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地球暖化相关的四大预言 -- 小愚

共:💬36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朱部长的能力嘛

              他的作为科学素养方面的泛能力,他在某个不属于自己专业方面的理解能力,他作为一个现任政府工作人员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前述能力和自己的言论挂钩,都是不同的问题。

              反正从2005年以后我已经把他当政治人物而不是科学家来理解了。

        • 家园 朱的那个很不靠谱,洪水之类的年年有,

          中国几乎每年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农业用地不同程度受灾,就损失来说,这几年也说不上特别严重,最多是略为严重一点。而且很难把成灾原因归为一点。莫拉克的降水确实挺吓人的,但量级上还没有超出可理解的程度,一两个这样的台风也不足以说明全球性质的问题。

          真正让人莫名其妙的是前年的雪灾,不过很多人都忘记的差不多了。

          冰川的消融确实是个问题,目前来看是无法阻止的,但对河流,特别是长江与黄河的影响,很难评价。具体怎么回事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反正就是有人这么说,有人那么说……

          全球变暖现在被媒体炒的太厉害了,好多人都以为“全球变暖”是“全球‘都’在变暖”的意思……搞得现在不如不说。

          • 家园 冰川的消融不能阻止。。

            〉真正让人莫名其妙的是前年的雪灾,不过很多人都忘记

            〉的差不多了。

            是南方冻雨的那次吧?

            >冰川的消融确实是个问题,目前来看是无法阻止的,但

            看来您知道不少。。为什么无法阻止?

            >对河流,特别是长江与黄河的影响,很难评价。具体怎

            >么回事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反正就是有人这么说,有人

            >那么说……

            >全球变暖现在被媒体炒的太厉害了,好多人都以为“全

            >球变暖”是“全球‘都’在变暖”的意思……搞得现在

            >不如不说。

            不错。。现在好多反对全球变暖的依据,就是根据局部气象

            反对的都在变暖这个伪命题。

            我自己的观察是 “全球变暖看极地。极地变暖看夏冰。”

            • 家园 如果从定义上说的话全球变暖可以自己使用

              全球观测数据计算全球地表的平均气温。不过 ncep 和 ecmwf 都有相关的产品,也就用不着那么麻烦。极地与夏冰之类的只能做为一个参考,如果要做科普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村长正在写 ipcc 的相关贴子,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很多问题都会点到。

              关于南方的那次冻雨,从最近两年的情况看,我个人认为搞不好会隔三差五地来一下。南方最近的气候,特别是冬春季,越来越诡异了,反正已经超出我的常识了。需要给予关注,不过关注的人应该总是少数。毕竟大家还有很多别的事要操心。

              冰川的消融,只能说是个人观点,因为冰川消融属于气温升高的长期影响,而大多数冰川都有一个不可逆点,一旦超过该点就不会再恢复,只能加速消融。尽管没有认真读过相关的文献,但相当多的冰川完全消融已经是定局,时间早晚而已。

              最后,其实我知道的不算多,这里讲的大多数都属于常识……

          • 家园 是冰川融化造成的洪水
            • 家园 我想你在上个贴子中指的是2009年春季发生在北美

              准确一点地说红河水系的融雪性洪水,这种季节性的洪水其实在中国北方也很常见,但如果要说成因的话,也许与整个冬季的总降水(雪)量关系更大一点。

              话说这个贴子真的过了很长时间了。

              通宝推:小愚,
              • 家园 不仅是北美。。

                还有新疆,西藏,尼泊尔,印度。。从新闻报道的层面,好像是

                尼泊尔受影响最大。。

                你这么一说,倒是帮我想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春季有洪水

                夏季反倒没有。。因为春季是和冬春两季的降水/雪一起来。。

    • 家园 甲烷气体是一种毒气?
      • 家园 所谓煤气中毒。。哦,应该是甲烷可以导致窒息

        又查了一下。没错啊。。

        甲烷中毒

         甲烷(CH4)又称为“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煤气、沼气、淤泥池塘和密闭的窖井、池塘、煤矿 (井)和煤库中的有害气体之一。倘若上述环境空气中所含甲烷浓度高,使氧气含量下降,就会使人发生窒息,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若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就会使人发生头痛、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乏力、四肢发软等症状。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45--50%以上时就会因严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致窒息而死亡。

