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的科幻事业又一次走到了路口…… -- 万年看客

共:💬72 🌺8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斗,你由此写程序去了么?
        • 家园 【商榷】逗吗?

          逗吗?

          据我所知,这个行业里很多的人都是这么入行的,谁没有在Mac2或者中华学习机上敲程序的经历?网络,那时候还是通过长途电话拨号的BBS,那是少数人的奢侈品。

          对一个孩子来说,我们家没那么多钱让我上网。千万不要以为今天10M的光纤是理所当然的。

          在蒙昧时代,许多孩子都是在《电脑报》上将一段段小程序摘下来,夹到本子里,挤在公共机房里,输入到为数不多的几张软盘上去的。现在看起来很可笑,是吧?但是现在,那群孩子已经在计算机行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我曾经在一次展会后的招待会上,和一个西门子的开发主管、一个IBM的咨询顾问,聊到深夜十二点,主要话题是《仙剑》还有没有隐藏关卡?

          我们年纪相仿,都是七零末、八零初的那一代,因为信息匮乏,我们的经历极其相似,连玩的游戏、看的杂志都一模一样。

          我也见过姚壮宪本人,相当Geek的一个人,几次开口,最后还是没有问出那个问题来。其实,我已经不需要答案了。无论他现在如何,无论我们会走的多远,我们对他和他创造的那个时代,都心存感激。是他,帮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星河也是同理,尽管用技术的眼光看起来,那篇小说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但是,你不能因为富可敌国,而忘记那个给你第一枚金币的人。

          所以,逗吗?

          • 家园 问姚壮宪仙剑有无隐藏关真是太太OUT了

            十五年前就有人用工具做了调查,big5码的对话资源文件中没有任何隐藏的玩意。

          • 家园 决斗在网络,不是绝对

          • 家园 以前为了玩游戏 那叫一个专业啊

            至少要会在Config.sys中配置Himem.sys和EMM386.exe

            我记得有个游戏叫<金庸快打>,令人发指的需要628k常规内存, 我为这个东东还去啃了好一阵汇编, 为的是试图写个程序放掉一些DOS占用的内存

    • 家园 看了将近十年了。。。

      99年刚上初一。。影响最深的就是。。那年的高考题。。如果记忆可以移植。。。。

    • 家园 怪不得最近没买到新杂志

      不过科幻世界风格经常在变,我从93年看起,总的感觉是摇摆不定,既想适应看杂志年龄不断增长的这批读者,又要吸引新生代读者(以中学生、大学生为主),有些首鼠两端吧!而且好象隔几年就会来一次内斗,我记得以前对杨潇、阿来都有过类似的网上公开信,基本也都是指责其不懂业务、将杂志引入岐途,当然还包括敛财。这大概也是一种企业文化了吧。

      不过就我所知,当然也是通过杂志社历年的自我奋斗史介绍,科幻世界好象早就是自负盈亏了,并且资产颇丰,但同时受四川科协领导,可能面对一只会下蛋的鸡,有权部门没忍住伸手的冲动,结果搞得一地鸡毛。

    • 家园 另一些链接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以上似乎是写公开信的编辑发布的消息

      外链出处

      同一ID,写公开信的编辑们真是如此仓促,没有计划?

      外链出处

      一位编辑的意见

      外链出处

      另一位编辑。我还有买杂志,有几乎半本书是她编的

      外链出处

      新闻报道汇总

    • 家园 自从《科幻世界》引入成都的高中实验班写小说之后我就不买了

      当时很长一段时间科幻小说就是打着科幻招牌的才子佳人的言情故事。

      由于惯性,一段时间内我依然艰难的再买,只看国外译文。(上大学的两年)

      自从王晋康、刘慈欣、赵海虹还有一帮后来去写九州的家伙消失后,科幻世界就完全没劲了。---2005年前的印象,不知道现在如何。

      最后看的一部好的科幻小说叫《真名实姓》,很酷。

      从主贴的文章内容来看,我看到的是缺钱。让编辑写小说,明显是缺稿费的支出费用了,连封面和纸都搞质量差的,显然是没钱了。该领导只是在做无米之炊,要是我,我也要逼着编辑写小说。

      这个问题解决途径有两条,一是找省级领导、中央领导要拨款。这里面要动用的能量可不小,启动资金都得是大额数字。二是干脆商业化,招商引资,说白了,就是把《科幻世界》卖给市场,国家不养了。否则,这样下去,只能是《北京卡通》的下场。

    • 家园 这公开信说的过于煽情了

      我从95年开始看,感觉95-98年还是不错的,以后就越来越烂,这恐怕和李昶没啥关系吧,自己办的不好而已。

      另外,有关科幻小说和精神污染的事情,本身没那么简单,可以看看叶永烈的《是是非非灰姑娘》,里面介绍此事。不过叶作为当事人之一,书里面不够客观。客观的说,当时的科幻小说是出了一定问题的,并非完全无辜,科幻创作的衰落和83年那次关系并不太大。

      • 家园 这个可能与公车理论有关,我是2000~2005上中学这段

        时间看的,记忆中大部分感觉还不错的,中间的惊奇档案,还有之后的奇幻,译文就更不用说了。不少河友说2000之后就越来越烂,难免偏颇了,在05年上大学之后我也是越来越少看了。我想公车理论还是普遍适用读者的。

    • 家园 经济纠纷跟科幻理想何干?出色的科幻作原来是工资养出来的?

        还记得南方程益中自比鲁迅的名言“没有熬不过的黑夜没有等不来的黎明”,事实如何呢?

        的确,好多好多的人以权谋私。

        但还有好多人以言谋私呢。

        

        当一个国有企业的领导层瓜分、篡夺企业的所有权,人们义愤填膺。

        当一个自谓“正义之声”的媒体斗士这么作时,意识到后面的金钱利益在作怪的,很少。

        当年几乎追赶上蓝色巨人的DEC创始人奥尔森,肯定恨自己为何不生在中国----10万美元风险投资到200亿美元的年业绩,奥尔森数十年的努力,居然不能让自己控股DEC!

    • 家园 科幻世界是真科幻,作为一个老读者,表达支持!

      科幻世界是一本好杂志,初中时候经常干的事情就是去买二手的老杂志,多好的岁月啊。现在这档子事,明显弱势一方发出的一面之词,是一定要表达支持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