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唐朝军队陆军操典(一)军队的核心是连队 -- 驿寄梅花

共:💬114 🌺47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唐朝军队陆军操典(一)军队的核心是连队

    本文欢迎转载,须注明来自西西河以及作者名称,不得用于商业牟利行为,本人有亲戚律师一名,正处于扬名立万的虎狼之年。

    从新旧唐史,通论,以及唐衛公李靖兵法中,还有宋代的武经总要可以总结出唐朝军队在科技,经济,政治在当时世界领先的情况下,发展出的军队有什么样的特点。在下因为要写在唐朝发生的一场战役,要拓展背景知识。现在特意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中华文明发展到在唐朝,政治经济科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军队起先是府兵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府兵制无以为继,在唐建国一百多年之后改为募兵制,也就是说是从人民武装部民兵义务兵制度,改为雇佣兵职业军人制度。这一部分对大唐军队以及大唐国运影响很重要后面会详述。

    在唐朝,作为一个统兵的将领,他亲自靠前指挥的军人极限不超过20000人,其中有6000人作为后勤人员并不直接参加战斗。这些6000人在战役的关键时刻可以作为总预备队,投入战场作为击败敌人的最后一击。剩下的14000人是战斗部队。

    军队的总数以战斗任务为准,参战军人兵种也是根据任务来定,可以成立战略方面军,同时选派高级司令员统一指挥。

    下面分析14000人的一线战斗部队接触战斗时的一般编成。

    14000人分为280个连队,以作战时的兵力投放方式分为骑兵80个连队共计4000人,步兵200个连队计10000人。

    按照交战任务14000人合计280队士兵分为:

    1.远程打击部队弓弩队84队4200人,其中弓箭队44队2200人,机关弩40队2000人。

    2.快速反应骑兵队80队4000人

    3.步兵队116队5800人,其中敢死突击队58队2900人,特种任务部队58队2900人(主要任务是防备弓弩队受到敌人的远程打击,如果接战时敌人没有远程兵种,可以操作远程武器打击敌军,但是精度不高)

    军队的核心是连队,一般是50人,这50人必须是斩鸡头烧黄纸的好兄弟,关系最铁的3个歃血为盟的兄弟是一个小队,3个小队成为一个中队,5个中队成为一个大队也就是连队,剩下的5人中,一人为队长还有两名护旗手,一人为副队长,还有一人为军法官。

    作为当时执掌全球军事科技牛耳的唐军已经实现后勤驮马化,以军队的核心50人连队为例,按照唐高祖唐太宗时期军队条例,连队里有驮马8匹(其实是驴,胃口小,不挑食,脾气好,但是以防万一大家还是不要站在它的屁股后面),在唐玄宗时期改为驮马6匹原因后面讲。携带的装备有军用帐篷5顶,饭锅5口,木工工具百宝箱10套,五金工具百宝箱10套,镰刀20把(到敌人的农田里抢粮食的利器),5个马槽(扎营后使用,材料为布做成),切草的铡刀10把,水瓢10只 ,还有连队自带的医药急救箱若干, 打火机系统若干个,盐袋50只。

    骑兵部队除上述若干辎重,连队后勤还要携带骑兵部队马匹身上的插件两套。

    值得注意的是,唐玄宗改革军队之后,职业军人们不满意中央军委后勤部提供的标准劣质装备,尤其是步兵大哥们的行军机动工具为双脚,所以纷纷自己掏腰包,购买马作为交通工具,而且人人还是有两匹马。这样军队行军全部驮马化,但是交战时步兵不得使用新式交通工具。

    后面详谈单兵作战武器,以及连队作战套装。

    通宝推:断臂残刀疲败兵,灶王爷,石狼,五磊山,煮酒正熟,蓝色帝国,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支部建在连上

      有道理啊,连排是核心。

      这也证明了毛主席当年支部建在连上,是伟大的。

    • 家园 花!这句凶狠!

