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许,可以从一个车工做起(中) -- 月色溶溶

共:💬84 🌺3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说的对

          就是这样的,对于当年的工程训练,记得很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俺们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老师说,车工干的就是车铣刨磨的活。

    • 家园 宁波有没有办技校的,可以多训练一些技术人才?

      多动手,训练动手能力是很多工业国家很重要的教育课程。象德国的教育体系,小学毕业后进入中学后,就有职业预校、实科中学,高级专业/科学校,以职业教育为主。他们好像并不以为进“大学”才可以“鲤鱼跳龙门”。

      而我们中国人也是动手快、悟性高的,动手做什么都不会比他国人差。(实在搞不懂十年前的教改、扩招是怎么回事,不想多说了 ...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多办、办好技校高职比滥办大学更好

        回冰雨:

        很赞同德国教育体制,难怪德国产品工艺、质量上乘。

        我们家族很大,有上百人,联系很密切,受过高、中等教育的很多。

        从我亲友里的扩招后硕士、大学、专科、中专毕业的小同辈、晚辈来看,除了名牌大学毕业的外,一般毕业就业不太理想,不是靠家里关系进政府机关或垄断型国企,就是出外打工当小职员(薪资远不如我厂里技工,有的纯收入还不如我厂里的普工,毕竟普工基本上吃住免费还没有很多交通、通讯费用),或者断续打工三分之一时间啃老。

        所以,我现在劝很多晚辈,千万要努力学习、不能考上非名牌大学,宁愿复读几年努力考名牌,否则别浪费十来万元去上四年非名牌大学,还不如早点就业学门技术再伺机走高级技师或创业之路。

        可惜,现在中国的职高、高职学院大多是落后生的集中地,学风极差,管理也极差。否则宁愿上高职学院也不去上普通高校。

    • 家园 你哥哥这种创业精神很值得赞扬

      可是,我还是觉得,能多上一点学,对他们的前途还是有好处的。比如,宁波下面一个叫宁海的地方,一家小模具厂攻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工艺难题,那样的事情也许就会发生得更多一些,而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劳动。

      这个尤为难得,所谓居安思危.

      记得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金工实习.车洗刨磨钳焊铸,自己钳工成绩最高,焊最差.焊要求手很稳,要根据火候控制焊接速度,可是我手就是老抖.不过,这些是个小插曲.我想说的是一个学校工厂工人"攻克工艺难题"故事.

      当时是铸造组,接到要铸造一次成型无缝锁链的活(传统是焊接),原因是如果锁链有缝,强度不够.工人们花了几个月时间还是给弄出来了,具体工人们怎么弄的当时没有具体说,但是工艺很复杂,铸造过程中需要模具套模具,模具拆卸也需要几步才行,设计很精巧,用能工巧匠四个字概括不为过.当时给我印象很深.这些东西,要动脑筋,但却不是书本中能简单学得到的,见多识广才是关键.美国大学里面也有专门搞工艺研究的,也是要多读文献,多看别人成果,多实践,数学物理都无太大用武之地.

      实际上我这里想说的是,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是要教会学生

      (1)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此为"多问".

      (2)了解所需知识获取的最佳途径,此为"多学"

      (3)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此为"多实践"

      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觉得大学本科教育就是成功的.做学问也好,创业也好,都离不开"多问多学多实践".

      回到月色这里说的"大学生可以从车工干起",我并不是很赞同.道理在于车工所需技能与大学生所学技能并不一致.对于大学毕业生个体来讲,做车工是舍长就短,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如果大学生都去做车工,那么对社会在大学生身上的投资是一种浪费.

      对于月色所主张的,放下身段,创业可以从小事做起,我很赞同.不过,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每个人面对各种选择,总会综合考虑成本与回报.至于对那些自己不努力的,只求上天赐与自己机会的,只能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头脑的".

      通宝推:驿路梨花,山远空寒,
      • 家园 大学盲目扩招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如果大学生都去做车工,那么对社会在大学生身上的投资是一种浪费.

        扩招之后,很多本来上不了大学的学生都进了大学。问题是这些大学本身质量就不行,而这些学生学的往往又是工商管理之类的万金油专业,毕业后多了个大学生的身份反而更让他们放不下身段去脚踏实地的找工。其实如果他们中学毕业后上的不是三流大学而是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的职业技术学校,那毕业后应该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 家园 现在有一些铸方法不需要拆模具。
        • 家园 那是93年的事情

          17年了,工艺应该改进了,那时候国内应该还是算首创,当时工人师傅这么说的.

          • 家园 七十年代时就看到过失腊铸造的介绍。

            只是不知道国内大型铸造是什么时候应用的。

              九十年代,记不清具体哪一年了,我帮牙科的朋友修过离心铸造机,铸模就是用腊的,不过那铸件很小,顶多十几克。

              国内有些新技术推广起来极慢。

      • 家园 在这点上,我俩看法完全一致

        实际上我这里想说的是,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是要教会学生

        (1)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此为"多问".

        (2)了解所需知识获取的最佳途径,此为"多学"

        (3)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此为"多实践"

        大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式,学习的方式和实践的精神,以后解决问题就靠这些。

      • 家园 “大学生可以从车工干起”,这话是有背景的,不是绝对的。

        我指的是现在的情况下,在大学生根据媒体报道,有很大比例无法就业的情况来说的。

        既然一个工作如此难找,那么从事一个开始需要劳力,其实却并非前途灰暗的行业,有什么不好的呢?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 家园 我想问问,

          你父兄手下有几个车工最终做到了他们那样规模地位的?

        • 家园 难得同意一下月色,花一下,哈哈
        • 家园 你把问题想简单了

          我指的是现在的情况下,在大学生根据媒体报道,有很大比例无法就业的情况来说的。

          一般说来这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分两类.

          第一类是他们有对自己未来的设想(暂且不叫理想),他们会为实现自己的设想而默默努力,寻找机会,机会来了他们就会把握住,这种人我知道的很多.暂时的困难对他们来说不是不能克服的.对这类待业大学生来说,他们不会去应聘车工,因为这很可能与他对自己未来的设想背到而驰,他们很可能因为得到了做车工的机会,而失去了他们以后可能实现自己设想的机会.

          第二类是他们浑浑噩噩,不懂得努力,他们有对自己未来的幻想,但是却没有行动.这种人是缺乏正确的生活态度,他们去做车工也做不好,更别提创业了.

          你可以问问你的哥哥,他愿意招第二类做车工么?

          • 家园 老大这话说的不妥

            第二类是他们浑浑噩噩,不懂得努力,他们有对自己未来的幻想,但是却没有行动.这种人是缺乏正确的生活态度,他们去做车工也做不好,更别提创业了.

            在美国读PhD的中国人里,符合浑浑噩噩这一条的估计也不在少数吧。就业的路越走越窄,社会个人都有责任,但是我觉得社会的责任要更多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