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也说关于香港记者在新疆 -- songcla

共:💬173 🌺237 🌵2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引用要引用全

          至少一句话要引完整了,否则被当成断章取义就不好了。

          一来自己已拍下衣服,是对方“成交不卖”,二来对方用“你的母语是英文,你×回你的国家去,少在我们中国的领土占便宜”等话来侮辱她人格,而她之前有拿送签名书换过折扣的先例

          她的理由还有最后一条呢,大家雷的就是这个。

          • 家园 那是记者加上去的

            那个“而”在这里不伦不类,很难看出这句话到底有什么转折或者并列的意思

            • 家园 那你要这么说

              整篇文章都可以是记者编造出来的,站在这个预设立场上讨论问题,就没意思了。

              按照行文的方式理解,这个理由和理由二在一句话里面,应当是李文在对理由二进行说明的时候提出的,意在解释理由二中的不雅措辞发生的背景。估计当时的上下文是卖家指责李文用签名书换优惠是想占自己的便宜,由此引申到外国人占中国人便宜上面来,李文针对这一点做了回击。

              值得注意的是,李文并没有回击卖家这句话上纲上线扩大打击面拉扯国家民族问题,而是不忿卖家指责自己“占便宜”,进而举出自己“换折扣”的先例证明自己并非占便宜,呵呵。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话根本就是记者捏造的,反正现在的记者捏造新闻也多,尤其是李文大小也是个名人。就算现在有人出来辟谣说绝无此事,淘宝上的那个李文的ID不是李文本人,我也不会觉得惊讶。

              • 家园 中间一大段都是你自己想象吧

                即便按照记者原文“而”之后的那句话看不到有投诉的理由啊。

                • 家园 如果记者报道是想象,你大可说我也是

                  “而”后面的内容在理由二的分句里,明显是李文小姐反击卖家那句“占便宜”而使用的说辞,大家雷的正是这个。

                  没说李小姐不可以投诉,只是我觉得,不管记者有没有发梦捏造事实,依据报道的完整内容来讨论,总比少了半句话的依据来得客观一点点。

                  如果你一定认为“之前有拿送签名书换过折扣的先例”不是李文小姐对这个不买帐的卖家产生不满的理由之一,而是记者凭空硬加的,那就是各人对同一句话的理解不同了,本来报道就带有几分娱乐味道,我何必与你深究这个话题。

                  • 家园 奇怪,好像是你先找上我的

                    怎么变得是我抓住你不放一样。

                    明显是李文小姐反击卖家那句“占便宜”而使用的说辞,大家雷的正是这个。

                    这个是明显,还是记者专门弄出一个让你觉得是明显的假象?

                    反正按照记者原文,有这个先例和投诉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 家园 又不是打架,你还真惦记“谁先找上谁”

                      指出你少截了半句话(正好是很多人都不爽的半句)而已,无心冒犯,如果有误会,先道歉了。

                      至于少截的那半句,究竟是记者总结李文小姐的言辞,还是臆造出来贴在那里误导大家的,见仁见智吧。娱乐八卦的新闻,现在立时统统翻案了也正常,何况理解不一致。

                      我只是认为,从原文叙述的情节来看,李文小姐的怒气和她要求用书换优惠被拒绝有必然的关联,你说的“只存在时间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

                      • 家园 投诉有很多理由

                        显然,从记者陈述来看,“用书换优惠被拒绝”并不是投诉的理由。投诉的理由只是我引用的两点。

                        怒气的原因不等于投诉的理由,这点您能搞明白吗?

                        • 家园 叹气,既然说到这个份上,我就拿您自己说过的话出来了,得罪

                          在最早的回复中,您的原话是认为李小姐“要求以书换折扣被拒绝”和“投诉”这两件事情“只有时间关系,没有因果关系”。

                          报道标题其实是时间关系 ,文章却误导为因果关系。逻辑没过关啊!!

                          因此我回复指出,李文小姐“要求折扣被拒绝”正是导致她不满的原因之一,因果联系是必然存在的。

                          (当然如果您要说,李文小姐从产生不满,到作出投诉的举动,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我就只好无语了)

                          然后经过我们一番讨论,您似乎也同意了“以书换折扣被拒”是李小姐不满的原因,但您又改口说

                          怒气的原因不等于投诉的理由,这点您能搞明白吗?