      本人有亲戚律师一名,正处于扬名立万的虎狼之年。

    • 家园 可以看看酒徒的《隋乱》

      1

    • 家园 【原创】谢谢阅读,谢谢花

      谢谢您的阅读,本贴写作的初衷是赚花,呵呵。看到网上穿越小说,简简单单的描述战斗,不过瘾,因为写作历史,要研究唐军的作战特点所以查看杜佑的《通典》中的兵典,整理通顺之后依次写出七篇,希望阅读这篇文章的人,会获得收获,也希望这个帖子能给一些人的写作有所帮助,因为现在的孩子看历史的少,看小说得多。穿越小说不能只描写科技进步对战争的推进,因为战场上获的胜利的是人。

      几千年军队没有改变的是

      军队的训练就是抹去军人的个性,思考,给他们纪律与服从,还有坚强的神经,能在战争中活下来的技巧。使军人们成为一个整体。

      在战场上不会死也不会疯的军人就会成为老兵,这时军队就会给他们个性和思考,让他们领着新兵活下去,继续的战争有些人死去有些人就会提升,战争结束后,活的的老兵就是军队的骨干(百炼成钢)。

      军人最幸福的事情是在战场上为国死去,最不幸的是被自己人杀死。中国的历史,英雄的末路大都如此,少有善终!!!!

      曲终人散,本贴结束,厌倦争吵,谢谢阅读

      • 家园 中国古代军队具体行军的文章很少见到,非常感谢

        河里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帖提到中国古代军队的作战,比如大嘴:【原创】大嘴侃西域之战斗英雄李嗣业和陌刀扶楠:【原创】怛逻斯之战(8.20更新)。具体的行军作战的帖可以说几乎没有,和希腊、罗马的战史相比,数量上可说天差地别。

        这里可能有历史记载少和历来不重视的原因。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这一类文章的难度。在我看来,哪怕是一点点的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少的游戏都能很真实的展现古代欧洲的战争场面,而中国的战争,则除了几个阵名以外,很少有具体的战争重现。这方面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就这点而言,这个话题本身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很感谢你的帖,也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充实这个话题。

        也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继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 家园 谢谢您的鼓励

          临时抱佛脚,为了在春秋史话发帖,看了两个月唐代古文史籍,写了两个月历史,因为自己喜欢军事,也喜欢历史,所以历史与军事结合写了这个帖子,潜心看看古文,受益众多,比如细细写这个帖子,突然发现唐军是使用旗语,鼓声,号角声这些电磁波手段来指挥军队的。当然还有其他军官的执行。

          唐代军队研究说,鼓声号角声这种重低音会振奋士气,丝竹这种声音跟唢呐一样让人听了会起悲戚之情乱斗志,所以不用。

          古人并不愚蠢,古中国在以前的科技水平下,利用出色的管理与平衡,建立领先世界的华夏文明,其中的治国管理经验是值得我们今人借鉴的。厚古薄今,厚今薄古都不可取,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这是研究历史的乐趣。

          写这个算是抛砖引玉,个人对历史的陋见写出来影响别人,写出来之后,深究就发现自己的不足。

          专心将《将军千里觅封侯》的四将写完。我就可以写自己的生活了,写出自己观察这个世界的经历,那也是乐趣。

    • 家园 【原创】唐朝军队陆军操典(七)标准指挥流程举例

      如果您想到唐朝领兵2万作战,那么以下就是唐军的一般作战流程。

      阵地战,敌人大部步兵杂以少部分骑兵进攻。

      讲评:唐军会依靠优秀的混合军种,依靠阵地战的兵种娴熟的配合,消灭任何来犯之敌。

      2万人的唐军,有14000人的作战部队,分为七军,前,后,中,左,右,左厢,右厢。

      远程打击部队弓弩队84队,其中弓箭队44队,机关弩40队,连队一字排列,防御宽度2.5公里,每个连队5排,纵深15米。这叫驻队

      战队由抽调出战斗力比较弱骑兵队25队,步兵陌刀30队,步兵奇兵30队组成。排在二线。混编,短兵相接时接战。

      战锋队由唐军中的精锐组成其中步兵陌刀队28队,步兵奇兵队28队,骑兵队15队随时根据需要支援战队,这叫预备队。

      剩余40队骑兵由您直属,用于冲击敌人阵型。

      唐军出营列队。

      侦察兵向您报告敌人在40里以外,您命令大军出战,这时兵种总管黄旗(代表弓弩兵兵种)上举,第一声号角发出,一级戒备,84个弓弩兵连队士兵分散编组好队形,第二声号角发出,士兵二级戒备,长弓上弦,机关弩开始上牙。第三声号角,武器准备完毕。第四声号角,士兵盘膝而坐,待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唐军指挥系统与连队系统