          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毒者移离现场(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有氧防护面罩)并向“120"呼救;

          2.吸氧,有条件送高压氧舱;

          3.人工呼吸。必要时作气管插管,予兴奋剂洛贝林;

          4.防治脑水肿,20%甘露醇250毫升静注并予速尿20毫克静注;

          5.地塞米松20--4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滴,并予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

        铅作业的工人应穿工作服、带过滤式防烟尘口罩,严禁在车间进食,饭前应洗手,下班应淋浴,坚持湿式清扫。定期监测车间空气中铅的浓度、检修设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家园 煤气中毒指的是CO中毒

          因为以前的煤气含CO

          现在的很多煤气其实是天然气

          虽然还是叫“煤气”

        • 家园 如此说来氧气/水/馒头都是有毒物了

          馒头吃多了人会撑死。

          人离不开水,但过量饮水也会引起中毒。对于这一观点人们可能会感到陌生,其实早在30年代美国就已报告因大量饮水引起水中毒的病例。后来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又陆续报告了一些由于饮水过量而中毒的病例。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5%至70%,且在体内相对稳定。人体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渗透,如果饮水过量,血液和间质液就会补充衡释,渗透压降低,水会渗透到细胞内,使细胞肿胀而发生水中毒。其中尤以脑细胞反应最快,一旦脑细胞水肿,颅内的压力就会增高,导致头昏脑涨、头痛、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呼吸减慢、心律减速,严重时则产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发生水中毒时,血液中水分过多,血液中的氯化钠浓度下降,出现衡释性低血钠,病人会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和痉挛。

          在常压下,氧的浓度超过40%时,就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人的氧中毒主要有两种类型:①肺型——主要发生在氧分压为1~2个大气压,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开始时,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②神经型--主要发生于氧分压在3个大气压以上时,相当于吸人氧浓度80%以上。开始多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出现全身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此有毒非彼有毒。施展大预言术要谨慎啊,否则多迈一步就是危言耸听了。

          • 家园 凡事皆有其度

            所以关键是,如果北极附近冻土层甲烷及其它天然气全部释放,

            能在大气形成多高的浓度?如果能达到影响正常生活,慢性中毒的

            标准,那就是有毒了。。 我没说那玩艺能见血封喉什么的。

            • 家园 全部释放也没多高浓度

              地球上碳元素就那么个总量。甲烷也不过就是以前遗留下来的暂时脱离碳循环的化石产物而已,跟煤、石油、天然气一样的,既然没有已知证据证明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因为碳化合物(甲烷、二氧化碳这些东东)浓度过大造成生物缺氧而全球规模死亡,那么现在这些东东统统放出来也不可能造成缺氧,因为不可能超过以前存在过的碳浓度。

              再说,要是真能在整个“大气”达到你担心的“影响生活,慢性中毒”的浓度,我觉得还是担心点别的事情更重要,因为这个浓度早就超过临爆点了,一点火星就可以把整个大气炸掉。

              最后提醒一下,甲烷的主要问题,一不是有毒,二不是爆炸,而是这东西是很要命的温室气体。你扯了半天完全没扯到点子上。

              • 家园 methane的问题原贴都提到了。。

                >最后提醒一下,甲烷的主要问题,一不是有毒,二不是爆炸,

                >而是这东西是很要命的温室气体。你扯了半天完全没扯到点子上。

                3.

                甲烷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在短时间内大约是CO2的70倍

                甲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中大量甲烷气体会导致窒息

                北极历史上曾经是热带地区。其永冻层内存有的甲烷等天然气含量巨大。

                在纪录片"A Global Warning" 里提到,一旦它燃烧爆炸,相当于数百核弹的当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