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话水浒之石秀故事 - 从底层打拼出来的黑道大哥 -- 无斋主人

共:💬40 🌺2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武松加上哥哥武大就跟石秀差不多了

          武松加上哥哥武大就跟石秀差不多了,为一日三餐挣扎的城市贫民的经历武松没经历过,那是因为武大给他频闭了,武大自己经历了,而且其实武大经历的为一日三餐挣扎的城市贫民的经历肯定要比石秀经历的更惨,只是武大不告诉武松,因此武松也不知道

        • 家园 嗯, 基本同意无斋兄的观点, 不过我以为

          武松石秀还是非常神似的。 他们都有下层人民的精明和狡黠(武松复仇时的处处机警不比石秀差),也都有下层人民特有的自尊。 而武松的豪气, 也未必出于都头身份, 试看成为都头前, 武松在柴进庄上和在景阳岗的表现, 那份傲气豪气, 岂能不是天生。 当然神似不是说完全相同, 金圣叹恰是说二者写得类似但又有所不同, 才显作者功力。

          另, 我觉得他们的出身还是相近的。 武松是因为一个意外(打虎)才成为都头的, 才成为公安的, 没有这一小概率事件发生, 社会是没有提供一条正规道路让武松这样的人成为都头的。 凭他城市无业者的身份, 他喝酒使性打人逃亡的前科, 他遁入柴进门下求庇护的行为, 也是有一定可能加入黑帮的。 从初期出身论, 他比石秀高不了太多, 唯一多的是一个还会看顾他的亲哥哥。 他那份亲情, 要比铁牛的那份来得真切得多。 所以我以为, 能拦住武松不加入黑帮的唯一因素, 只是他的哥哥。武松不是都头时,而哥哥又不在身边, 以他没有正当职业的身份, 进入黑道(但是依然是有骨气, 有义气的主儿)几乎也是最好选择了, 同样nothing to lose。 以他的傲骨, 成为柴进的护院都似乎委屈了他, 当个黑道大哥或江湖独行者, 却应是可能的。

          当然, 从当了都头以后直到走上落草道路这段来看, 我就完全赞成兄的观点了, 因为从都头到黑道, 与从无业者到黑道, 两者的动机就完全不同了。

          • 家园 斋兄、柠兄说得都有道理

            正如柠兄所言,武松、石秀再相似,毕竟还是可以找出许多不同点来。但是如果我们一定要在水浒中找出一位与武松最相似的人物,那么应该非石秀莫属了。

            归纳一下两人的相似点:

            1 都是出身微薄;

            2 都有精细的一面,也都颇知进退之道;

            3 都爱抱打不平;

            4 都有那么一段叔嫂的麻烦

            再看看两人的不同点:

            1 武松突出的是个“傲”字,虽然他也有短暂地趋附张都监的经历,但其一生之主线,是绝对对得起这个“傲”字的。(当然智深也是)

            而石秀的性格方面,却没有太多“傲”的因素,而是突出了一个“敏感”和“乖觉”。当然,“狠”和“拚”是他性格中的另外一面。

            粗看之下,“傲”和“敏感乖觉”都基于一种强烈的自我尊严意识。但细究起来会发现,前者是一种天生的、从骨子里带出来的自然而然的东西,而后者则是后天艰难生存环境打造出的一种性格特质;另外,前者还基于一种自视极高的心理,而后者则基于一种普通平民的心理。

            应该说,武松虽出身微寒,但骨子里却是个贵族!而同样出身的石秀,在心态上则与平民相差无几。我以为这种深层次心态上的不同,决定了两人外在表现的不同。

            因为这个傲,武松可以在一文不名又寄人篱下时,仍然不甘人下、不受委屈,以致被柴进所疏远。其实武松之所以会酒后动粗,还是因为他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个贵族,应该得到贵族般的待遇,而一旦有人视其为普通的寄人篱下者而慢待之,自然会令武松恼怒发作。

            敏感乖觉而平民心态的石秀,却决计不会弄到这个局面。

            因为这个傲,武松又多了几分狂放,所以会在“三碗不过冈”痛饮十八碗!

