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相爱的人就要永远在一起——我所见过的爱恨情仇 -- 墨田

共:💬48 🌺20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兄台的态度很淡然

      因为这样的事情,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或者在我们毕业后乃至到40岁之前(82岁就一定是故事了),几乎每天都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发生着。除了当事人双方的痛苦,以及知道这个故事的朋友的不值钱的同情甚至不同情之外,剩下的,没有人知道。

      也很让我感慨。是啊,这样的事情在每个这个年龄段的人身上发生。我们中学、大学的时候还很好奇地向好友询问、分享、出谋划策、替别人着急,同时也在憧憬着自己的故事。慢慢地,我们都学会了从别人的故事里抽离出来。朋友们的友谊依旧,可别人的痛苦逐渐变成别人自己的事情,我们站在外面,没有了解细节的欲望,甚至连同情都未必再有。同时,对自己的故事和即将发生的故事也越来越失去激情,越来越平淡。

      兄台还能回忆这些故事。这说明你的心还是温暖的,还是柔软的。

      • 家园 相当有道理
      • 家园 多谢谬赞,愧不敢当

        之所以有这些感慨,恰恰是因为自己的反省啊,譬如那句“不值钱的同情甚至不同情”,后面会讲到一点。

        说到激情与平淡,河里篷舟兄的大作相当经典。被山盟海誓死去活来背信弃义反目成仇折磨过的人,无论男女,还能有温暖的心,大约才是对世界有点信心的原因吧。

    • 家园 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M(不是上文的M女士,是位先生),还是我的好友,而且是上文提过的几个连续之一。

      当时我们有几个朋友在自发为G帮忙打官司,有一天一位热心帮忙的好友告诉我,M竟然也找他询问离婚官司的问题。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我倒是不太吃惊。

      M是我们那批朋友中,相当聪明的一个,而且,还是我们那个年代少有的独生子女之一。高考的时候,M的成绩是我们地区第三,市区的第一名,这个成绩可以去任何学校,不过,因为他是独子,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学校,学的是最热门的专业。

      毕业之后,M分到了很好的单位,他是我们同学中最早分到房子的,单身就有了很好地段的一套很好的房子,于是大家常去他那里玩。

      很快的,这个聚会的成员基本到了成双成对阶段了,于是我们见到了M的女友A,当时他们认识不久。

      A在我们所不熟悉的圈子工作,这让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不太好,说话待人接物方面,也有不舒服的感觉。本来么,作为好友,我们是应当提出反馈意见的,但是回来的路上LD就告诉我,女生聊天的时候,A很自然很随便的跟她们说起,她和M认识第二天就上床了。

      也许我们这代人太古董,对此确实有点瞠目结舌。特别是,要知道对于A来说,我的LD是她男友的朋友的女友,第一次见面,就谈到如此隐私的话题,让人仰视。

      于是我就打消了向M反馈的念头,而且,不仅是我,后来说起来,其他朋友也是。

      也许因为我们都觉得,人家都到了这个程度,不好再说什么了,如饮冰水,冷暖自知啊。而且,要对女生负责啊。

      回头看看,那个时候真是太年轻太幼稚,作为朋友,还是应该为朋友负责,说出自己的观点。若干年后,我和M两人单独在广场边的某个咖啡厅喝茶的时候,表达了我的歉意。

      不久之后,M和A结婚了。

      回到上文,就在G的离婚官司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其实现在看起来,完全是我们一班哥们一厢情愿义愤填膺的要为G出气而已),M也要离婚了。

      情节很简单,A留下张字条,和人私奔了。

      麻烦在于,M单位可以给已婚职工换更好的房子,这也是他们抓紧登记的原因,结婚后,房产证上,写的是两个人的名字。

      这就是M要咨询离婚官司的原因。

      不过这个并不是我要讲的故事的主要内容了,据说A后来放弃了房子的权益。

      而M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家园 很自然的事

        更有甚者,还把爱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和性若有若无的挂上了勾。

        爱就是想要去F**K的情绪吧?

        所谓“爱情”中所有的其它成分,都是可以排除性元素独立存在的吧?如敬佩欣赏之类的。

        至于“爱国”“爱家”等等其它的所有的“爱”应该都只是借用“爱”的本意里的原始意味来比喻其情感情绪的热烈?

        I LOVE YOU = I WANT TO PLAY LOVE WITH YOU=I WANT TO F**K YOU DO YOU WANT TO F**K ME?

        当然,人是社会动物,这个A似乎更原始了。

        • 家园 谢花,还一朵

          总算能有效还花了

          你说的有道理,其实俺们这些老古董们也是知道世界的现状的,不过是对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有点惊诧而已。A的故事发生的很久了,搁在现在更不是故事了。

          • 家园 其实我也觉得世界的现状是有点儿糟糕的

            毕竟自己怕也不比“老古董”新多少?看到现在的新人类勇行禽兽之举也是觉得这太过正了,不能长久这样下去。

            只是觉得“老古董”们常常看不破“爱”字,而自己又的确在这个概念上想了很久又勇于多嘴吧。

            觉得一切当初有爱而成家而后要因为新爱搞得大家都不愉快的,统统都是自欺欺人,不负责任。

            本质上只是想换换口味的冲动,何必搞得云山雾罩欲罢不能的样子?

