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不会算账的收银员和城市房价 -- 泉畔人家

共:💬69 🌺18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还有大把的农村人口排着队要进城呢

      别的不说,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里面,老家在农村有多少?不愿意回老家,一心想在城市定居的又占了多大比例?

      赚到钱的农民大部分都想往城里跑,特别是城中心。没办法,各项优质资源都高度集中在那里。光是数数行政中心附近的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名校”就够了。很多中国人的心理就是“我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下一代过得比我好吗?”---看看星爷的《长江7号》。

      所谓城市化,据说要规划多少年要把人口的80%集中到十几个特大城市和一百来个大城市,腾出来的土地更好规划搞第一第二产业么?

      这个城市化的进度,还不能膨胀得太快,否则配套的基建设施和人员跟不上。就好像东莞,交通、治安乱了十几年,最近几年才好起来。本来是农田山头的地方,一下子变成大厂房和宿舍,塞进去几千人,原本一个自然村的地方,涌出来十几万,几十万人口,而是公交、公安等等都没配套到位。那就只好先乱着,再慢慢改善了。但是,北京上海也这么搞,政府愿意吗?

      不愿意,那就大城市高房价高消费,设定门槛,排队分批进入。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收入低点的就当流动人口先吧。高房价带来的高地价高税收,还能支援城市基建。

      我对房价是很悲观。无论哪位大佬上台,上面的问题都是绕不过去的。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措施出台安抚一下压一下,松手还会象弹簧一样反弹回去,甚至还窜高一点。

      可能到我儿子需要买房的时候,城市化进程过了最难的阶段了,价格会掉下来。我们这一代眼前的20年,恐怕没什么机会。

      • 家园 人口的80%集中到十几个特大城市和一百来个大城市

        这个应该只是传闻而已。

        某省省长最近一次会议上说,农村人口全部迁入城市这条路走不通。这个应该是中央的意思。

      • 家园 在谈论“刚需”时,要考虑不同人群的支付能力

        农村人口希望进城没错,但如何支付进城置业的成本才是问题。

        农村平均收入低,是显然的。仅凭农业收入,到城市置业根本不现实,不讨论。主流的是农村人口进城打工,积累一些财富,然后再试图融入城市。不过农村工的收入是多少,大家都有数,实现在收入地置业一般是不可能的,现在可行的是在高收入地区赚钱,然后在原籍低价地区(县镇)置业,实现利用地区差价城市化。但是请注意,原籍低价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也低,也就是说他们未来的折现自由现金流不如现在的不动产价格的风险很大。

        至于农村大学生,城市大学生自己置业需要家里帮忙的是多数,以农村大学生家庭的财富积累,还是不要幻想了。

        同意mopfish所说,房子现在基本就是金融商品.

        如果调控太紧,如以前的海南北海一样,死掉一批KFS和炒客,那时候就会发现所谓的“刚需”也消失了。

        • 家园 【讨论】前段时间我还真按支付能力自己估了一下“合理”房价

          也传给身边的朋友看过,我们自己的心理价位和ZF可能的心理价位落差。

          很粗糙的估计,可能有严重bug。请指正。

          原文如下:

          试计算:把一对夫妇用房贷捆绑在城市,努力工作20年,估算当地的平均房价。

          当地平均工资2000元,收入较高并有意愿定居的夫妇,工资乘以系数1.5,则家庭月收入为6000元 50%的收入用于供楼,则每月的月供款为3000元。

          房价总款为60万,首付18万,贷款42万,贷款总利息29.8万。20年还清。月供款2994.5元

          按照房子75平米计算,单价8千元

          按照房子60平米计算,单价1万元

          (随着购买者心理期望值的降低,居屋的面积会逐步缩水,如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就很低)

    • 家园 20年后的房子价格,神仙也预测不了

      现在看来,只要中国人对房子的消费观念没有变化,房价就是个长期阳线

    • 家园 住宅的生产还有住宅用地的控制有关,

      现行的政策对于住宅用地的限制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是无法排除的。

      说实话,我很怀疑现在的房子能用五十年,基于我所见到的水泥标号与管材质量,我看二十年就应该大修了。再考虑到人自身在居住上的需要的提高,现在建的房子,除非都是水立方,否则都会在五十年以内被拆除或者进行大规模改造(有人可以预测一下鸟巢的使用寿命吗?)。

      心算能力其实经过训练的话,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达到一定水平,问题在于是否有这个需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人们不太会计较日常的小笔消费(只要不是在数量级上十分夸张的话,消费本身就是十分消耗时间的),略大一点的消费决策由于有充足的时间,决策正确与否不会仰赖于心算的能力。

      而对于收银员来说,收银已经只是不停的录入商品名称,然后读出电脑给出的数字,最后核对单笔交易,而在信用卡交易中,他们连现金都接触不到。所以,类似于心算之类的需求只会不断减少。

      • 家园 另外,不识数并不意味着不能赚钱

        很多包工头土财主根本不会复杂运算,但是手下打工的确是本科硕士博士

        • 家园 过于强调所谓的识数能力其实是一种教育上的误区,

          人的直觉有些时候远比识数重要。直觉通常需要的是一种经验阅历或者说生活的积累。人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在实践自己的想法,而“识数”能力只是一种执行力的体现。对于更高层次上的组织者来说,未必需要在那些末枝细节上有执行力。这也是对于土财主可以领导洋博士的另一个解释。

          ==================================================

          说到土财主领导洋博士,最典型的例子其实是──TG

    • 家园 楼主没有考虑城市化程度提高的因素。

      而且未来还继续会有几亿人转移到城市居民。

    • 家园 会不会和环境污染,铅中毒有关?

      环境问题会影响到一整代人的命运......

    • 家园 我们的住房面积在"被增长”中

      人均住房面积,在炒房者、屯房者和捂房开发商的联合努力下,我们都处在被增长的位置上。所以拿这个数据来讨论,其实不如实际居住面积中位数更有意义。问题是有这样的数据吗?或者说掌握数据的单位会公布这样的数据吗?

      本人也一直在思考,就这样高悬的房价,怎么样去解决城市化的问题呢?是泡沫破灭,还是靠“公屋”?

    • 家园 房子现在变成金融商品,短期和实际需求无关了

      现在石油就是这样,粮食也有这个苗头。大量的房子在金融资本的手里成为一种筹码,根本不是给人住的。看看现在高尚小区里的实际入住率就知道了。

    • 家园 人口减少是肯定的,但你的文中有几个问题。

      1、中国是按照建筑面积,国外一般是实用面积,其中还有30%左右的差额,如果按照50平米考虑,就是15平,按你的计算,要增加10年左右时间;

      2、人口逐步减少,从长期来看(几百上千年)来说是不好的,但从中短期(百年以内)还是有好处的,我希望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早点上升,免得现在的血汗工厂过于残酷——成本过高,要么有的行业就被淘汰,有的就必须升级,反正直接压榨人的血汗就不可能实现了;

      3、你计算6亿城镇人口,实际上,农村能有一个亿就足够种地了(如果科技再发达,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村有一千万劳动力就够了,加上家属最多几千万留在农村),这样,城市人口最后是10亿以上,而不是你计算的6亿。

      总之,现在在农村有地的,轻易不要放弃(被逼无奈的例外),也许,再过一代人(当然这一代人很难熬),农民就和现在发达国家的农民一样,是整个社会最受人羡慕的一个阶层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