            精细而理性如石秀者,却多半不会如此狂放。

            因为这个傲,武松遇虎警而终不返,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也因此成就了柠兄所言之小概率事件)

            精细、理性而平民心态的石秀,也会因为怕人笑话而偏向虎山行吗?多管不会的。

            因为这个傲,武松时而精细时而又表现出不设防和任性恣肆的情况,所以武松会栽在张蒙方手里,所以武松会在酒后跟条狗较劲而跌在水洼里挣不起身,最终被孔家庄客拿获。精细理性的石秀则从来都没吃过这种亏。(大名府那次是石秀故意而为)

            2 虽然两人都有精细的一面,但石秀明显更胜一筹,因为他完成的计划比武松的难度更高,需要更多的算计、城府和忍耐。石秀的临机应变能力也应强于武松。

            3 石秀的“狠”劲儿和“拚”劲儿,似乎也在武松之上。或者说,整套水浒中,恐无一人能在“狠”“拚”方面与石秀相匹。

            武松的武艺显然是高于石秀的,而且应该说武松的习武资质可能是梁山好汉中最高的。另外,武松的体貌形象也是极其长大壮猛,属于千万人中你一眼就能看见的那种,明显就不是普通人!大概因为这些原因吧,武松一向自视极高。说实在的,凭武松过人的武艺和豪气,即使没有打虎这个偶然事件,武松总可以评价其他机遇扬名立万、获得统治阶层中一些有识人之能的人物的赏识。

            石秀的武艺没有武松那样出色,体貌特质也很平民化,所以他没有武松那种自视极高的心态,也较难通过正统途径获得统治阶层的认可。因此石秀只好更多地靠一个“拚”劲,来维持生存和争取发展空间。

            在这一点上,我是比较同意斋兄看法的。

            • 家园 “武松虽出身微寒,但骨子里却是个贵族”这句话非常非常赞同

              可以说概括了武二郎的性格本质。 鲁智深那个“天孤”, 其实还比不得二郎这般孤独傲气的“行者”-- 一份贵族式的“傲”。 对二郎这个酷傲形像的把握, 水浒的很多地方是很准确的。

              写一大篇武松赞, 回头一看, 也就是煮酒兄这一句话都概括啦。

      • 家园 冷不丁想,施耐庵为何总是和潘家过不去呢?

        逻辑上也许可以这样解释。施耐庵的写作是基于民间评话基础上的,当时影响最大的民间评话,除了三国,就是杨家将,只怕潘仁美给了施公这个潜意识的影响。。。

        当然,如果施耐庵的老婆姓潘那一切都推翻。

    • 家园 今天去赛敏拉,台上滔滔,台下俺却抱着无斋兄这篇

      文章放不下手,精彩极乐!

      好象水壶里不少好汉都是家庭出事才进的黑道,可怕!

    • 家园 好文!五斋兄写出了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和一下

      水浒武力(3)- 一明一暗双子星

      STUMPYTIGERW

      梁山好汉经常出双入对,花荣徐宁银枪金枪;吕方郭盛一白一红;单廷圭魏定国水火二??;朱仝雷横一马一步;杨雄石秀一前一后。但是伙伴之间却是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褒有贬、有正有偏。STUMPYTIGERW以武力的角度对杨雄石秀、朱仝雷横、穆弘穆春这三对儿双子星做一番比较,看看谁是明亮的那一颗。

      一、 壮烈的拼命三郎

      “拼命三郎”能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词汇,全拜一位最爱打抱不平的好汉所赐,他就是石秀。

      杨雄VS石秀

      刚一出场,杨雄就出丑,被两个军汉所困,被踢杀羊张保所辱;石秀却闪亮登场,只三五拳打得几个军汉东倒西歪;杨雄脱得身来继续追打,威风却已见得晚了。一个受困,一个救困,石秀加一分!0:1。