            半开玩笑地说:A的行为,真是直接了当得很,对于M的伤害,其实远比不少连续剧式的背叛带来的伤害小得多。

    • 家园 第二个故事(完)

      很抱歉,两位河友对字母太多提出了批评,当初斟酌再三,用字母透露的信息最少。下面这个故事出场人物少,可读性不会那么差。

      G是我的好友,他有一份凭本事吃饭不求人的职业,所在的单位也是所在城市最好的。很多年前,G把女友M带到我的单位去玩,事后问我的看法,我当时其实也没有什么人生阅历,感觉人还不错,不久以后,他们结婚了。

      后来几次朋友聚会,M给大家的印象也不错。M和G是同事,学历地位收入都相当吧,当然G的专业更好些。

      所以我们都认为这不会有什么故事,就等着生孩子了。

      G的父母就在本地工作,而M的父母在外地,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G和M结婚后,很顺利的有了一套单位的房子(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比较早),于是M的父母从外地赶来和他们同住。

      这里说一句,G的性格比较内向,人很随和,无包括抽烟喝酒等任何不良嗜好,和女方父母同住这种事情,我们一开始听了觉得有一点惊讶,但后来想想他老兄那么好个人,不会有什么的。

      可是人太老实了,大概就会被欺负。

      M的父母对G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女儿下嫁了,于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虽然G本来就不是争名逐利的人,在婚变后比较消沉,但因为能力所在,现在也是单位栋梁。

      等到G找我来玩的时候,告诉我事情已经要结束了。

      我们所有的朋友都很气愤,不仅仅因为G是我们的朋友,而且因为觉得这匪夷所思。很多朋友都觉得M的父母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其实他们这样完全没有考虑女儿的幸福,30岁左右的离异人士,男士的地位越高收入越高,再婚的成功率就越高,而女士就不好说了。

      后面的故事很庸俗。

      和结婚一样,离婚也是个系统工程,所幸还没孩子,但财产分割也很麻烦,特别是他们那套房子。

      朋友们可以说自发的行动起来,想在这件事情上找回点场子,给G出出气——比如把M和他的父母从这套房子里赶出去。毕竟这个城市里,我们还有不少的资源。可是G这位老兄自己却不那么介意,所以后来还是分了一人一半(很可笑的判决,离婚了还要住在一起),而事实上就是G自己去那套我们上初中时候就去过的他家一套很久的小房子住了。所幸又过了段时间,单位还算照顾,又分了一套给他(这回交的钱可是比上回多多了)原来那套就全归M了。

      一直到分手,M和G都没有什么大矛盾。

      后续的故事,也许更有趣一点。

      这么老实的G,受到这样一次打击,很是无奈。他开始抽烟,但还是不会喝酒。生活还要继续,G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相亲和恋爱。

      那段时间,我们几个好朋友中竟然连续出现几个离异和感情纠纷的,于是大家商定要经常聚一聚玩一玩,给这些遭受不幸的朋友打打气。

      有趣的事情就在这里了,我们这个聚会的圈子,竟然在慢慢的扩大,新加入的成员,全是G曾经的相亲对象,就是说,虽然G的相亲没有成功,但和他相亲过的女生(也都蛮优秀的),竟然都成了他的朋友,甚至成为我们的朋友。

      我想这还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吧,感情这东西如果没谈成,就算不是破裂,干柴烈火之后,能平淡分手见面相逢一笑而不是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的,应该就算不错了,可G竟然把对象都能谈成朋友,实属不易,他的职业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我还没听说哪个他的同行有这种本事的。

      所以说G是个好人。他的故事也就讲到这里了,我们都衷心的祝愿他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

      M至今未婚,当然,他们是绝无可能了。

    • 家园 第一个故事(完)

      一口气写完吧,C的一点点前传和补充

      前几年无聊的时候曾经搜过自己和朋友们的名字,C的名字重名率相当低,大多还是和X公司相关的新闻居多,但无聊之中却很意外的搜到了他们初中班论坛的一篇帖子,作者是G,C的中学女友,这个我也见过。

      G现在已为人母,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G对C的肯定,不仅仅是敬业勤奋体贴等等这样的吸引异性的男性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仗义,有担当。也许拿时髦点的话来说,是类似越狱里MS的一种病人吧。

      关于仗义的一个例子,几年前,C返校看望老师,听说了其实和他完全无关的事情,他马上拿出了一笔对他也不算少的钱解决了问题。

      C和G的故事不长,大学毕业前,C有了成年人的第一份认真的感情Y。

      这个故事开始的非常浪漫,不过细节照例省略。

      毕业的时候,C和Y去了不同的城市。

      那个时候网络和短信还没有兴起,C给中国通信产业和铁道部都捐出了不少血汗钱。

      为了和Y团聚,C开始考研,可惜连续两年都差一点点(那是扩招前,而且,C考的是名校)。

      造化弄人,就在若干年前C放弃了专业,考上MBA的时候,Y离开了中国。

      我也见过Y,不止一次,也是很优秀很可爱的。

      我一直没有见过X,前一段时间和见过她和Q的C的发小们聊起来,他们都用非常直接的语气告诉我,如果是他们,肯定选Q。我想,主要的原因,大概是Q比X能挣更多的钱,对C以及家庭的未来更好吧。

      但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就是选择了,要不然李开复也不会写那本书(而且在外人看来,似乎他自己也未必选择都正确),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读了那么多书,走过了那么多地方,经历了那么多的人和事,回头看看,假如回到当初,现在的自己也许能做出正确选择,可是对于未来,依然一无所知。

      我写的故事,因为要隐匿细节,远不可能好看,这个故事就到这里吧。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