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在不断的坏消息中进步的社会 -- 黑岛人

共:💬224 🌺1228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再多说几句,怎么来判断而不要受大喇叭的忽悠。

      看宏观不看微观。

      确实,整天看统计数据非常枯燥,很难看下去,成天看新闻报道,人家声情并茂,有声有色,文采飞扬,有八卦、有分析,确实好看——好看就看呗,可是千万别当真,当真就是被忽悠了。——如果你是要看事实,那文采飞扬和事实有什么联系吗?难道文采飞扬就是事实?

      比如矿难,每一次矿难发生,我们都可以掉泪,对死难矿工表示同情,可以骂一骂管理者的不敬职,但是如果你真的关心这事,最好看看公布的数据,单位采煤量的死亡人数,如果是在逐步下降,那说明管理部门是在做事,而且做的事确有成效,如果还有闲心,可以看看发达国家的数据,我们和他们的差距有多大,别脱离现实,要求一个不死——那很简单,你别用电了,才是用实际行动表示你对生命的重视,口头说的不算。要知道,别说煤矿,就是一般的施工单位都有死亡名额的,再说白一点,你在家里坐着也不是100%安全。

      比如拆迁问题,这有自焚的,那有活埋的,一个比一个更吸引眼球,我都不知道该看哪一个了,要用这个来骂zf的很简单,一个都不看,只要有新闻报道,看见题目就开骂,简单又有实效,居家旅游,必备良药......如果你真想知道内情,最好就问问,为啥闹到这个程度(都闹到死人了你再来关心是不是有点......)?怎么问呢,太简单了,拆迁方给的条件是什么,拆迁户提的要求是什么,差距有多大,再来评判对错,因为我记得,2、3年前重庆那个著名钉子户,在把双方的条件摊开以后,原来一面倒支持钉子户的人有很多不支持他了,只不过,媒体(呵呵,这里又扯到媒体了)也就慢慢销声匿迹了,后续什么结果我没看到,你说这是zxb给封了呢还是......

      当然,这些吸引眼球的拆迁新闻就是没有媒体想到把双方的条件登出来给读者,也许读者都是对此漠不关心的吧,我想媒体是这么认为的。

      总之,现在的热点事件我都没有兴趣去关注了,因为看一看,很多和几年前整体社会的舆论上相一致的,只不过为了抓眼球,媒体又站到自己当初的对立面去了,我要紧跟社会热点舆论,总觉得是在煽自己耳光,哎,这世道,说什么好呢。

      通宝推:Alarm,
    • 家园 赞同,这也是我为什么盖“中国媒体现状”这个楼的原因

      如果不能学会分析、研判媒体的报道,也就不能借助这个渠道来了解和掌握社会的现状,也就背离了我们作为媒体受众的根本目标。

      而且还有一点必须指出:中国当下的媒体,在职业水准和职业道德上,从总体上讲,比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更差——虽然这些媒体素来是戴着有色眼镜、抱着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中国的,在涉华报道上离公正甚远,但是他们在职业精神方面的确比当下中国的大多数媒体要强。所以,掌握这样的分析、辨别的能力,非常有必要。

      • 家园 被媒体有意忽悠是必然

        这段时间关注主要媒体报道的,恐怕会漏掉两条重要消息,都是针对媒体的(被主流媒体有意忽略):

        A、记者换证,所有网站全部丧失采访资格,今后需要年审。

        B、有偿报道,有偿不报道,为媒体谋不正当利益的报道,群众可以举报之。

        第一条是严管入口,第二条是发动群众,对这个号称社会良心进行监督,同时逼迫媒体对社会进行监督(把舆论监督这个链条搭建完成了)。

        ps:那个山西疫苗,我总感觉是某媒体不当调查方法制造出来的假象。理由如下:

        A、该媒体才刚刚建立,不出名,所以某医生不可能第一时间通知他们,而是会通知其他已经知名的媒体。所以不排除该媒体有意、甚至恶意炒作。

        B、该媒体的调查方法严重有问题。搞社会调研的都知道一个道理:个案式田野调查时,很容易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所调查的结果其实早在你想调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的。换句话说,就是即使当地没有疫苗问题,只要你调查的起始原因是因为疫苗问题,那么,调查的结果就一定是疫苗有问题。——这和算命先生的做法很像。而最严重影响最后调查结果的就是该记者竟然还积极走访,这样把这种本来就潜意识里面恶化的情形给最大化、现实化了。

        虽然如此,我还是支持这次调查,原因是:可以因此加强药品食品医疗等方面的安全。

        • 家园 扔了一个蛋

          ps:那个山西疫苗,我总感觉是某媒体不当调查方法制造出来的假象。理由如下:

          A、该媒体才刚刚建立,不出名,所以某医生不可能第一时间通知他们,而是会通知其他已经知名的媒体。所以不排除该媒体有意、甚至恶意炒作。

          针对的是这一句话。首先,报道山西疫苗事件的《中国经济时报》并不是新媒体,其次,报道此事的记者王克勤之前就以《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北京出租车行业调查》出名。

        • 家园 山西疫苗事件问题是有的,但后果被夸大了。

            媒体揭发问题是好事,但如果夸大太多反而会减弱揭发的效果。

          • 家园 山西疫苗事件,媒体选择了用谎言来揭发真实的问题

            这个原本应该只扮演“药引子”角色的谎言,实在太有轰动性和杀伤力,以至于矛盾的焦点完全集中到了谎言本身。

            记者的这个选择也是必然的:这个问题两年前央视就报道过,山西省卫生厅也已经整改过一次了。举报人陈安涛对处理结果不满,于是他转向了“‘问题疫苗’致死致残”这个更加轰动的话题——他也不得不如此,否则根本不可能告翻原疾控中心主任、甚至是更上面的省卫生厅副厅长。最终,举报人成功地影响了记者、或者是记者自觉地选择了配合举报人陈安涛,促成了这次风波的发生。

            • 家园 最近还有一个类似的不那么恶劣的事例

              就是某某记者“爆料”说市面上卖的芒果都是用石灰加乙烯催熟的——当然,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多少年都是这么做的,小学自然常识就学过,《十万个为什么》也写过,但是不妨碍成为炒作的对象。

              现在我看到“爆料”“惊爆”这种词汇,都条件反射地想呕吐。

    • 家园 其实,人都是忘性大,记性差的生物。

      几年前,仅仅是几年前,每当网上有民煮柿油国家的负面消息,千篇一律的辩护词都是:看看人家民煮柿油,多好,言论自由,什么消息都敢报,什么zf都敢批评,坏消息报多了说明人家好,只有报道出来才有可能去解决,去处理,象土鳖这样的专制邪恶zf才是什么事情都隐瞒,什么坏消息都不敢报,等到我们敢大量报道负面消息的时候,我们才有希望......(以后省略14356字俺一个个数的)

      这才几年,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很多人都有末世来临的感觉,要我说啊,部分精英由于pg问题,任何时候都要为反对而反对的,至于大多数打酱油众,还是有点自己的主见为好,至于怎么坚持自己的主见,很简单,说句官话叫牢记历史,说句大白话叫想想自己几年前是什么观点,现在有没有改变,如果有,是自己主动改变的,还是纯粹受了别人的影响,被人忽悠的。

      • 家园 不完全是忘性大

        不可否认社会上确实有种情绪。人们会选择性得记住能迎合这种情绪的新闻,而忘掉相反的新闻。这些新闻又会不断得深化这种情绪,成了正反馈。就比如当初新疆火灾,说“让领导先走”,这句话被记了这么多年,而事后当事人被判刑,谁都记不得了。

    • 家园 好像谁说过

      舆论确实在放松,不断试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