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齐默曼电报 -- 淮夷

共:💬35 🌺16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墨西哥当盟友好像比较不靠谱

      德国这个电报是1917年的事情。6年之前,1911年,大清国海军4300吨的海圻号刚去墨西哥附近访问了一趟,据说把墨西哥政府吓得够戗。

      • 家园 大清海军 该书也有提及

        因为我的文章篇幅限制,未做面面俱到的介绍。德国“借刀杀人”计还有一环,是促使日本和墨西哥合作对付美国。书中提到的日本计划,以及德皇的“黄祸”恐惧,所述颇详,有兴趣的话可找这本书读一下。

    • 家园 您根本没有看懂历史

      而且墨西哥要能打败美国的话,还需要什么德国援助?有了德国援助就能打败美国?呵呵呵呵

      • 家园 您也根本没有看懂我的文章

        我什么时候说过墨西哥能打败美国?

        德国只是寄望于用墨美冲突来牵制美国,让美国无暇参加欧战。仅此而已。

        • 家园 美国那时候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了

          工业总产值可以和整个欧洲产量媲美,就凭墨西哥能牵制的住美国?

        • 家园 如果一个墨西哥能牵制住美国。。。呵呵呵呵

          不过当时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实力都不是很清楚,这是事实。但是作为现在写书,不应该还不清楚吧。

    • 家园 怎样才能把史书读成红楼梦呀?

      这是我喜欢的题材。真高兴楼主也有兴趣。碎花长裙的比喻也有意思。:-) 楼主可否再推荐几本有意思的历史书?

      • 家园 娱乐精神

        用娱乐的态度去看历史书,自然就把史书读成红楼梦了。用严肃的态度去看红楼梦,小说也会用被放大镜搞成历史的。

        So, 红学是严肃的,红学家是娱乐的。刘大爷(讳 上心下武)在CCAV的红学课是严肃de娱乐。

        有意思的历史书:《非零时代》

    • 家园 没有齐格曼电报,也会有奥特曼电报

      当时的美国政府可不是不想参与欧洲战争,只是没有去找一个看上去合理的借口而已,1917年美国参战,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威胁了美国的航运安全和自由,也就是说,即使德国人什么歪心思都不动,美国最终还是会参战的,区别只是什么借口而已

      所以,认为齐格曼电报改变了世界~```稍微太抬举它了点~```

      • 家园 威尔逊当选总统,因为他给选民不参战的承诺

        美国参战根本不需要电报做借口。早在电报事件发生之前,德国潜艇就在公海击沉了美国的运输商船。美国要是有参战之心,当时就发动了,还等什么电报啊。

        事实上,当时美国朝野都幻想着和平解决一战,而避免直接和德国武装冲突。就像二战,如果日本不袭击珍珠港,美国人也会拼命回避和日本的交战。

        您低估了美国人的怕死精神。

        • 家园 政客的承诺从来都不是永恒的

          二战的罗斯福也承诺不介入欧洲战事,但在事实上,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海军就已经在大西洋上和德国潜艇开战了

          另外我对你这种盲目地认为美国人怕死感到疑惑:

          1943年,美国驻欧洲第8航空队的人员战损率平均达到20%以上,仅次于德国潜艇官兵70%的战损率.即使这样,我们照样看到一架架美国轰炸机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勇敢地飞往德国执行战略轰炸任务.

          如果这也叫怕死,什么才叫不怕死?

          • 家园 顺序是这样的

            政客的承诺确实不可信,但是对于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并非总统大手一挥美国选民就同意跟上当炮灰的。所以,事件的顺序是这样:齐默曼电报曝光 -》美国人“觉醒” -》总统“被迫”放弃绥靖政策。

            这就是这封电报的历史价值。考虑到,它出现在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所以,历史的偶然性,才有它的魅力。

            美国人是否怕死,这是个见山见水的问题。大家各取所需好了。

            • 家园 有大利在眼前

              估计上位者多要蠢蠢欲动了。唯一的难点在于煽动民众去送死,所以有各种各样的阴谋论。

            • 家园 大棋派是不承认偶然性的。不同的世界观。

              其实大棋派是历史的唯心主义。以大棋派的角度观察中国已经破产了。以大棋派的角度观察历史也终会显露其荒谬之处。

            • 家园 你觉得是死了的几百号人影响大,还是一封成问题的电报影响大

              提示,美国反对无限制潜艇战可不是说说而已,具体宣战行动是在一条美国客轮在不加警告的情况下被击沉之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美国报纸的反应不亚于24年后的珍珠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