      潘巧云偷汉之事,杨雄在整个过程中浑懵不觉;石秀却心头明亮,整件事做得干净利落彻底(不讨论其做得道德与否)。一个鲁钝、一个警觉,石秀再加一分!0:2。

      祝家庄地面上,遭到数百庄客追杀,杨雄当先,手起刀落,杀了五、七个喽罗;石秀殿后,大步追赶上去,反倒砍了七、八个喽罗。一二个喽罗的数字差距事小,字面上透露的意思事大,杨雄干得漂亮,石秀更是厉害,石秀又加一分!0:3。

      路途上遭到燕青袭击时,走在后面的石秀活该倒霉,被打翻在地;杨雄倒是反应快,头也不回,只一棒往后面一扫,便将燕青打翻。石秀无过,杨雄有功,杨雄扳回一分!1:3。随后化敌为友,杨雄带燕青回梁山报信,石秀则大义凛然地前往虎穴孤身救人。一个就易、一个赴难,石秀加一分!1:4。

      石秀在法场上的那一声“梁山泊全伙在此”的呐喊,惊天地、泣鬼神,直让人热血上涌。如此勇烈大义之壮举堪称水浒第一。

      在梁山上,石秀的武艺是相当高的,至少不低似孙立,尤其是在大名府孤身劫法场的那一幕,舍生忘死、义薄云天。他牵着受伤的卢俊义竟然还能杀死杀伤官兵一二百人,令人咋舌,活脱脱地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几百人近身不得“的实力!相比与顾大嫂、孙新等“三五十人近身不得”的武艺,石秀厉害了十倍都不止!

      从杨雄石秀的直接“较量”来看,石秀大获全胜。因此虽然他二人的武力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但是石秀胜过杨雄早成公论。同样的对比存在于朱仝雷横之间。

      二、幸运的美髯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水浒末期,梁山108人死的死、散的散,令人长叹。有一个人的结果却很好,官至节度使,彻底实现了封妻荫子、名留史册的招安初衷。他就是美髯公朱仝,位居梁山八骠骑之六,善使刀枪。施罗二位大人可能有浓厚的关公情结,克隆了一个关胜意犹未尽,还要加上个这个大胡子才过瘾。可惜作者眼中的宠儿却不被众人所赏识,武艺屡被人小觑。STUMPYTIGERW斗胆,欲为朱仝的武艺正名。

      朱仝VS雷横

      出身:朱仝是马军都头,雷横是步军都头,水浒中明显以马军为尊,步军为卑。故朱仝在出身上就胜过雷横一头,似乎暗含着两人武艺之高下正如马军步军之尊卑的意思。故朱仝加一分,1:0。

      性格:赞朱仝为人侠义,却说雷横有些心胸狭窄,一褒一贬,朱仝又加一分,2:0。

      私放晁天王一节,朱仝把人情做完,而雷横却净吃哑巴亏。朱仝精、雷横拙;朱仝快、雷横慢。朱仝再加一分,3:0。

      地位:两人一齐出战时,朱仝是上首、雷横是下首,岂非在暗示朱仝武艺高过雷横吗?朱仝再加一分,4:0。

      朱仝雷横在一起,朱仝处处压雷横一头,由此推论朱仝的武艺高过雷横是顺理成章的。虽说两人一马一步,姑且这样进行综合比较吧:如果步斗,朱仝占不了雷横的便宜;如果马斗,朱仝可以在几十合里解决雷横。而雷横曾与刘唐有一战,50余合堪堪为敌,“再打数合就有性命之虞”(吴用语)。虽说雷横六七十合之内必被刘唐所斩,但是两人的武艺还是很接近的。而武力稍高过雷横的朱仝岂不是正好和刘唐相当吗?而诸位以为刘唐的武力在八骠中能排第几呢?

