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郎咸平再次放言:只有严刑峻法才能救股市 -- 查理五世

共:💬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们,

        哪怕位尊如吴敬琏老伯,大多是这个或那个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资深顾问”或之类的荣誉头衔。郎的观点在国内的经济和企业管理圈里绝对不新鲜,然而由于各种利益关系使得这种声音不能大声喊出来。

        郎则不同,沃顿博士、xx年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华人经济学者、多家国际名校竞相聘请的华人教授、李嘉诚亲自聘请的长江商学院教授、……种种高规格的头衔使他全无利益concern,从而能保持一种难得的正直和高度的超脱姿态。

        丝毫不是怀疑郎大师或其他经济的职业精神,只是提供一个fact。一笑。

        • 家园 (好象越来越好玩了,接着看热闹吧!)【文摘】长江商学院院长上任TCL独董

          2004年09月11日 15:4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徐会玲 北京报道

            尽管处在了郎咸平的“炮轰”范围,又受到了“资金链随时面临断裂”的质疑,TCL集团最近又有了一个大新闻:聘请长江商学院的院长项兵为其独立董事,而郎咸平恰恰是该学院的教授,而郎、项二人也同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职。此前郎咸平曾向媒体表示:“我自己绝对不会做任何上市公司的独董,也不会做上市公司的顾问。为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我这辈子不会做上市公司的独董。”

            项兵在比较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营企业转制和管理等方面都有广泛研究和独立见解,他同时担任多家香港及内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和多家知名企业的管理顾问。9月4日,记者专访了项兵。

            访谈

            “我比较认同TCL的战略和管理层的素质”

            经济观察报:您处于何种原因接受TCL的邀请,担任独立董事?

            项兵:这已经是谈了快一年的事情了。去年李东生就邀请我,而我个人对TCL的管理、国际化战略等各方面也都很认同,就答应了下来。

            经济观察报:您觉得作为一个独立董事,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项兵: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作为董事,必须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为企业提供帮助,帮助企业把“蛋糕”做大;其次,作为独立董事,必须保证蛋糕分配时的公平。独立董事在不同的社会和企业制度下其作用也不尽相同。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英国,1995年,该制度被引入香港,在香港担任独立董事,就有责任要承担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大股东侵吞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

            让我们看看中国大陆目前的现状,整体上市的公司较少,股权较为集中,为国家较大比例持有。所以,每当一有大的政策变动,就会发生大股东利益受损的现象。所以,在中国,仅仅只提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完全不够的,也要保护大股东利益。

            经济观察报: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学家担任独立董事,就容易为企业说话,您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项兵:我认为在中国担任独立董事,就应该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帮助中国的企业更为成功,为帮助中国企业增加全球竞争力贡献智慧。这是中国独立董事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大家知道,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留给中国企业自我发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作为研究管理的学者,如有机会、有能力,应该去帮助像TCL、联想和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帮助它们取得更大的成功。

            经济观察报:前两天有些关于TCL资金链出现漏洞的一些传言,您作为独董,万一将来企业出了问题,您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项兵:对于TCL资金链的传闻及真实状态,我目前还不甚清楚,这个问题我没有做相关了解和研究,目前我还没有发言权。

            经济观察报:您答应做TCL的独董,是否对TCL的财务状况持乐观的态度?

            项兵:我比较认同TCL的战略,认同管理层的素质和能力。

            “以股权或认股权(股票期仅)为代表的激励方式,对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可能会起到更大作用 ”

            经济观察报:郎咸平教授对TCL“管理层侵吞国有资产”提出了一些质疑,对此您怎么看?

            项兵:我想强调的是,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在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全球资源最后一拨瓜分中,如何占据更有利位置,可能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有一种“仇富”心态,相互指责、拆台,我们必须有所超越,帮助企业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成功面对由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比如说,目前国企拥有了大量的垄断资源(如金融资源等)和一些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而民营企业虽体制优越,却缺少国企在资源和系统集成能力上的优势。

            所以,我一直呼吁,大的国企和大的民企有必要实行一定程度和形式上的联合,先实现中国资源从内部资源配置上的有效重组,再去参加和实现全球资源的进一步占有和整合。

            经济观察报:也就是说你支持TCL的这种说法,即“我做得好了是归我的,以净资产回报率10%作为基点,我保证10%给国家,超过的就给我的,我可以把它转化成股权”?

            项兵:我想说的是,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何激励、怎样激励,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如何解决企业核心决策层与大股东之间“同床异梦”的问题,使他们真正关心企业的三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发展,高层持股的激励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工资、奖金和利润分成可能只能解决今年、明年的激励问题,不能解决企业的长治久安。

            经济观察报:您的意思是激励就要给管理层股权,让企业成为自己的就会关心它?

