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国内技术界沉疴难起,关键还要靠改革 -- 不打不相识

共:💬52 🌺212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专利了发明人就有好处?

              看看现在有多少专利实际转化为产品的?有多少实际转化为金钱收益?如何转化为收益的?

              不说总数字有2/3垃圾专利,就说最近吧,我一朋友一下子注册了五六十个专利,我看了之后,只能苦笑,这些专利所提及的东西,都是已经存在几十年的,很基本的一些东西(竟然也能通过专利申请审批,这更神奇了),现在把它们提出来,目标很明确,杀死所有竞争对手。这类事情微软、苹果也做过不少。而如果国内手机山寨企业也这么做,估计苹果、诺基亚都会憋死

              创新?我没看出来,真金白银确实是了,但我更理解为这些专利大部分在阻碍别人站在巨人肩膀上,把人打回原始社会。

              • 家园 一定是什么地方有问题了

                你肯定你的这个朋友拿到了专利,而不是专利申请?只要是公开过的,包括各种出版物,会议等等,都不可能拿到专利。至少在中美两国是这样的。即使是拿到了,也很容易被取消。如果什么人的东西被别人申请了专利,那只能说明这个人太笨了。通常专利都是在最初研究阶段就提出来了。想法有了,还没做就用专利保护起来了。然后才会投入资金做开发。三分之二你还说少了,美国的统计数字连十分之一都没有。这是很简单的事儿。因为有那十分之一的可能,才会有人做。要不,谁做?技术没有那么简单。从理论到生产这中间一步步的走过来,淘汰的要远远的多于成功的。再说,把别人憋死那儿有那么容易。蓝光和高清都有自己的专利。做的事儿也差不多。两家打了多少年?这事儿,用技术的人都不喜欢专利。对他们来说,是技术就该大家用。做研究的人则同专利的人多。说到底不过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做研究的人把技术做出来了,就象种桃的人收桃了。用技术的人说,这桃儿应该见者有份。你觉得种桃的人该把桃子怎么办?

                • 家园 恩,我现在做的这个小领域就有这个问题

                  只要是公开过的,包括各种出版物,会议等等,都不可能拿到专利。至少在中美两国是这样的。

                  涉及医疗治疗的东西,很小的领域。在美国一直是学术界在做,成果都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虽然极大的促进了这个方向的发展,可是也导致风投很犹豫进入这个领域,因为太难求得专利保护了。记得去年年会的时候,来了好几家风投,问来问去的都是专利问题。

                  最后的坏处就是,没有钱或者大公司推动,这个领域搞了20年了,在美国的应用前景还是渺茫。而别的国家,临床早就搞的热火朝天了。。。

                • 家园 理论上是拿不到专利的

                  问题是,有多少人每天专门盯着专利申请的公告呢?不提我那朋友,他申请的专利是传统行业的,有些技术秘密没怎么公开,不容易发现。就说非常容易公开的领域吧——开源,最近两年有两个备受关注的专利:一个是南京的硬盘安装系统专利,一个是微软申请的sudo专利。哪一个都是用了好多年的东东,结果都申请成功了(sudo不知道成功没,没怎么注意),专利局的人是猪?或者是说,即使是曝光度比较高的领域,仍然难逃被人乱申请陈旧技术专利用于把人打回原始社会?

                  种桃的那个比喻不当。

                  没有专利,就是“见者有份”么?两分法也太极端了吧?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前提的,比如起码的投资水平,比如技术积累,都不是所有人能够见者有份的。

                  保护专利的成本有多高?复制的成本有多低?比如微软盗了你的专利,你有办法拿回你的应得利益么?——当然,你可以说公理自在人心,那么为了这种公理,你需要花费多大的成本呢?

                  另外,申明一点:我反的是当前美中的专利法,不是反对纯粹概念上的专利。

                  • 家园 支持你的观点

                    反对现行的欧美专利方式,但不反对专利这种制度.

                    举一个很恰当的例子:

                    很多年前见到有那种家用多功能的钳子,口径可以变化,附带很多功能的那一种,一问价格130元/把.问了一下为什么这么贵,人家说这是专利产品. 结果就是东西是好东西,但是真正掏钱买的真没几个.