      敌人派出人马进攻。

      这时您根据派出敌人的数量不多,向兵种行军总管发出命令,兵种总管红旗与绿旗相交,战队的陌刀兵连队,骑兵连队,奇兵连队各出一个连队这样组合合并成150人兵种混合连队,鼓声一起,坐膝休息的弓弩兵起立,150人的兵种混合连队,一个个连队成员充实进入弓弩兵连队士兵间的间隙。

      敌人距离300-400米时,唐军战鼓声开始响起。弓箭兵对敌人前锋齐射,发射时齐声喊杀,以飞快的速度抛射大量的箭矢,来射杀敌人。

      弩箭兵连队的第一排弩兵瞄准自己正前方敌人,发射时喊杀,发射完毕之后,退后上弦;第二排的弩箭兵上前瞄准发射时喊杀,发射完毕后,接着退后上弦;第三排一直到第五排的弩箭兵依例都是如此,第五排发射完毕后,第一排士兵的弩上弦装箭矢完毕,到阵前继续瞄准敌人发射,这样交替射击,保持自己弩兵连队的正面一直有弩箭兵发射箭矢精确射击压制敌人。

      另一面敌人的远程射击的士兵发射的箭矢,基本被唐军的奇兵连队装备的盾牌阻挡住。所以没有给唐军造成混乱和大的伤害。而且敌人自己步兵阵营,在唐军弓箭兵高效率的投射箭矢,以及弩箭兵的高准确率的射击。人员伤亡大阵容有些动摇,就在敌人冲击到30米以外的地方时候,人数已经所剩不到一半了,一般敌人会军心涣散。唐军远程弓弩兵种不慌不忙,从容后退到辎重部队处,放下妥善保管弓弩。拿起自己的长杆兵器列队。等待行军总管指令。

      同时混合兵种连队拦截住敌人军队,进行厮杀。统兵大将下达指令之后,行军总管发出旗语和号角声,接受命令的弓弩兵连队加入攻击之后,很快大食军队坚持不住,纷纷败退。这些战斗过程,鼓声一直不绝于耳。面对敌人的败退,弓箭兵连队按兵不动,混合连队冲出追击60米,确认是败退之后。

      在两翼的统兵大将40队骑兵得令出击,助攻,捡漏,痛打落水狗。将敌人的进攻的残余部队消灭干净。并且割下左耳,带回您的面前邀功请赏。

      唐军打扫战场(混合连队杀死的普通敌人当场就已经割下左耳作为战绩,高级人员割脑袋)同时确认弓弩兵的战绩,向统兵大将汇报,根据杀死的敌人的级别论赏,一等赏赐的标准是杀死敌人的首领或者攻破敌阵(打乱敌人的阵型),二等赏赐的标准是杀死敌人连队头目和夺取敌人的连队旗,三等赏赐的标准就是普通敌人的耳朵。

      同时战斗受伤的唐军士兵会得到军医的医治,并且根据受伤的严重与否给予充分的补偿。

      对于在战斗中死亡的人员,所在3人小队必须说出队员死亡的理由,理由经过审核不充分的该小队剩余成员须受到严厉处分。

      死亡的唐军,他的随身物品由专人打包,登记造册,火漆封好文书,专人保管,战役完毕之后交由专人送回国内家中,并且给予丰厚的补偿。死亡人员的遗体,专门寻找一处地方,深挖4尺,妥善安置好。(因为在国外又在战场,所以条件有限不能安置到棺椁中,只有入土为安)由专门的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葬礼仪式。