            项兵: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谈一下公司治理的问题。如何解决企业核心决策层真正关心企业,无外乎两个措施:一是监管,二是激励。但是前者不可能解决大的问题,因为监管者对企业的了解永远比不上企业内部人员;而激励,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我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以股权或认股权(股票期权)为代表的激励方式,对企业避免短期行为、实现长治久安可能会起到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经济观察报:对于企业的MBO,您认为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标准,企业出售的时候该如何定价?

            项兵:这个虽然有“现金流”折算等理论作为根据,但是在具体运用上也比较难于精确测算。所以现在企业定价大都采取市场定价,即买方和买方认为能达成成交的价格。

            经济观察报:您作为一个学者,怎样看待各路学者对“郎顾风波”的争论?

            项兵:学者之间的学术之争是非常正常的,这也是学术进步的原因所在。我在国外六年读博士期间最大收获之一就是,学会“Agree to disagree”,即学会如何意见不一致,学术观点的不同不会影响学者之间的私人关系。

      • 家园 【文摘】林毅夫支持郎咸平基本观点

        林毅夫支持郎咸平基本观点

        作者:付原 汪晓波

          本报讯 “郎咸平对某些具体事件的分析我没有研究,对具体内容无从置评,但我个人支持他的基本判断。”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昨天向记者如是表示。林教授是昨天举行的沪港青年经济论坛的总结发言者。

          林毅夫说,每个经济学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把研究结果公布出来,意见可以不统一,但不管意见怎样,都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发言权利,“不同意见的交锋总是好的,代表了我们社会的进步。”

          针对一些媒体或将郎咸平奉为“英雄”,或指责为“流氓教授”,林毅夫显得有些不以为然。“经济学家研究问题发表观点,不是为了当英雄。”他说。

          不少内地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是所有制造成的,国企改革重在改变产权结构。林毅夫对此明确地表示,国企问题主要不是产权问题。这跟郎咸平看法非常相似。郎此前曾表示:“如果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产权问题,将导致最大的错误。”

          在林毅夫看来,国企难题是由政策性负担造成的。由于政策性负担的存在,就必然有政策性亏损。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企业会把经营性亏损说成是政策性亏损,形成预算软约束的情形。只要这种情形存在,不管什么样的公司治理,不管什么样的改革都不会有效。

          林毅夫表示,并不是国有企业就注定不行。他举例说,法国雷诺收购日产案例就很典型。前者是国有企业,后者是民营企业。而事实恰恰是雷诺拯救了日产。“没有政策性负担,即使是国有企业也能够经营好。”他说,解决国有企业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把政策性负担剥离。

          郎咸平教授在对青岛海尔以及其当家人张瑞敏的质疑中,主要是指责“职工持股会”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嫌疑。这重新引起了社会对一些做出过贡献的国企负责人收入问题的讨论。

          林毅夫对此表示,经营层的收入怎么样才算是合适,很难用简单的方式去评价,如果没有一个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任何的定价都不会很准确。“怎么样的工资才合理?是不是达到国外的工资才合理?不能这样说。”同样的经营,同样级别的企业,日本的首席执行官也许是美国的1/10。在欧洲也一样,同样成功的公司也许相差10倍以上。如果没有竞争的市场来定价的话,这个收入很难判定。他表示应该有一个竞争的经理人市场来定价。谈及曾经很热闹的MBO问题,林毅夫说:“不要以一种扭曲代替另一种扭曲。”

        来源:上海青年报

    • 家园 说得一点不错,回头看看美国的股市就知道了

      说得一点不错,回头看看美国的股市就知道了,中国的这些年和当年老美比起来还是差了些,不过后来老美苦头吃大了,就发了狠心。建议看看美国的金融历,很多地方只得借鉴,那些整天大说中国特色的人不知道有几个看过欧美的历史。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一样的那就是钱,喔,对了还有资本家

    • 家园 事情要做,但急不得

      中国的股票市场的确需要严格的监管,但不才以为要稳步推进,这个急不来。美国当年的改革有个条件,就是它已经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已经濒于崩溃,正是用重典的时候,下点猛药副作用也不大。但中国目前的情况不同,虽然股市一直半死不活,但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还没有崩溃。如果用典过重的话,恐怕要出大问题。

      众所周知,股市上的违规者和银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庄家的资金链上拴着很多蚂蚱。每一家倒闭或者被托管都意味着一条资金链的断裂,如果资金链纷纷断裂将发生金融业最可怕的连锁反应。那么中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银行前等待提款的人排着长队,很多人还没排到银行就已经宣布停业...

      中国股市是应该用一些猛药,但不可过量,过快。一方面不断加强立法,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另一方面对比较恶劣的违规者进行惩治,杀一儆百。让庄家们都老实点,不要肆无忌惮。另外,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操纵会变得越来越难。

      另外,不才以为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在于上市公司素质太差,股民素质不高,没有具有长远眼光的战略投资者。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股市就真的没希望了。

    • 家园 嗯,有道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