      朱仝的战绩

      朱仝的战功彪炳:战平朝廷御前飞龙大将酆美、生擒辽国猛将曲利出清、生擒南国飞熊大将徐方、单挑飞云大将苟正30合斩之(是梁山大战方貌手下八飞将的唯一获胜者)。除了挨过张清的飞石,朱仝从没有失过手。苟正居八飞将之六;徐方更是名列第三,挺过花荣三十余合;更不必说曲里出清的勇猛了。

      朱仝在乱军中、巷战中分别两次生擒高手,这样的故事在梁山诸将中是很少见的。生擒的难度比杀死的难度大很多,即便不是在正规的单挑中发生的,也属难得!至少可以为他的武力大大加分。同苟正的一战则完全是货真价实,使梁山其他七将黯然失色。如果说苟正的武艺不好估计,那么同样有很多猛将也都只出场了一次,如寇镇远,人们正是凭借他是辽国王牌主力军副先锋的事实,以及和正先锋琼妖纳延的类比,从而推断出他具有一流或近一流的武力。同样的,广大的南军,汇集江南虎狼之士,除了四大元帅外,应该还有其他猛人,南国八飞将声名显赫,个个都是良将,因此只凭借苟正居八飞将第六的事实,就完全可以中庸地估计其水平应该在弱一流上下。能够三十余合杀死弱一流的战将,朱仝当屹立于一流武将行列矣!

      当雷横和司行方苦斗四十合后被砍下马去的那一刻,远方的朱仝是否感到手中的枪有一丝跳动?

      朱仝出彩的故事都发生在征辽、讨方腊的时候,如果考虑到征田虎王庆是后人加上去的而将这部分章节的权重减轻的话,那么本来就高大的朱仝在梁山诸将中会显得更加高大的。

      若以纯武艺而论,朱仝位列八骠是名至实归,他的战绩不逊五虎八骠的多数人。朱仝,无愧梁山“美髯公”!

      三、倒霉的没遮拦

      宋江在江湖道上混的时候几乎都是下软蛋,只雄起过一回,那就是在揭阳镇面对穆春时“欲放对”,简直是破天荒头一遭。虽然宋江的身子骨弱,但是武艺的眼界却不低,“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那穆春身形一动,宋江便知道碰上了个软脚蟹,顿时豪气倍生矣。连宋江都敢惹他,穆春的武艺可想而知了。但是他为何仍然那么嚣张呢?因为他背后有一只厉害的黑手 ?C 穆弘。

      穆弘的来头相当响亮,在“恁地个有名的揭阳镇”上一手遮天,江湖上有名的“浔阳三霸”之一,没有点真本事还敢那样子混么?

      说起来,兄弟俩的绰号也有趣,穆春是小遮拦,小小地可以抵挡的意思;穆弘是没遮拦,不可抵挡的意思。光从绰号上看就知道谁更厉害。只是哥俩儿的功夫差距比绰号的差距更大,这个双子星不比也罢,反正起码是10:0。

      穆弘闹革命上梁山后,运气就一直不太好,三打祝家庄时,本来盼着痛痛快快厮杀一番的,却得到军师吴用的将令,故意让着祝虎打了三十合不分胜负,心里不爽极了,“他妈妈的,要没有比祝老二高出很多的实力,哪敢和他玩假的?想必众兄弟都知道这个理的。”穆弘只好这么安慰自己。后来排进了令人眼红的八骠骑行列,但是天不作美,始终拿不出什么傲人的战绩来,不免给人以素餐尸位之嫌,想必也是成天看着这个逞强、那个夸能,倒受他人的气了。特别是一看到孙立黄信等人就不自在,心里憋的那个气呀!好容易等到了征方腊时,得到了同一个叫程祖远的武将厮杀的机会,战了三十余合,对手招架不住了,穆弘心里那个高兴劲啊,眼看就是“翻身农奴把歌唱”,没想到那孙子象个泥鳅似的溜下马背趁乱跑了,到口的熟鸭子飞了,把个穆弘气得呀,一口气上来,堵在喉咙口里,再也没出来。从此,搞得个气血不畅,久积成疾,不久竟然病死在杭州城了。

      说正经的,STUMPYTIGER以为穆弘其实是好武艺,只是宋江吴用没有给人家什么机会而已。梁山上至少有个浑人就有些惧怕他,说出名字来,惊得你呆了:黑旋风李逵!

