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货币政策委员会部分成员三年观点汇总 -- wqnsihs

共:💬260 🌺12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孙大炮(其实我更喜欢叫他中山先生)今日之名望,远超其作为

        抹黑不好,言之有物的说说,论坛里也算佳事。再说了,其实我们看人还是很综合的,不会有人说“童萌会”,就觉得中山先生不是伟人,因为用这个来评价其贡献,实在搞笑。只要言之有据,不下道泼脏水,其实是很值得称道的。

        • 家园 孙是一个善用媒体

          而且天生政治动物的家伙,是个很难得的人物。孙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在混,从上书李鸿章到死,一直都处在聚光灯下面,得到这样的名声,也非浪得虚名。

          孙被兜出来不好看的地方是他的不择手段,有点马基雅维利的地方。但是整体思路还是民主,只是觉得民主一开始没有办法实施,所以有军政,训政。看中山先生的书,看到关于怎么开会,怎么主持,怎么讨论这些东西,还是很感慨孙先生对于民主的赤诚。

          • 家园 re..

            考察一个人的赤诚又怎么能光从他的嘴上看出来呢, 事情没有做, 没有遇到困难, 没有在遇到困难后的表现. 用赤诚来形容就过了

      • 家园 这一炮放得。。。

        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就像雨中坐船游西湖的时候,突然一艘潜水艇在旁边哗哗哗浮了起来这般突兀,气氛完全变了。。。

        孙中山和他代表的一批人在路线上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表明他个人就是无可非议的,指其行动能力有缺,这个应该也是比较客观的,他本人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跟他的历史定位无关。就像华盛顿是美国化身并不妨碍有人说他蓄奴一样。

        孙奔波大半生,临终倒是真看到点希望了,可惜天不假年,要是能再活二十年,把国共两党捏合在一起,也许后来的历史会大不一样。

      • 家园 Mang兄恰好是个实干家

        至于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只有人写正史,没有人讲反面意见,似乎也不是好事吧。

        我个人嘛对孙国父干实事这方面的评价也不算高。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是体现在作为最高精神领袖这个角色上的。

      • 家园 不过就是在西西河畅所欲言,个人发表自己不同观点,这是

        今日才能有的好事情,20年前谁敢乱说。我想没有这么多阴谋论,没人想把孙中山如何如何,实际对个死人能够如何?只是有人有兴趣从已经开放的资料中来挖掘真相而已。这点不管愿不愿意都是别人的自由,至于结论同不同意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老百姓在西西河茶馆聊天,既改变不了现实,也改变不了历史。不过消遣而已,非要争论个谁是谁非,我觉得就得到专业历史网站上去,真刀真枪的干,展开档案,展开各种可查询资料,公布自己的研究方法,然后坐而论道。孙中山到底如何,在中国若干近代历史专业研究网站有很精深的研究,资料也很翔实,结论也还公允。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破除了盲从迷信,谁的宣传也不听,只相信自己找到的史料。至于如果说中国历史档案馆的史料也是假的,那就得有推翻整个近代史研究基础的勇气了,我还不行。

        • 家园 大陆现在客观评价孙非常难

          既牵扯到国共正统的问题,也牵扯同一的问题。

          有些东西甚至要睁着眼睛说瞎话,像“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个东西孙中山活着的时候从未提过.但现各种宣传材料还是要把这个算到孙的头上,因为土工是以继承了国民革命正统自居的,而正统的标准就是“三大政策”。

          其实近代史很多问题,大陆跟台湾打了几十年笔仗,不过最近十多年来彼此倒是消停了不少。

        • 家园 忙总言重了

          现在热血的孩子们,大多都是我这个年纪,二十出头,认为非黑即白,或者是认定某种想法或者思路一直走下去.这是年轻人的共性.如果都是那种老成谋国的想法,我们现在的处境,只会更坏不会更好.因为从经济学学角度上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磕的跟头多了,慢慢就学会了隐藏和抽身避锋

          谁都年轻过,呵呵,等数年过去,慢慢融入社会(其实也是被同化)的时候,如果还有研究的兴趣,翻出幼时写下的东西, 不管满纸荒唐言也好,一把肺腑心也罢,总会学到点什么,而您呢,也没必要去想那些电信号以后的人或者事,您觉得是这样好呢,还是仅仅只是因为几个别人做出了几个不喜欢的电信号而放弃一个能够某种程度上去做点什么的机会好呢?

        • 家园 呵呵,是啊,今时的河里实在如沐春风

          历史人物的评价,有起伏不见得是坏事,争论越激烈代表其人对本国文化的影响越深。而世人的看法总是在极善极恶都走一遭以后,才会回复客观而宽容的态度,而这时候,历史人物才能重新变回“人”吧。

          我们常说矫枉过正,过犹不及,但是事实上,很多事,既然做了,那么索性就要做到极致,做到别人再不可能超过你。那么即便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但是也会给历史树了一个标杆,至少可以杜绝后人在同一领域的幻想。

          世间之事,本无绝对,有得必然有失,有失也必然有得。不同时代的追求会有着天地之别,谁又能真正判定对与错,所以享受过程,平衡内心,或许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 家园 呵呵,散仙兄绝非针对忙总,他是个性情中人,偶有所感而言吧

          呵呵。不过忙总这番话的确是相当相当对,这年头,不信史料,是不行的,史料的对照考证,正好是对当事人的公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