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简析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一) -- 忘情

共:💬420 🌺1906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感谢黄河故人指点

        苏式训练有它的适用对象,苏联国情不是中国和朝鲜能照搬照套的。您也说过,林老也说了我们对其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可朝军呢?那是刻板地不走样地学,这就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了。

        那些苏朝人装甲兵恐怕也只是在远东服役,我想远不及西线的苏军装甲兵有本钱骄傲,况且朝军最高统帅部那样运用装甲兵,个人认为也是东施效颦的结果。

        说到骄傲,朝军中不光装甲兵,就连步兵的中下级官兵都在我军面前骄傲得要命,这本钱又来自哪里呢?无非是所谓的苏式正规化,无非是军装整齐,军衔标志明显罢了。

        所谓等级森严源自民族特性,我有不同看法。同样是朝鲜人,他们在八路军,义勇军,四野中服役时可和我军那套作风没啥两样,为啥同一拨人,一回北朝鲜接受所谓正规化改编后就大走样了呢?他们在我军中服役时可曾动不动就体罚?可曾营以上军官配女秘书和小车?

        • 家园 赶紧说两句,然后加班去

          1.配小秘是苏军条例,志愿军也有按着条例来结果闹出人命(多了一条)的。

          2.在抗联里朝鲜人就等级分明。在四野朝鲜族师或者再往前举个例子,李红光支队,其实比八路也厉害,不过没那么明显。

          3.关于坦克手。我说的骄傲并不是他们对志愿军骄傲,您理解错了。当志愿军去朝鲜的时候,朝鲜已经基本上没有坦克了。

          4.我们对苏军大纲的修改,也是在发现问题之后才去做的。这就看出个子大的好处来了,抗造。我们的最早的坦克团,就是苏军带着东西来,一个人对一个人教,教完了苏联人走,装备留下,标准的全盘苏化,发现问题我们去整改。朝鲜那点小体格,发现问题了,也没得可以去整改的了。

          • 家园 苏军大纲有些并不是个头大小的问题

            比如说夜间突袭时还按苏军大纲来高呼万岁冲锋,结果暴露目标,这在吴瑞林中将的回忆录中专门提到过。

            • 家园 那是脑子里灌浆糊了

              苏军大纲里冲锋时是有高喊“乌拉”之类的,但是夜战时不到被敌方发现是一声不出的。《莫斯科保卫战》里最后的夜间反击,直到德国人机枪响起来,才有呼喊着冲锋的。

              • 家园 其实我认为夜间即使是被发现也应该不吱声

                那不等于给对手指示目标吗?

                • 家园 这个东西就说不好了,不能一概而论

                  对方新兵多,那就吓死人不偿命了;对方多老兵,就不必自己找死了。

                  以当时的朝鲜半岛上的米军而言,多半会被吓死的;而老毛子面对的德军就正好相反了。

                  • 家园 也未必

                    如果对方新兵多,战场在野外,在督战队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如雷般的喊声兴许会吓破一部分新兵的胆,人都有从众心理,兴许几个人的溃逃会导致雪崩效应。但是,如果是在据守事实构筑好的工事的情况下,或者说是有工事为依托,并能形成完整的环形防线的情况下,新兵即使再慌,恐怕也有限,且无路可退。这个时候肯定是玩命地朝有人影,有火光,有声响的地方疯狂射击了。

    • 家园 我觉得应该考虑中朝两国国情对两军的影响。

      朝鲜半岛毕竟太小了,又是山地。能实行大规模机动的机会恐怕比中国少很多。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又是内战,内战很多时候表现得比对外战争还要残酷、还要复杂。

    • 家园 方虎山因近战战术受到批判

      人民军第5军团军团长方虎山(原四野步兵第166师师长兼政委)就曾经因为在防御中提倡近距作战而受到朝方中央的严厉批判,被认为是不顾战士死活。但这恰恰是中方在多年战争经验中总结出来应付对方强大火力的比较有效,伤亡相对较小的战术。

      关键词(Tags): #军战史
      • 家园 关于朝军各知名将领的评价

        我会在后面一一点评。个人感觉方虎山挨批恰恰是金日成鸡蛋里挑骨头,一方面已经着手清除朝军中的亲华势力,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愚蠢无能而找背黑锅的。朝军的训练大有问题,这个我会在第三部分里简要地说说。

    • 家园 非常好,花之

      以前只知道朝鲜人打胜不打败,败则一泻千里,但是从没探究过原因,现在大概明白些了。

      但是仍有个疑问,这种胜则勇猛如虎,一旦一战打败则战力骤减的情况在朝鲜历史中似乎并不独见于人民军,又有什么原因?民族性格使然?

      • 家园 这个嘛,我后面会谈到

        朝军根基太浅,学苏军其实只学到了皮毛,学日军只学到了鬼子的等级森严和蛮干,又在内心深处恐惧中方影响,本能地抗拒解放军那一套战略战术,于是这个四不象的军队,开战之初外表颇为光鲜的部队在抡完了程咬金的三板斧后,在对手缓过劲来后就开始原形毕露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