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车祸 少年 -- 阿辉1

共:💬41 🌺14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可能是我过于敏感了。

            我想起我以前上学时,家里穷,所以我过得非常省。初中时长得快,衣服都很小了,吊在身上,胳膊露出一大截,每天都很不自在,觉得很丢脸。

            就是这样,每次迫不得已向家里要钱的时候,我妈都会以一种近乎施舍的口气说:“你看,你要钱我们就给……”真是让人很难受,倒不是说她有什么恶意。村子里的人也总是说一些“XX,你爸妈为你们吃了多少苦啊,将来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之类的话。我父母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总是要不是为了我们上学,他们日子会好过得多。

            高考我考得不错,要上的是很好的重点大学。我们那里通常要请客,有个和我们关系很近的老师在别的亲戚都走了以后留下来和我们聊天,问我将来要怎么报答我父母。那时候我17岁,连县城都没出过,当时只知道要到外地去读书了,将来怎么样谁知道。我不擅言辞,更不会说漂亮话,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说将来要对父母好,说的时候非常难过。他们就追问要怎么对他们好,我后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这个例子可能比较特殊,但是具体到阿辉举的例子,那个妈妈说话确实不好听。不管用的什么口气,说什么我为了你怎么怎么样的,言下之意都是一样的。当然这个女儿不够圆熟,说话更伤人,确实得改。

            PS,说到当年上大学,本来我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以我的分数北大清华都够了,我自己挑的学校更是不在话下。我爸坚持让我上本省的大学,我一直很抗拒,因为上大学对我而言是脱离他们远走高飞的最好方法。那时候经济不独立,最后还是屈服了。好在上大学以后我就独立了,再也不花他们的钱,也不用受他们的气,那感觉真好。

            通宝推:木头,
            • 家园 佩服

              del

            • 家园 同感

              我也觉得父母束缚太大了。我很小的时候就有挣脱父母束缚的想法,但实行不了,原因很简单,经济不独立。于是对很早以前读的一句话感触颇深:欲得人格之独立,必先得经济之独立。忘了是谁说的了。

              另,不知你是如何在大学中独立的呢?尤其是经济上。

              另给审核人员,那个"待认可"在哪里?上次回复按了回车,找不到了。

              • 同感
                家园 我大学有一同学特别有招

                他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他很有经济头脑,一次有不少同学要参加一个考试(具体什么考试记不得了),高速一个小时那么远,如果坐长途大巴得转车挺麻烦。他自己在外面联系司机承包一辆车,然后在学校发广告卖票。这样他赚了不少,同学也省时间。

                后来他觉得新出的干发毛巾在校园应该畅销(冬天女生的长头发不容易干,宿舍不让用吹风机),于是自己批发了一批,在校园卖,挺受欢迎,后来又不知怎地认识了校园旁一家新开酒店里的人,一次性卖出1000条!

                当然,这样有生意头脑的大学生还是少数。

              • 同感
                家园 腰包有多硬,腰就有多硬

                据说是富兰克林说的,

              • 同感
                家园 大学里真要想独立还是比较容易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实行了

                先花这句:

                欲得人格之独立,必先得经济之独立。

                我们学校发通知书的时候附了一份说明,是关于绿色通道的,指导你交学费有困难时应该如何申请助学贷款,入学时可以先不交学费。程序很复杂,不过管用。

                生活费是自己挣的。做家教,指导高中生学习,每小时15-20元。在学校图书馆给老师帮忙整理书籍、维持秩序每小时6元,钱少但是很轻松,大部分时间可以自己看书。中午在学校食堂打扫卫生每月120,免费吃午饭——不过这个我没干过,觉得不大好意思,好像给自己贴了个标签似的。再加上各种奖学金、助学金。

                当然我花的比较省。不过打工多了,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少了,班级活动也参加的很少,后来一直觉得很遗憾。

                学生部也有一些助学性质的工作岗位,还可以去外面发传单做销售什么的,不过我都没试过。

            • 家园 这也是给你的奖励——“好在上大学以后我就独立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将来都会有明白的时候。

        • 家园 不用将来,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很早就知道要念亲恩。要自己父母去死这种话,是无论如何说不出口的。原文中那小姑娘,也有十七八了吧,已经不能算小孩了。

          另,自己也有个不到一岁半的女儿,属于不是很好养的那种。两个人自己带,没有长辈帮忙。个中艰辛,只有有相似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

          还有楼下有朋友说,选择事业起点要考虑子女。我是不太赞同这点的。儿孙只有儿孙福,对不。

          • 家园 十几岁是叛逆期

            正盼着脱离父母,独立自由,说话和行为都比较冲一点。很多少年犯不正是这个年龄吗?不知天高地厚,说话做事很少经过大脑的思考,也是容易闯祸的年龄段。那个车祸肇事的少年也是如此吧。

      • 家园 不妨换个角度看

        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了解人在那个年龄段的思维的出发点

        十几岁,半大不大的孩子,引导挺重要

      • 家园 呵呵,太严重拉

        父母对子女的爱自然很真切,有时也会为子女做出牺牲,但是要是时时提起这些牺牲,甚至有一种“你看我为你做了这么多牺牲,你一定也要爱我/理解我”之类的想法,那就是把事情做过头了。

        父母这样做,就是让子女背上了包袱,子女什么选择也没有做就突然好像欠了你的,任何人心里都会不舒服。也许有一天他们自己做了父母,体会多了,就会明白你的牺牲,并且十分感激,但是由你嘴里说出这种话来,就十分欠妥,也没有站在子女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做父母的,永远不要用一种施恩者的口气和子女说话。说难听一点,这种口气从子女角度听上去,和“嗟,来食”一样难听。

        我在选择事业起点的时候也考虑了子女教育问题,但是这话我永远不会和子女说。人家又没有求你这么做,你自己自作主张做了,又去向子女诉苦/表功?这个不合适。

        另一方面,子女年龄还小,很多东西体会不出来也是正常的。

      • 家园 如果是这样,你就失去了一位亲人

        朋友的女儿,十八岁了。在四月一日这一天,被她心仪的学校录取。下个月,她会以高中毕业第一名的荣誉,代表全体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言。过了暑假她将离家远行。

        这孩子也两天没怎么说话了。

        今天突然冒出来一句,“要是妈妈再也不能站起来,我就不去东部上学了,就留在本城的学校好了。”

        灾难促使孩子成熟。

        我看着眼前的少女,想起仅仅是一年前,她还在牙尖嘴利,用词凶狠地跟妈妈吵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