                    后来山寨来了,同样质量的产品只买15元/把,市场立刻被扩大了.原来的专利产品不知道最终是不是死掉了.

                    我想说明的是,专利制度是个好制度,但是抱着这个东西漫天要价,就不对了.能否实践出一种能够迅速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这些专利产品的价格平民化,而且发明研究人员能够获利 的专利制度或者更合适的方式才是主要问题吧?

          • 家园 怎么不看专利搞得好的国家也是科技大国呢

            没有专利制度,谁还去创新开发新技术啊,

            辛辛苦苦投资之后大家一起享用这技术,开

            发者因为要分担技术开发中的投资,必然成

            本高。

            • 家园 要综合来看的

              一个技术要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人员的事情。更多的事情是技术所无法搞定的,尤其是市场。

              所以分享出来,一方面可以培育市场,一方面也可以改进技术,两全其美。

              科技大国是专利搞得好的?——那是科技封锁得好,而不是因为搞了专利之后才有这个成就。其成功,更多的是科技大国的综合配套的成功,而不是技术的成功。

              • 家园 另外,专利是不影响非盈利科研的

                专利的存在是不影响其他研究小组利用该技术的。

              • 家园 人家内部也是有专利的

                光封锁得好有什么用,自己内部不能鼓励

                科技创新,也是搞不成领先国家的。

                因为科技投入造成成本上升,怎么也不会

                搞到较大市场份额的,谁还会干科技投入

                的傻事。

          • 家园 实际上山寨普及的不是技术,而只是产品而已

            大概就是鱼和渔的区别吧。

            而且山寨里养的鱼与真正意义的鱼营养成分也很不一样。

            • 家园 你理解的山寨很不主流

              传统媒体或者叫思想落后的媒体宣传的山寨,就是复制,仿制。

              而新锐的媒体口中的山寨,绝对不是复制,而是创新,是性能达标,功能组合新颖独特,市场角度敏锐,成本价格都低廉的产品。

              就像我一个同学说了,可以买“山寨”,但不能买“仿制”

              看出差别了吧?年轻人口中的山寨可不是仿制。而是技术的大规模重新组合,并普及。

              看看现在主流的几家手机产商,有哪家的产品丰富度有超过山寨的?超出的这部分,是从哪仿制出来的?没地方仿制啊,全靠自己的脑袋了。

              • 家园 我觉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异确实很大

                即便如你所说,你对“山寨”的定义是主流。

                可是,从你所推崇的“山寨”是技术的大规模重新组合,并普及,这个跟我推崇的是真正的技术创新,感觉两个概念没有交集。我更看重的是技术上的创新,而你更看重的是对技术的包装。

                我想或许我们的职业完全不同所致。

                不管怎样,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满足于在技术包装上或者如你所说重组上的创新的话,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繁荣只能是短暂的。

                • 家园 国内也是没办法吧

                  不管怎样,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满足于在技术包装上或者如你所说重组上的创新的话,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繁荣只能是短暂的。

                  除了大国企,谁有搞技术创新的实力啊。

                  就算民企有那个实力,也不见得能招到那个团队啊。

                  就算有那个团队,搞制造业出身的老板,心理上也不一定接受得了科研部门那个烧钱速度吧。。。。

                • 家园 技术深度的创新往往需要跨领域

                  山寨的组合,没那么简单,把投影仪和手机结合起来难道就只需要焊接么?

                  不同寻常的组合/或者叫折腾,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了异乎寻常的问题,而解决思路、方法之类的,都可以在这种折腾中不断获得和提升,技术的跨度和深度也会不断扩散。

                  技术钻研到一定程度,往往就是思路问题,而不再是技术问题了,增广思路,才是创新之源。

                  ps:讨论的时候就事论事,无须妄测别人背景。

                  • 家园 既然达不成共识,那就求同存异好了

                    我想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的看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每个人所处地位不同,所有经历不同导致的,因此觉得我们的观点不同很可能与职业背景有关。

                    不过尊重你的意见,原贴已作修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