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历史随笔(5)---傅介子与冯夫人 -- 海月

共:💬21 🌺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恐怕你没看明白,我也在说严肃的问题

            即“名节”之类的和辛苦付出的关系的问题。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还不够吗?我不是说“清名”“名节”就没有它的意义,海瑞之类的人当然有他伟大之处,但你恐怕得看到另外一面,即那些实干苦干却名节有问题的人,海瑞是英雄,胡宗宪何尝不是?苏武是英雄,李陵就不算英雄?

            • 家园 还是要尊重些事实,脱离了事实空谈不好

              李陵没投降前是英雄啊,就是隔了这么长的时间不是还是知道他的英雄事迹吗?难道投降了也要赞扬吗?历史也没有否认过胡宗宪的抗倭。同样,历史也没有否认过青年汪精卫的壮怀激烈,难道还要去赞扬所谓的“曲线救国”吗?

              苏武与李陵是很好的朋友,一个没有做出很英雄的行动却被人称颂;一个以五千兵抗10万兵的英雄,却成了当时的“汉奸”。总是有区别的吧?

              我的观点是有条件尽量读些原著,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还是比较客观的。现在解读历史的人很多,喜闻乐见的东西也有很多水分。

              最主要的是事实。事实才是决定事物、人物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Tags): #历史随笔
              • 家园 我们的分歧不在于什么客观,而是各自侧重的东西

                你强调的是“死节”“气节”,我更重“实事”,反对只顾洁身自好却不办事或者办坏事的行为,事实上这种行为危害性和欺骗性更大,因为做事的人往往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问心无愧。客观的例子多得很。既然你读了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应该知道这点。史可法扬州抗清死节,是民族英雄,但他之前一系列错误的举动对于大局的糜烂负有关键性的责任,这个他死节一百次也无法弥补。

                但无论如何,我可没否认“气节”的重要性。李陵投降的确是他的污点,但不是说他投降了,就要怎么怎么地,你说自己客观,可为何说到他家人的下场,貌似你觉得是理所应当呢?即使按客观的来看也是有问题的。再重申一次,我可没说要赞扬他投降。

      • 家园 其实司马迁为李陵辩的话是有道理的

        李陵心里没准真是那么想,是汉武帝自己把李陵逼上了不归路。

        再说要求人被俘了就不合作或去寻死,如果事情是发生在楼主自己身上或者亲人身上,不知道会怎么做?

        • 家园 只是在说历史观点,可以商榷

          史书记载是这样的,当时武帝很愤怒,任何人的话都不听,武帝是很情绪化的,他的大将胜就封侯,败就杀,当然很多都赎为庶人,不影响再用,连对待太子都是这样的。司马迁就是在他愤怒的时候去辩解的,遭刑。后来,冷静下来,还是后悔的。后来专门派公孙敖去救李陵,这在武帝是很少见的。后来传言李陵带匈奴兵抗汉,才真正死心,族诛了李氏。

          说武帝逼李陵降,不归,你可以这么认为。

          对于历史观点,有不同观点可以摆事实,说观点,不要联系到自身,没有什么意思,我们与历史留名的人比太渺小了,我们只是在学习、议论,如果说历史观点都与每个人自身联系起来,谁还敢谈历史?

          畅所欲言罢了。

          关键词(Tags): #历史随笔
        • 家园 我撤你掩护

          给我顶住

          汉朝初年好几个皇帝都这个德行,汉武帝更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