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湾区买车记(一):捕风 -- 罗克二

共:💬30 🌺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湾区买车记(四):中盘之手筋

      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35.6K的Acura打来的。被对方一通心理操控之后,我感到很愧疚:“怎么能为追求并列第一而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提这么离谱的要求呢?即使一次付清,现金支付也不能减少销售界人士的身心负担”。“心理医师”Acura就鼓励我站得“高一点,再高一点,能离$35.6K有多近呢?”经过心玲深处的自我解放,我一咬牙“$34.2K”。那头叹气:“那我可没法帮你了”。

      当天我成了祥林嫂,见人就絮叨:“我买车有经验了,Acura MDX $34.2K太低”。最后碰见一男一女俩熟人。男同胞曾八个小时把Toyota Camry砍下近五千。经典语录是“作为顾客,我的价钱自有原因,但我现在不说”。最近又搞定一PPMM。正春风得意。女同胞则伶牙俐齿,扫货时对卖家更是秋风扫落叶般的残酷无情。听了我的电话经历,春风男和秋风女则对我进行了教育:

      “你愧疚什么?是你给他钱。亏本他不卖就是了”

      “语气要硬。现在的经济,是他求你”

      “起始价怎能就是理想价呢?怎么也要低三五百”

      “怎能先自己加钱呢?他先减三百,你再加八十”

      “别老围着钱赚。人家心理抵触,防备。侃点其它的,冷不丁再杀回来”

      “怎么支付是最后的杀手锏,别亮得太早”

      “电话里不能谈的太细,得亲自去。见了面他就知道你是真买车,心理不一样”

    • 家园 【原创】湾区买车记(三):中盘之大模样

      前两节提的网站都有一个功能:填你中意哪款车,住址和联系方式。它们会通知附近的售车商。很快你会收到售车商的email。为了表示购车诚意,我在多个网站填表共攒了7个Subaru和4个Acura售车商,并且有信必当天回。每一轮回信都是第一封花些功夫,其它10封基本上是复制和粘贴。购车的严肃性还表现为对他们的信挑刺:“客户的名字拼错了,希望严肃些”“这封信的内容与上封信一样,没有涉及我回信中的问题。”

      一两个回合热身一下,就开始漫天要价和坐地还钱。不知是不是普遍现象,开价最高的售车商对还价最冷淡。而开价较低的几个则一直交谈甚欢。我从网友论坛中发生过的最低成交价谈起。但最低成交价的含义可因每款车的交易形势而异。

      Acura MDX base 在$36K以下成交的就可以让网友恭喜了。提醒一下,在网友论坛发言的基本上都是在买车上下了功夫的。贴出来的交易绝大部分可以说是令人满意。在$35K以下成交的只两例:$34.1K和$34.5K。$34.1K发言很多。他人在纽约,但当地拿不到$36K以下,跑到200英里以外的弗吉尼亚成交的。这种最低价与正常的满意成交价差异太大,想复制难矣。不过我搜Acura MDX的本意就是练砍价加碰运气。所以心安理得地以此为例还价。得到的回应也理所当然:“这笔弗吉尼亚的交易在湾区是不可能的。”“也许那个售车商急于出手,这个价钱不可能再发生了”“也许那辆车掉了块漆”“这对你是不公平的,就象一个魔法把$34.1K印在你的脑子里,蒙蔽了你的眼睛”。我则不可不戒:“我考虑Acura MDX的唯一原因就是要拿全美并列第一。哥买的不是车,而是寂寞。”两家Acura 当场吐血,永不再见。另两家则坚称$35.6K是极限。

      Subaru Forester Premium 加一些常用配置后的最低成交价是$22K,而$22.4K较常见且网友们挺接受。这个最低价如此正常,以致我出价后虽然售车商一直说不可能,但仍有4家继续email往来。其中两家甚至很快降到$22.7K。因为我对这车很中意,$22.2K成交都会很满意,$22.4K也能接受。那我与售车商的差距费不了多少口水,所以准备短兵相接了。没成想,半道杀出个程咬金。

      • 家园 你这种心态买车太棒了

        有备而来,心态沉稳,哈哈

      • 家园 邮件砍价么?不面对面的是不是会少了砍价快感而多了刀子的锋

        利啊。

        • 家园 不面对面才好砍

          我的车就是邮件砍来的,window price是22000给我17000拿下。策略是只去dealer一次,就是去提车,邮件里把车子的所有细节和价格谈定,打印出来带去dealer,如果他们反悔,掉脸就走

          基本上用邮件的时候不面对面,很多话好说,也不浪费时间,而且dealer为了让你人去,一般都不会开太高的价格,因为价格不好人客根本就不上门。面对面反而难谈,我后来去面对面谈价格,磨了4个小时,1分钱也不让,dealer看到我去了店里,就咬死MSRP,特别是好卖的车型,最后4个小时后我也累了,就想干脆从了他们算了,单子也签了,最后一分钟惊醒,叫停,把dealer给气的...

          • 家园 长见识。因为这与我的经历相反

            网上谈到他真想卖给我,我真想买他的,价钱的差距在千元以内,就可以见面了。反正面谈时双方再让步。

            我是这样理解的。好的交易要花时间:你的时间和dealer的时间。dealer见到真人才好揣摩你,以最大效率地攻之弱点。所以他们应该不愿意在隔空取物上多花功夫。另外,dealer最怕的是你只是试探摸底。N小时键盘后,你拿着他的quote到别人那里砍。见到真人,他就有机会“也累了,就想干脆从了他们算了”。

            不过世界总是充满意外。这不,你的虚拟剑法也顶五千刀。

      • 家园 想看故事,必遇大胖子,服了。
    • 家园 【原创】湾区买车记(二):开局

      本来LD和我是大众的拥趸。但看过德国人在去年奥运前的表演后,对其拥护度下降到日系车的程度。但鉴于其可靠性不佳,美国造还是被排除在外。我们倾向手动车并一定要天窗。在符合条件的2010版SUV中,Subaru Forester Premium最常见。有家小的同事都提到小孩将来会carpool,应该考虑7座车。就顺手把Subaru Tribeca 加入候选名单。Subaru这样的经济适用型对我们最合适。不过我想找一款奢侈车练习砍价。在网友论坛,Acura MDX的交易很热闹。再说有枣没枣打三竿子,说不定能占个便宜。我就把它也加进来了。

      车型已定,就要向价格开火了。两种分析方法可以影响自己的接受价位。提气但具有挑战性的是在机制上搞清车的成本。出厂价(invoice price)和汽车厂给消费者的折扣(rebate)容易查到。但汽车厂给售车商的回扣和折扣(holdback, incentive, rebate and e.t.c.)五花八门,因时因地因商而异。况且信息不对称,卖家知而你不知。虽说相关材料号称可以买到,但没买车先买纸,终归不大习惯

      另一种普世方法就是打听别人花了多少钱,如这个网友论坛。如果你中意多款大交易量车型(如Subaru Forester和Acura MDX),就很容易看到有网友得意洋洋地描述自己的交易,以及跟贴的起哄架秧子。与此相反,象Subaru Tribeca这样的冷门我只能从二手材料找交易价。我对比了两次这个二手材料网友论坛。不知是技术原因还是主观故意,这个二手材料的最低交易价虽然已经很不错了,但仍比网友论坛的高

    •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