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字表》再“表表态” -- 端娘

共:💬92 🌺18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一次失败正是因为违反了约定俗成的原则

          很多以为约定俗成的简写字实际上只在一定的圈子内通用,但现在的“规范”简体字的情况不同,小学生到作家都在使用。

          • 家园 违反了约定俗成的原则

            倒也不完全是。好些个用法早就有了。关键是变化太大了。一下子变多了,引起的混乱太大。这次先变40个。看看,大家抱怨怎么样。不太强烈的话,再变下去。温水煮青蛙。

            其实,最倒霉的是孩子们,参加中考,高考的孩子们。搞错了,要丢个十及分的。

            我倒是比较积极的看待这种变化。工具总是为目的服务的么。

    • 家园 其实改了也好,大家都多了一门手艺

      教二十年后的孩子忍简化字。最倒霉的是那些在简化字木实施前受教育的人,真是一场梦呀,简体的木学完有变回去了。

    • 家园 中央台新闻1+1连线采访:67%是对征求意见本身的支持率

      刚刚连线采访某位所长——没记下来。。。——这位所长同时表示个人看法教育部在上报国务院时将考虑大多数人的意见。

      • 家园 估计应该是统计渠道问题

        网上投票的话恐怕是90%以上反对——其实很正常,任何网上投票都是反对意见为主——网上有一大批无论何事都要大骂的人。

        67%赞扬,应该是从反馈意见得出的,就是发email到那个专门的征求意见信箱。——肯写信回去的表达意见的人至少是对这项工作本身没有太大异议的人。

      • 家园 姚喜双指出,说67%的公众支持44个字的微调,是误报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姚喜双透露,“我们收集的意见3000多封邮件和信件,目前正在紧张的统计。媒体所报道的67%的统计数据是误传误报。这次的征集意见,有几个方面的数据:一个是支持或赞同我们通用汉字表这种问计于民的做法,对此,绝大多数网民持支持我们的意见。有人表示,字表向全国征求意见这个做法太好了,有意义、有价值。此外,还有对我们整体工作程序是支持的。”

          姚喜双指出,“说67%的公众支持44个字的微调,是误报。据我们统计的数字,绝大多数公众是反对44个汉字微调的。这和网上的调查数据的吻合。我们会把这个数据反映给专家组,请大家放心。”

        • 家园 其实这事情吧

          本来也没啥事,40多个字改了就改了,最多今后我们写字都写得是错别字就完了。反正又不参加考试 —— 现在就是不改,满大街的错别字也不少嘛。过个一代人大家也就习惯了。

          但为什么这事这么令人反感呢?

          一方面,有学问的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研究报告简直是民科水平,自己还不屑给大众解释清楚;另一方面,教育部假模假样的征求意见,急匆匆的公布。

          这种事情本身就应该多听取各方面意见,专家和官员们可好,自己不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向大众解释清楚 —— 不要责怪大家不理解,不理解就继续解释嘛。这个话题不是只有文字专家才有发言权的,每一个会写汉字的中国人都有说话的权利。

          可是,这些人什么普及宣传工作都不做,碰上反对意见了,就拿着专业知识搪塞,拿着数年辛苦撒娇,拿着不知哪里来的60%多支持率说事情。恩,整个事情的过程就说明,这些人根本就没把文字的“整容”当成全国全民族的一件大事来办,所以才会如此的不郑重,如此的敷衍潦草。

          那么好吧,既然这些人根本不把日常使用这些汉字的平头百姓们当回事,只一心顾及着不好看,不合古体等等诸多只能在自己那个小圈子里博得共鸣的理由,那何必要求大家把他们的工作当回事呢?

          最后,除了能够借助权力来压服不同意见,难道还会有别的选择?而当权力介入科学,李森科的事情早就贻笑大方了 —— 虽然,汉字没有错和对。

      • 家园 67%是对征求意见本身的支持率?

        有点不太明白这句话。是说67%的人赞扬教育部主动征求意见吗?

    • 家园 关于GB13000.1与GB18030的关系,并不是简单

      的不分应用层次的问题。GB18030 准确的说是 GB2312 的超集,而在 GB2312 出现的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ISO10646 还没有影子(1990年第一份初稿)。而 Unicode/ISO 10646 这张编码表要在现代计算机上实现需要做一些变换,这也是为什么其实现被称为 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 。

      现在一般来说 GB18030 地位等同于现在常用的 UTF-8 和 UTF-16 。至少在使用中 GB18030 与 UTF-8 、 UTF-16 一样可以看成是 ISO10646 在计算机上的实现,其变换都是基于 Unicode 的。之所以要执行 GB 18030 很大的原因是要兼容早期的 GB 2312 文档。

      对于电脑字库来说, Unicode 本身只是参考。一个字体会说覆盖了 Unicode 的编码范围从多少到多少。对于字体来说这是可以脱离相关编码而存在的。事实上,中文字体的实现是完全按照《字形表》的要求。

      所以说《字形表》与汉字编码是两个层次上的事,程序员的比喻就是一个核心算法,一个是用户界面。综上所述,我不认为工信部在《字表》的问题上会有什么分歧,本身国标给出的字形(Unicode 中的代码图表其实是一个参考)中的汉字部分其实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翻版。换句话说工信部是在实行《字表》,至于制定《字表》并不是工信部的事。

      说到这里,不能不指一下 Unicode 的历史,在早期,这是两个机构各自制定的两个不同的标准,但是一旦意识到这个世界不需要两种字符编码标准,他们就承诺保证这两个不同名称的标准在实质上是一回事。两家标准相互竟争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在这些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也没有人会更改 ASCII 码,只能不断的给出超集。

      最后说一下无论 GB 2312 收字合理与否,或是 ASCII 码有多么讨厌,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无论新的业者是否觉得合理都已经不可能再废止了。成千上万的信息已经以这种编码方式存在,无可更改。

      说一句不该说的话,一百年前的传统是传统,那三十年的传统就不算传统了吗?我们成长在三十年的这个传统下,而不是一百年前的那个传统下。

      • 家园 送花

        我所说的“专家”,王立建是也。我不熟悉这领域,但这位专家来自工信部下属研究所,故有此臆测。

        • 送花
          家园 这个我按我的理解是因为

          字形调整的话,对于百老姓来说就是看报纸的时候会遇到一两个不顺眼的字,对于做文案工作的人只是要更改一下电脑字库。但是对于工信所的人来说,工作量就很大了如果注意一下 Unicode 给出的参考图表:

          4E00-9FCF很容易发现他们使用的是大陆宋体(早先的传闻“Unicode对日本用户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对于台湾、香港、韩国也一样──即出于此),尽管只是个参考表,并不是 Unicode 标准的一部分。我们也从中看出大陆的影响力。所以一旦我国的字形调整,涉及的决不止是简单的国内字体的更改,特别是工信部标准需要与 ISO 标准统一,问题怕是会更加麻烦。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的话,工信部做相关工作的人表现出不满非常正常。除此之外,受影响较大的还有印刷、出版、制图……几乎全是实际应用的领域,这些人其实不发声的时候多,但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估计表态都相差不多。

      • 家园 就是就是。送花一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