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春草、羽林郎和竹林七贤 -- 科大胡不归

共:💬153 🌺40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嘛。

                                老实交代,上学以来喜欢过几个女同学?参加工作后又喜欢过几个女孩?绝对不允许放下感情包袱,妄想轻装上阵,企图屡败屡战。嘿嘿

                  • 家园 呵呵,大环境是很难改变的,而且只会更糟

                    正视此事的法儿是如何顺应这个环境,谋求新的发展

                    • 家园 不,大势不可逆。

                      就跟毛笔一样,现在娱乐方式多了,戏曲以后会从“大众娱乐方式”变成“书法”欣赏一样的“艺术”。

                      这也没什么啊。

                      • 家园 那么便只有式微一途了

                        脱离了市场,小圈子里还有什么希望

                        • 家园 看看昆曲就知道了.

                          博物馆艺术.

                          • 家园 要进博物馆,只怕还轮不到
                            • 家园 越剧离那一步还早...
                              • 家园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百年越剧,你往何处去?

                                当前戏曲行业总体衰退, 再加上越剧的一些不当发展策略,在下深忧百年华诞庆典之后,便是其衰微没落之时。

                                回顾越剧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其成功之处在于: 贴近观众,大胆变革.在越剧发展的前期,作为电影的有效补充,观众对其接受度和需求量非常高.当年各剧团戏班演出数百剧目,品质虽未必出众,却吸引了大量戏迷,涌现了众多宗师。唱腔,舞美的革新也应运而生.

                                更吸引了一些文人介入其创作.使之更为雅致。解放后经过专业编导改良后出现的经典:红楼,梁祝,西厢等,都可以说是这数十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

                                再看当下越剧发展的主要问题:

                                1.可看之戏太少:或是几出老戏如红楼梁祝,或是少得可怜的一些新戏。有一些经典剧目竟难以重现舞台。

                                2.如何吸引新观众?时代不同了,不可能再如当年的红楼梦一般一部戏定乾坤,但如果有足够多的好戏涌现,总有些能引人走进剧院的佳作,或许更能成为新的经典.

                                3.怎样培养优秀演员?目前来说越剧从业者虽多,但鲜有能得到众多演出机会的.不要说年轻演员,名角儿一年又能有几部戏码?而不经过大量演出的锤炼如何能达到炉火纯青?

                                为解决以上问题, 以在下愚见,如下举措或许可行:

                                1.市场调查: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上剧院?最高频率是多少?有多少潜在的观众?观众的主要诉求是什么?(看前段时间越女争锋(越剧界超女)的火爆程度,形势应该还是比较乐观的)

                                2.鼓励创作:新编剧目或改编一些过去的老戏均可。剧本必须贴近生活,但切不可流俗.具体尺度可参考当年北地王,祥林嫂,碧玉簪等.

                                3.鼓励演出:新戏需要市场的考验,演员也需要舞台的磨练.且趁现在众多宗师还健在之际,新人新剧都有机会得到大师的指导,非常有利于其成长(鲜有一个剧种是如越剧一样拥有这许多健在的流派创始人的,大好机会不可浪费)。考察每出戏的上座情况,听取观众的反馈,去芜存菁。对那些受到好评的剧目可以适当改进,多次重排。特别优秀的可以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以期争取更大受众(比如当年的五女拜寿)。

                                • 家园 你说的这些,绝大多数就是戏曲面临的共同问题.

                                  很多是不可逆的,势易时移.所以我倒不怎么着急.

                                  也不是人们不努力,很多招数都不会管用的.

                                  衰弱,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人们不再需要,那么也就不要觉得太可惜.就算成了"书法",那也很好啊,总会有一部分人们继续欣赏.

                                  爱我所爱,放轻松,去欣赏,那就很好了.

                                  • 家园 赞同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已经不适合戏曲这种咿咿呀呀半天蹦不出一个词的艺术形式的生存了。任何艺术都是伴随时代而发展变化。与时代脱节的艺术必然会衰落。

                                    我觉得戏曲的生存之道是精品化、小众化,对市场进行分类。一种是走精品路线,高端路线,对台词、唱腔、服饰、身段、道具精雕细啄,全面包装,保证给观众一流的视觉、听觉享宴。高投入、高收益。对普通观众,可以发行碟片,搞些小规模的演出,为喜爱这门艺术的观众服务。

                                    像茅威涛、白先勇那种搞法,弄出一个四不象,完全失去了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糟蹋了戏曲。

                                • 家园 自从电视开始普及,戏台、电影院的好运就到头了

                                  当年俺姑妈是电影院经理,家里走后面拿好票号的人多得就像今天春运火车站里的黄牛党。

                                  今天,电影院老早改装成超市了,想看电影?去县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