                          看,这时候您又把讨论的重点转移到“投诉理由”上,您的说法很对,原因不等于理由——但参照您上面自己说过的话,我们讨论的正是“原因”,而不是“理由”。

                          总结,您大可证明李文小姐没有把“卖家不给折扣”当作正式的“投诉理由”,但不能由此证明出这两件事“只有时间关系,没有因果关系”,更不能因此指责“记者的逻辑没过关”,“误导”。

                          • 家园 原来你逻辑也不过关

                            因此我回复指出,李文小姐“要求折扣被拒绝”正是导致她不满的原因之一,因果联系是必然存在的。

                            我说的没有因果联系,是指“被拒”和投诉之间。你所说明的是被拒和不满之间。

                            我早就说过,不满不等于投诉。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理由不满意一事,但是不等于这些理由都可以让他们做出投诉的举动。在这件事上,就记者报道而言,她的投诉的理由只有我引用的两点,不包括她有过以书作折的先例。这样说明您明白了没有?

                            怒气的原因不等于投诉的理由

                            这个讲法让您误解了,这句话中我的意思是原因等同理由(都是指reasons),我没有任何转移重点的意思。

                            • 家园 叹,既然你号称要讲逻辑,那继续得罪了

                              很对,不满不代表一定会去投诉,但投诉是不是说明这个人有不满呢?

                              再退一步,投诉和不满之间,有无因果联系呢?

                              从文章来看,李小姐去投诉,原因之一是她对卖家很不满,而她对卖家的不满,原因之一是她要求折扣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李小姐去投诉,和李小姐的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两件事情很有可能有因果关系。

                              好吧,即使我退一步,不去证明两者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那请问,你又是如何证明“两件事只有时间关系,没有因果关系”呢?在“一定有关”和“一定无关”之间的大片空白,哪里去了?

                              好吧,再看您最后一句话:

                              我的意思是原因等同理由(都是指reasons)

                              也就是说,您默认记者转述李小姐说的“投诉理由”是“reasons”,那么您又为什么选择性忽视了这两句话的最后半句,并且坚持说这是“记者自己加上去”“专门弄出一个假象”呢?

                              要么都采纳,要么都否定,请一视同仁,不要只采纳符合您预设立场的部分,不符合的就质疑记者。

                              话说到这里已经够清晰了,本来只想为记者打个小抱不平,既然已经有所得罪,就不再歪楼了,告辞。

                              • 家园 这么说你还不明白啊?

                                很对,不满不代表一定会去投诉,但投诉是不是说明这个人有不满呢?再退一步,投诉和不满之间,有无因果联系呢?

                                投诉当然是这个人有不满,但是,比如一个人有5个不满的原因,却仅仅因为其中的一个导致他投诉。你就不能把其他四个也归结到他投诉的原因去。这个应该能看明白吧?

                                从文章来看,李小姐去投诉,原因之一是她对卖家很不满,而她对卖家的不满,原因之一是她要求折扣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李小姐去投诉,和李小姐的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两件事情很有可能有因果关系。

                                文章写了,她投诉的原因只有两个,没有包括打折。所以就文章看来,这两件事没有因果关系。

                                您默认记者转述李小姐说的“投诉理由”是“reasons”,那么您又为什么选择性忽视了这两句话的最后半句,并且坚持说这是“记者自己加上去”“专门弄出一个假象”呢?

                                首先,我只是说可能是“专门弄出一个假象”,而不是坚持。

                                其次,我这样猜测的原因是,投诉人“她之前有拿送签名书换过折扣的先例”和前面两个理由“一来”,“二来”并没有并列关系。而且,“之所以投诉卖家”和“她之前有拿送签名书换过折扣的先例”并没有直接关系,除非像您这样主观地猜测一大堆不可靠的东西,而这个又可能正是记者所希望的。

        • 家园 淘宝的规则

          她拍下衣服,不等于“成交”

          因为她没有付钱,而且一直不答应按照拍下的价格付钱,这样拖到最后也还是结束交易

          其实这就好像她在商店里面抓着一件衣服,一直跟老板讨价还价,老板当然可以跟他说谈不拢价钱我不卖- -

          当然她可以一直不付款,这样最多可以拖累老板7天之内不能再把这件衣服拿出来卖

          不过到时候就是老板可以反过来投诉她了

          • 家园 已经成交的话应该是买家付款了,但是卖家拒绝交易

            或者是买家拍下后,在没付款前,卖家关闭交易,理论上是能投诉的,可能是最后李作家还是准备原价购买了,但是卖家不爽不肯卖了

        • 家园 不太明白, 李文说是"成交不卖"

          而看店主的意思, 他根本就没有同意成交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