      对于在战场中缴获的战利品(马匹,辎重),由您进行分配。

      唐军列阵对付敌人清一色骑兵部队的冲击,捉将队的使用

      讲评:敌人这次派出清一色骑兵列队,他们想用骑兵的速度突破唐军防线,你看敌人居然派出将领跑到1里远的地方,想靠前指挥敌人作战同时还想窥探我唐军的作战特点。

      唐军的应对方法,您命令行军总管的陌刀精锐连队要靠前布阵,压到一线抵住骑兵的冲击,还有招募军中勇士组成捉将队,与敌人接战时,趁乱突袭擒杀敌人将领。

      行军总管领命,吩咐手下完成您交待的三项事宜。

      50个弓弩兵神射手,50个精锐陌刀手,50个奇兵以及50人的您的直属骑兵亲卫队组成的200人捉将队抽调完毕,人马聚齐(唐军阵地战,步兵作战因为兵种配合,不得骑马。捉将队中因为任务需要步兵骑马是个例外)

      兵种行军总管发布指令一:赤碧色两旗相交,一声号角声发出,陌刀

      兵,奇兵以及骑兵各1个连队,组成150人的混合兵种连队,兵种行军总管发布指令二:黄黑色两旗相交,第二声号角声发出,3个150人混合兵种连队组成450人混合大连队,第三声号角声发出,混合连队进入弓弩兵连队的阵地,充实阵型防备骑兵突破阵型。

      您发布命令,擂鼓。

      敌方一声令下,骑兵队列出击,整齐的马蹄落到地上。很快骑兵就加速到时速30公里。远在2里外的列阵就绪的唐军都能感到大地的震动,但是唐军连队仍然在接受您的指挥,接敌应战,

      敌人骑兵很快突破唐军弓弩兵300-30米的远程打击范围,损失并没有多少,攻击队形受到干扰但也没有大乱。

      这时唐军弓弩兵后退,副将率领陌刀精锐列队如墙,敌人骑兵像潮水碰到崖壁一样,嘎然止步。紧接着敌方骑兵被唐军混合兵种缠斗,无法脱身后退,整顿队形。接着在唐军的弓弩兵持长兵器上前助阵时,敌方骑兵队开始崩溃。

      敌方骑兵开始败退,唐军骑兵得令出击助攻,捡漏,痛打落水狗。并且割下敌人首级的左耳,带回您的面前邀功请赏。

      这时一队200人左右的唐军捉将队,在后面追赶败退回营的敌方骑兵,追出一里左右时,突然加速向靠前指挥抵近侦查的敌方将领靠拢,敌将们见势不妙,拔转马头,扬鞭逃走。这时节两队人马越离越远。不得已,唐军50名弓弩兵神射手齐射,将那几名将领射杀,割下头来,送与您的面前请赏。

      打扫战场的捉马人兴高采烈的将敌方散落在战场的马匹收拢起来。

      两军混战的标准指挥

      两军混战最忌继续混战,一定要创造有序,以有备攻击无备,有序攻击无序,如果能够做到胜利就在我方。

      唐军列阵之后,忽的后军一片骚乱,原来敌人的士兵发动攻击唐军。短兵相接。一片混乱。

      您发出指令一,唐军全军压上。对付敌人的士兵。唐军稳定住阵线之后。

      您发出指令二,每两个人抽取一个人后退100米,整军列队,弯弓搭箭拔刀举枪完毕之后。

      您发出指令三。与敌人的士兵交战的唐军迅速有序后退到已

      经排好队列的唐军后面,整顿好队形之后,一起击退敌人。

      灵活使用兵法兵书,这些只是作战一般原则,切忌纸上谈兵,军队的作战并无一定铁律。

    • 家园 这个翻译贴的问题也很大,以“连队里有驮马8匹”为例

      作为当时执掌全球军事科技牛耳的唐军已经实现后勤驮马化,以军队的核心50人连队为例,按照唐高祖唐太宗时期军队条例,连队里有驮马8匹(其实是驴,胃口小,不挑食,脾气好,但是以防万一大家还是不要站在它的屁股后面)。

      梅花同学不知道怎么认为唐军50人才有驮马6~8匹

      按《唐六典·折冲都尉》“十人为火,火备六驮之马”,又同书《兵部郎中员外郎》“火十人,有六驮马”

      “伙六驮”这个唐代府兵最基本的配置,也是基本的专业术语。不要说《唐六典》了,就是在梅花同学看过的《新唐书》和《通典》中也有明确的记载。

      梅花所引应该是《李卫公兵法》中所谓“诸营除六驮外,火别买驴一头,有病拟用搬运病人”这段。其中的“六驮”,就是建立在“每伙10人六驮”的基础上——显然,梅花同学并不知道这个常识,结果将其错误理解为“每队50人六驮”,生生把大唐军队的驮马减了4/5去~

      • 家园 老兄真爱打脸,太不河蟹鸟~~

        这个毕竟不是很严谨的东西,大半娱乐小半科普,大家一乐就完了嘛,不过还是得支持一下老兄的严谨~~

      • 家园 在俺的影响下,您也潜心读书了,好事么!!!