      此话从何说起的?李逵在寿张县正疯在兴头上的时候,却被追寻而来的穆弘撞个正着,穆弘大喝一声:“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疯!”说完,扯起李逵便走。而李逵呢,屁都不敢放一个,极不情愿地被拖了回去。李逵是何等样的桀骜不驯,穆弘一不是他的领导,二与他非亲非故,凭什么被他又拖又扯的?还不是因为李逵害怕他。

      李逵的奴才气特别重,对强过他的人很服气,燕青随便摔他、焦挺随便打他、公孙胜随便骂他。但是对比他武功差的人却厉害得很,时迁、乐和见了他都发抖,大概和俺们平常人在泰森那黑塔一般的身躯面前的感觉是一样的。王矮虎、李忠等会点武艺的三流人物敢不敢去扯李逵呢?除非他们吃了豹子胆了。邓飞、韩滔等二流人物又敢不敢呢?可能敢,但是扯不扯得动就难说了,弄不好惹的李逵性起,反吃一大脖子拳。猩猩惜猩猩,好汉惜好汉,李逵只服气武艺和他同级别的人。

      辨别两个人的武艺高低,并不一定要打一仗。《小李飞刀》里,天机老人只吐了一口旱烟就把上官金虹镇住了;穆弘这一抓一扯,活脱脱地显示出他不逊于李逵的实力。他的武艺往高了说,比李逵还强;往低了说,和杨雄、雷横等同处于弱一流。他位居八骠之末,应该说得过去的。

      四、小结

      这三对儿双子星,石秀让杨雄失色;朱仝让雷横见拙;至于穆家兄弟,哥子是老虎,小弟是狐狸耳。

      • 家园 妙。您什么时候比较一下其他兄弟、夫妻、连襟什么的?

        俺这里也跟您来个田忌赛马:

        第一轮:虎--神,嗯,神胜一筹吧,0:1

        第二轮:虎--仙,嗯,仙不可及吧,0:2

        第三轮:虎--驴,嗯,黔驴技穷了,1:2

        神仙驴看来赢面大点。呵呵。

    • 家园 杨雄如果说自己25,那小石也许只有24了。
    • 家园 拼命三郎不愧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

      英雄好汉。

    • 家园 顶一个

      我也一直对杨雄没啥好印象,刚出场就被几个小混混欺负,他老婆偷情也够大胆的了,自己戴了绿帽子没感觉还要跟兄弟翻脸,上梁山之后也没什么表现。他算是天罡里面最不配的之一了。

    • 家园 【原创】闲话水浒之石秀故事(续一)

        (三)捉奸

         无斋主人以为杨雄的老婆潘巧云应该算是水浒上第一大淫妇。潘金莲同武大郎确实不太般配了,再加上受西门庆引诱,潘金莲才出轨的。阎婆惜勾搭小白脸,宋哥哥的性冷淡要负重大责任的,更何况婆惜不过是个二奶身份,宋哥哥并没给人家一个名份。这潘巧云却是天性淫荡。杨雄是完完全全是个正常男人,潘巧云不光勾搭和尚裴如海成奸,平日还风言风语挑逗石秀这个帅哥。看巧云去报恩寺上香时,让所有和尚失魂落魄的样子,固然是巧云天生丽质,她也需有意卖弄风骚才能办到。这样的女人显然是不安于室的,肯定要搞婚外情。

        

         不久石秀就识破了潘海两人的奸情。但是石秀也非常为难,一方面是他的结义大哥,另一方面毕竟这话难以启齿,也需要确凿证据。回想武松当年对亲哥哥也只能旁敲侧击,何况是异姓兄弟。这件事就成了石秀的一份心病,而海和尚也太过大胆,一月总要来找巧云10多次,终于有一天被石秀亲眼看见了。石秀实在气得忍无可忍,于是告诉了杨雄。并建议设计捉奸,没料到杨雄喝醉酒在巧云那里露出了口风。巧云就反咬一口说石秀调戏自己。杨雄一怒之下就把石秀赶出了家门,收了肉铺。杨雄的反应很奇怪,至少石秀把潘海两人通奸的细节都告诉了杨雄,杨雄也是在司法系统混的领导干部,石秀是否是空穴来风难道看不明白?说到底还是内心深处不愿相信自己美貌老婆红杏出墙的心理因素大了点。看杨雄的表现,论功夫不行,论脑子更不行。别看现在是石秀的大哥,真的上了梁山,他的地位还是靠石秀给挣出来的。石秀一看杨雄的反应,就大致猜出怎么回事了,二话不说理清账目、告辞走人。

