌是进一步歌颂伟大的胜利。这一伟大,在吴哥时代是靠神仙和帝王的统治,而现在是靠八百万人民把它建立起来的。

      ---------------《每日新闻》:爱知大学教授坂本德松的访问手记《柬埔寨的真相》摘译 1978.1107

    • 家园 个人觉得这场战争,中方原则是:

      1)要占赢面,取得相当战果,以便对内凝聚,对外解决威胁。有说打越是为了救赤柬,这说不通,哪有赤柬被越南干掉了,才去救的。

      2)务必事倍功半,是的,是事倍功半,而不是事半功倍。这样子,就能充分证明太祖那一套治军体制,是不行的,要开改。比如说没有军衔,搞不清楚上下之类的。这类也说不通的,太祖时代,搞游击,抗日,内战,朝战,有军衔么,都是在以弱克强,怎么没见有麻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