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明月与柏杨(读后感) -- 暗香疏影月黄昏

共:💬111 🌺398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柏杨有时为了褒贬

              做的吃相太难看了。人家捧宋朝财政的好歹要在“贯高丝两”上玩花头,他老先生为了贬明朝捧清朝,就赤膊上阵了。

              拜托,大清朝开国也就是三百年前,当大家不清楚人家怎么挣钱的?有他这么个比法的吗?连清朝“减少100%脂粉钱”这种大话都说出来了。

              明朝烂的地方那么多,明月那种相对比较“捧”的写法都能透露出很多。但是不是您老先生这种写法的,尤其是您还是当作专业文章发表的。

    • 家园 如果这是游戏

      会有提示音说:感谢你的人性,杀死了****人。

    • 家园 伯杨受过残酷的迫害,写出东西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他和很多在文革中受过迫害的人一样,对这个国度有着

      一种仇恨情绪。我在日本的时候,我们公司有一个实习生,一个在日本长大的中国人。他父母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留日学生。他和我说他父母非常讨厌中国zf。后来留意其他一些这样的人,很多都是年纪稍大的。他们甚至拒绝教孩子中文,断绝和中国的文化上联系。而70后,80后中来日本的人,虽然有人对国家有抱怨,但是有这种极端情绪的人很少。

      在安定富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比较能平和的看待自己的历史。我想这就是80后的明月和伯杨的区别吧。

    • 家园 同意lz的观点——绝大多数

      虽然很不喜欢明月后期的写法,但同意lz说的,

      单凭他写于谦,写戚继光,写朱棣,写郑和的段落就配得上他所赢得的赞誉。

      柏杨么……说话说的太过了。看过他的《丑陋的中国人》,感觉看的很不舒服——虽然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多东西都挺有道理的。

      • 家园 写给更丑陋的中国人:污秽的“酱缸”里别拿自己不当人

        对柏杨的丑陋中国人一说感兴趣的可以读读这篇文章。

        当初我也是比较喜欢柏杨的,后来慢慢觉得不对劲。最后看到了这篇文章,释然。

    • 家园 【中国人史纲】可能“缺了深度”但和恰它历史著作的残忍

      相比,特别是国内当代史著作中流露出的残忍和暴戾相比,格调高下还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楼主对二本书的对比实在好看,谢谢。

    • 家园 至于明月和某些粉丝之比较嘛

      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明月在他的书中把明朝和其他朝代比较的情节有,但是不很多。

      所以我不知道他是有意拔高呢?还是就只是“善于发掘闪光点”而已。而果粉之为人所诟病,不仅在于吹捧雄奇,还更在于吹一个,却贬低对手,所谓双重标准吧。

      您瞧,往好的方面想,那个东坡先生,就是一个永远无法学会说人坏话的大叔。可他显然没被人(新党旧党)真的当成谁的粉丝吧?看看明月有什么新书再说吧。

      只要这部新书不是《小学算术》就行(大家知道这个典故)。

      • 家园 可能有点没说清楚

        不管怎样明月比果粉强得很多,至少明月没有修改过历史,也“没有如果XX,那么就会XXXX”的思维方式。

        我只是认为明月可以给果粉一种启示。

        1.隐藏一部分历史,但不修改历史,不给对手留把柄。

        2.无视下层人民。

        3.突出重点人物,重点事件。

        4.小说似的行文方式,注重人物个性的塑造,突出“人性的复杂性”。(国民党方的人物还是很有“人性”的)

        5.语言生动幽默。

        6.讽刺某些的人物。(参照明月写李自成的方式,来写朱毛红军。)

        7.忘记贪污腐败,或者把贪污腐败放到比较轻的位置。(明月写过的优秀将领陈璘)

        这样写出来的gmd历史肯定更加招人待见,也更能蒙到或者萌到小朋友。

        • 家园 嘿嘿,那柏杨岂能让人专美于前?

          你说的这些在柏杨那部《中国人史纲》里可是不缺啊。更不要说那部《丑陋的中国人》了。

          所以我更看重的是从相对评价看可信度。从这个标准,我对明月的评语是“尚不清楚”,对柏杨的评语则是“不好”。

          • 家园 学史不精

            而且看明月比较挑剔,看柏杨比较宽松。

            具体原因我也说不清,或许柏杨思想重平民倾向比较对本人的胃口。所以潜意识里很宽容。

            现在也很迷茫,似乎是柏杨先生的方向比较正确,选择视角比较好,但是可信度弱。

            明月的方向有点问题,但是可信度比较高。

            很多人可以拿着可信度很高的史料写出非常有倾向性的文章。但历史文章的价值又在于其可信度。。。

            文字和历史都太过复杂,即使是通俗历史的较真也需要很高的修养,受教了,以后不敢妄加评断。

    • 家园 柏杨有他的麻烦

      用比喻的方法来说,就是只看教参不看教科书,然后根据他对教参的解读来推测教科书写了什么(尽管教科书就放在身后的书架上!),再根据他的推测来抒发感慨。

      全然不顾。

      要是您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自己引用的官史里的哪些情节有问题,好歹您说出来啊?可人老先生偏不,用哪个扔哪个全无体例。搞得我都不知道他是无意还是有意。说他无意吧,那是对他能力不信任;说他有意吧,那就是对他的道德不信任喽。

      所以明月写的是合乎体裁的历史通俗读物,而柏杨写的是不合体裁的历史论文。如是。

    • 家园 柏杨老头儿牢骚太多了

      就是个坐牢的命。

    • 家园 九霄曾说郭沫若

      治史者甚多,但如郭老犀利的,没有几个人。

      这个社会是小资的社会,那么这个社会的意识主流必然也是小资的意识。

      毫无疑问,人性是复杂的,但历史是清楚地,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历史的进步不是阴谋权变的结果,是两个阶级殊死相搏的结果。

      看不到人民力量的,只能把这些归结于王侯将相;古往今来,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公侯们谁不比普通人多几把刷子呢?但悖论就是,这么多能人,明朝还是完蛋了。

      跟我比,跟你比,常班长要强上百倍千倍,但还是去台湾了。

      明月的书很好看,那不是小说,当然也不算是历史,应当是历史故事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柏杨先生国军政工人员出身,被TG赶到了呆丸,对“官

      逼民反”绝对很有感触。明月的东西,史实方面大抵不差,但是思考得靠自己,这厮的说法有时候不太靠谱。不过人家也不错,写了这么多也没收你一分钱,要求就不要太高了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