        

         但是石秀这口气却咽不下,另一方面也觉得为杨雄不值,明明头上戴了绿帽子,还给老婆玩弄与股掌间,等于是给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总有一天会死在这个老婆手上。于是石秀就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石秀既然对潘海两人奸情了然于胸,自然也就知道海和尚是如何来会巧云的。于是石秀就先杀了探路的胡道,随后用胡道的木鱼声引出海和尚,把他也给杀了,然后将尸体剥光扔在马路上。潘海两人也太色迷心窍了,既然巧云已经知道石秀识破他们的奸情,稳妥一点的话,至少该换一种方式让情人来幽会。或许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石秀会这么多管闲事。其实石秀一开始介绍了自己的个性,路见不平、就会出手,何况这个不平又是自己的结义大哥,也关系到自己的冤屈。所以石秀的行为也是情理之中。水浒电视剧中的主题歌有一句传唱一时,叫做“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真正能做到这么潇洒的,放眼梁山也就是石秀一人。

        

         海和尚死得如此离奇,自然轰动全城。杨雄再傻也心知肚明这是石秀干的,也猜到石秀说的基本是事实。于是杨雄向石秀道歉,并心头火起、说老子去宰了那个骚货。这时,石秀反而高姿态地劝阻说,你听了你老婆一面之词就把我赶走,现在听了我的一面之词又要去杀你老婆,你也算是司法系统里工作的人,怎么能这么草率,你有没有证据,万一我是在胡说,你不又杀错人了吗?于是建议把巧云弄到翠屏山去问问清楚。杨雄采纳,事情真相大白后,杨雄就将巧云和帮他安排通奸的使女迎儿杀了。

        

         很多朋友为此诟病石秀滥杀和阴险,无斋主人无意为为其辩护,但希望指出一点。虽然石秀的确是狠了一点,但一直身处弱势、备受强势集团欺凌的石秀还有其他好办法洗脱自己的冤屈吗?丢失工作,背负“调戏大嫂”的不实罪名,难道石秀就该忍辱负重,自己默默忍受委屈吗?考虑到和尚不受清规犯淫戒,按照宋朝的法律本来就应该杀头。石秀真要是阴险完全可以安排一些人证、一起捉奸,这样通奸的潘、海两人还是一死,石秀亦可洗脱,自己还不用犯法。但如此一来,杨雄的绿帽子就全城尽知了。这种事以石秀的为人绝对不会做,他宁可自己来承担杀人的罪责。无斋主人以为这正是他为人磊落的地方。后来杨雄杀迎儿和巧云也是这个原因,这顶绿帽子是对杨雄来说是最大的羞辱,唯有把当事人全杀了才能保全名声。这种做法按现代观点,的确有些残忍,但从石秀的角度来看是顺理成章的,对他来说杨雄的名誉和石、杨两人的兄弟之情,远高过奸夫淫妇的性命。他所做的不过是替天行道、代天执法而已。还是那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

        

         既然杀了人,杨雄石秀当然在蓟州市是呆不下去了。更何况要是事发,问起来巧云的奸情必然会公开化,这显然会使杨雄受羞辱,所以必须要找一条退路。于是前面的伏线就起作用了,石秀说没问题、我们可以上梁山,戴宗曾经就拍胸口保证他可以做介绍人。这时有个细节十分精彩,杨雄道:“既有这条门路,我去收拾了些盘缠便走。”石秀道:“哥哥,你也这般搭缠。倘或入城事发拿住,如何脱身?放着包裹里现有若干钗钏首饰,兄弟又有些银两,再有三五个人,也够用了,何须又去取讨。惹起是非来,如何解救?这事少时便发,不可迟滞,我们只好望山后走。”这个对比,杨雄和石秀的差距太明显?杨雄太过婆婆妈妈这时候还要回家去收拾盘缠。而石秀的干练,思路清晰跃然纸上。这样的人才是干大事情的人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