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饥荒岁月里的记忆》之十七。 -- 老光

共:💬80 🌺16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计算错了

            把你提到的一间房子的总价120元当成是每平方米120元了。不过,120元建一间房子实在是感觉太便宜了(只相当于双职工家庭的一个月或一个半月工资),是不是大队出工的工钱没有折算进去啊。

            我的姥姥就是地震后的冬天因为住地震棚,年老体弱最后病故的。如果120元就可以盖一间房,应该不至于一大家子还住在野地里。不过那个年代离现在太遥远了,好多情形我们这些70后的“年轻人”是想象不出来的。

            • 家园 六七十年代的房子就是几百块的事

              60年代末我父亲被打成现反在农村监督劳动,大队给他批了块地,自力更生盖了间房,后来林彪出事后他落实政策回城,那房子卖给当地农民也就是一两百吧好像。

              说起来一两百是不多,可是你要知道当时的工资很难存下来。

            • 家园 没算工钱,算上工钱也到不了两百。

                我和同学两人不到一个月盖两间,包括做门窗以外的所有木工活。我们那时干一天能分到七毛左右。

                地皮不要钱、土不要钱。

                城市里的贵一些,砖瓦平房一平方国家预算成本40元。城里的主要是地皮难要到,如果能搞到地皮也不要钱。

      • 家园 眼很尖嘛,一下就抓到要害了

        房子面积大的户主一下子得了上万元的退赔款。

        这句,应该是政战资料搞错了年代。资料多了,整起来不容易不是?

        要知道,从成立人民公社那天起,所有的男女老少统统被要求“生活集体化,行动军事化,

        这句,应该可以证明楼主来自台湾了。没身临其境,出点儿差错也是难免。

        • 家园 送花得宝,老铁支持你:)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没有必要说太多

          干嘛要帮这些台湾政战工作者抓虫子?

        • 家园 【原创】回复

          60年代各地的情况不同。有河北,内蒙等地的河友说是,当年他们那地方根本就没有饿死过人,如果以此来推断,说是某地饿死了人,那岂不是说了谎话,讲了假话?

          即便是当时“黑市”粮油高达十多元,几元一斤,而国家粮店内的供应价只有八分三厘五豪钱一斤呢!远的不说,即便是八十年代,搞“双轨制”时,国家价格与市埸价格便相差了几倍乃至十几倍之多,要不,怎的能引发89年的学潮呢。这才多久的事儿,想必还能记得么?对于经过那段刻骨铭心岁月的过来人,当时的印象极为深刻,正因为当时票子“水”了,所以,上面才舍得赔那样多的钱,以稳定人心,你那时呆在大城市内,这是党中央必保的地方,广大的乡村,地广人稀,其他人又看不到,又有谁记得这些人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