        俺不翻译文言文为白话文,俺是理解然后写出的。理解有误,谢谢指正。翻译文言文的事情还给您,我不抢您的饭碗

        记住别发文人书呆子气,翻译古代文章,记住海拔很高有冰川,别把术士韩履冰翻译成一个术士名字叫做韩履冰让人笑掉大牙的事情啊

        • 家园 至少有两点我觉得确实错了

          虽然我对唐军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一伙6-8驮这个是肯定的,不是50人6-8驮

          另外就是,府兵制是当兵的自备武器马匹。印象中这一点也经常被后世诟病为唐军制的缺陷。这一点上见仁见智吧,但是府兵免租庸调,自备资装,这一点总是事实。

          府兵制弄不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装费用太高,承受不起了,因为均田制被破坏的太厉害

          这两点lz肯定是搞错了。

        • 家园 无聊了吧

          没读过就说没读过

          读错了就说读错了

          东拉西扯那么多有什么意思?

          河里大牛萨苏、村长、晨风、马甲哪个没被人纠过错,错了就认嘛,吭哧啥啊

          • 家园 嘿嘿,给他个坑,果然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跳下来了

            我一开始在本贴就承认自己只看了杜佑《通典》,您看来的在下东拉西扯,不过是我是对某人对在下发帖中的纰漏,指正的同时夹杂私货对在下人品文品的攻击,还击罢了。

            这次争论的一开始,就是这位朋友抱着侥幸心理,随口扯了一句“怛逻斯之战阿拉伯军20万人的记载是从我看的《两唐书》《资治通鉴》《通典》《武经总要》还有《阿拉伯通史》里来的”

            ——结果直接被抓了现行:上述中国史料里没有任何关于大食军数的记载,至于那本《阿拉伯通史》根本没有提怛逻斯——这个直接导致了他破口大骂阿拉伯史料是渣,小猫我是绿教使者~

            结果不长记性,没过多久果然又忍不住故技重施了~

            下面是小猫的挑错文——

            按《唐六典·折冲都尉》“十人为火,火备六驮之马”,又同书《兵部郎中员外郎》“火十人,有六驮马”

            “伙六驮”这个唐代府兵最基本的配置,也是基本的专业术语。不要说《唐六典》了,就是在梅花同学看过的《新唐书》和《通典》中也有明确的记载。

            他看到我这边引用的是《唐六典》,就以为这个是孤证。

            所以转而一口咬定自己只看了《通典》,里面没有的就都不知道~

            可是,这个谎撒的是在太不小心,因为同样的记载,《通典》里也有!

            ——《通典》卷二十九《职官·折冲府》:“十人为火,火有长。备六驮马驴,初置八驮,后改为六”

            其实这段史料一点也不新鲜,甚至后半段在他自己的文章中都用到过。但是很明显,他最初读书的时候就看漏了前半段,才会误把50人当10人。——老实说,如果他就错在这里,老实承认自己看漏了也好笔误了也罢,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不值得小猫刨根问底、死追猛打下去。

            况且按说,小猫这都不算坑他,因为文章里早就清楚写明白了“就是在梅花同学看过的《新唐书》和《通典》中也有明确的记载”。算是给他留的一个台阶下,要是回去重翻一遍《通典》,找到看漏的这一段,也不会闹出现在这么更大的乌龙。

            但是他偏偏要死撑,不但要死撑,甚至连重新回去查一查史料的严谨都没有,就又一次想当然地以为这条史料仅见于《六典》而不见于《通典》。

            为人至此,也怪不得小猫下狠手揭穿他的老底了

            通宝推:黑翼炽天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