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制造业的一个软肋:技术工人 -- karman

共:💬37 🌺1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不缺
        家园 关于技术工人,实践是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的大学生,如果毕业后就能进入国外先进车间学习工作,几年后如果还比别国差一等,我想是不会的。因此,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 不缺
        家园 本行业真正重视一线工人的企业不多见

        记得有一次到一个县级市的制造企业参观,私下和他们一线职工交流了一下让我很是吃惊,他们车间里技术好的的工人收入就是在二线城市也是不错的,工人的干劲很足,研发那一块的待遇也很好(我一个学生分到那里),所以他们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一直走在前面。去过的其他企业和本单位差不多,待遇都是向机关倾斜,老老实实干活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希望。

      • 不缺
        家园 技术工人没有作用自然就不会有需求了

        技术工人没用,这要招人骂的。不过现实就是我们不靠长期积累,只玩短期效应,干嘛花钱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没有技术买图纸就行,工人干不出来进口就行,人家不卖的?那就抓瞎傻逼呗,什么涡扇发动机啊之类的,砸钱不少怎么就不行?工业基础不到嘛,技术工人(含工程师)不行啊。

        现在都是新钱,都想着动辄向美国那样玩大钱,当G2,当老二的主,怎么会在意技术工人呢?没有人在意,技术工人又怎么能成长起来呢?

        我父母亲那个老国企干的都是国内顶尖的产品,有一些技术工人水平高的,收入确实不错,因为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不过这不算普遍现象。国内被洗脑的是向管理要效益,要两权分离,呵呵。话是不错的,基础却忘了。

      • 不缺
        家园 中国有一种技术工人天下无敌.

        就是厨师, 这是俺的看法.

        打个比方, 中国骑自行车的人数世界第一,但自行车运动不知道排第几.

        体力工人,labour worker,中国是绝对过剩的.

        技术工人,skilled worker, 包括工程师,质量数量上都缺.

        上海现在高级技工据说能月收入过万. 而大学毕业生非名牌大学的1500一月.

        skilled worker和 labour worker在西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你去问一下移民顾问就行了.

        • 家园 为啥是厨师呢?

          而不是机械工人呢,因为厨师如果菜烧得好,就是酒店的招牌!老板因此鼓励,年纪轻轻就可以拿到高工资,甚至可以拿到一般部门经理都拿不到的工资;

          而机械工呢,一般都计件工资流水作业,手艺好不一定干得快,而干得快不一定活漂亮。老板也只求千篇一律,希望你的活靠工装保证质量就行,太好了成本就上去了,没用!

          所以二者的评价系统不同,老板的态度也不同,这样反馈到人们心里,就成了学厨师比学机械的技术好更能来钱,最后导致高级厨师越来越多,高级钳工也就越来越少。

          某些部门出于某种目的也会有意识培养自己的高级技术工:但由于职称评定,薪酬评定体系都是不配套,人家与其有这几十年的耐心来走高级技工高级技师这条成长道路,还不如混个文凭走技术员工程师这条路更快更轻松更体面更能看到前景。

          • 家园 以前俺一邻居是厨师,在一高级宾馆干,收入颇高。

            他原来在一医院食堂烧饭,后来烤了锦江体系的厨师执照,三级而已,托人进了那个高级宾馆干,结果收入翻了几倍。

            后来他聊多了才透露出来,他还轮不上掌勺,只是给大师傅当下手。 而大师傅的收入又是他的几倍。 所以他觉得艺无止境,好好学习,将来当上大师傅。

            • 家园 而机械工人呢(我是机械行业,只能拿机械行业说事)

              你一级车工涨到二级是必须的,否则老板不会让你招工上岗,二级和三级区别不大了,拿工资还是看计件,说老实话,仅就计件而言,过了四十岁的三级工,明显干不过三十岁上下的二级工。有时候车粗坯的二级工拿得比车精车的三级工高。所以四十上下的工人有想法的就会想办法改走其他路:比如我堂兄,原来在一家上市公司的车间是好手,现在就跑出来买几部车床自己弄小修理,总比在车间和小青年拼体力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