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言两语说本质——中国怪现象的忧虑 -- 上古神兵

共:💬52 🌺2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写的不错,给主贴花一朵,以资鼓励
    • 家园 【原创】六、公路超载

      老婆开车最讨厌在路上遇到微面和大货,前者是过于灵活穿插,后者是恐怖,后者恐怖的原由便是超载,于是经常抱怨政府对超载的整治不利。

      看看货车的事故,超载与疲劳驾驶的确是主因,这里我们只说超载。我是这样跟老婆解释超载这个问题的。超载的问题与油价类似,比普通老百姓想的要复杂的多。一个是涉及的产业链条比较长,也就是在这种明显违规的过程中,是各个行业、不同群体分段获利,结果是全民买单、个别倒霉的这么种情况。超载第一获利的是运输企业不假,但这是过饱和竞争下的无奈之举;第二获利的是货主,但说起这些货主,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也是受益者,比如说运价低的蔬菜、水果,超载运输的电煤等等;第三获利的是基础建设部门,超载压坏的公路得修啊!所以如果在短时间内真的管住了超载,那一定会引起新一轮通货膨胀!

      每个获利者都是眼前现实获利,事后隐形买单,当然也有倒霉蛋现世报——事故受害者和肇事责任者。所以在这场公路上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中,没有胜利者,都是失败者,包括我们这些旁观者!

      • 家园 我来顶一下。超载也要扒皮,不超载也要扒皮

        所以不超载白不超载。

        地方上就是这样,只要是大货车,交警总有法子以车辆自行改装存在缺陷之类的理由扣车罚钱。当法律、规章变成了捞钱工具,它也就没有任何权威性可言了。

    • 家园 【原创】五、听证会。

      价格听证会如今被老百姓称为涨价会。事实也正是如此。不过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价格听证会的本质决定的。

      顾名思义,任何一个听证会,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它不过是一个听取意见和证言的会议。是个道德舆论意义远大于实际法律执行意义的东西。即使在欧美,听证会的结果对政客的压力要远大于对政府雇员的压力,对长期政策制定的压力远大于先行政策执行的压力。但也只是压力而已,听证会是揭露的舞台而不能、也不该是执行的依据,因为真是那样就会乱了套,听证会的一事一议性质决定了不可能被立即赋予广泛而永久的约束力。

      具体到我们国家的价格听证会,只是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法规规定的一个程序或环节而已。所以,你的意见政府听到了,但政府认为你的意见没什么大了不起,至少肯定不会引起“群体性事件”,所以没必要对涨价的决定进行重新考虑。另外,我们的听证会都是政府部门组织的,你能期望老虎们开会研究提高虎皮产量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奢侈品需要吗?

      所以最终结果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2001年仓促出台的部门规章和其依据的1997年陈旧不堪的价格法什么时候能寿终正寝,新的人民听证和垄断价格规范制度什么时候能取而代之。

    • 家园 【原创】四、房价。

      房价又涨了,尽管电视上说是价升量跌,可还是涨了。房价一直在涨,尽管金融危机、信贷调控,可老百姓谁也没买到传闻中的打折房。

      三年来,身边一直有人让我预测房价能不能降,我的回答一律是:别听瞎忽悠,该买你就买!不过我的理由说出来大家都摇头。

      第一个理由是通货膨胀,任大嘴从80年代大白菜算起的说法固然是胡说八道,但毕竟已经是市场经济了,收入增长和通货膨胀相一致是铁律。

      第二个理由是刚性需求,这和冯大佬的说法类似,不过我说的刚性不是老婆和丈母娘,而是政策刚性——对房屋租赁的歧视(对双方的权益规定不清、保护不足)。租房子的人不仅要承受随时可能搬家的境遇,而且在享受社会服务方面大打折扣,特别申报户口、子女就学等方面。而人到中年,如果上有高堂下有儿郎,一年半载就折腾着搬家,无论是经济上和精神上都是难以承受的,所以无论是原有城镇居民还是后来的城乡移民,只能买房,不得不买房。

      第三个理由是国家地方财税分配。现在地方政府最大、最直接、最快捷的财源就是房地产。所以地方政府有无限的动力去拆旧房子,盖新房子。旧房子被拆,老百姓不买房,住哪?

      我的理由是不是也让您摇头呢?

      • 家园 需求肯定是有的

        光看买房意愿的话,肯定不小,基本一大半都想买房子,不过不过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的有效需求,也就是要有钱才行啊。再怎么钢需,也要买得起房子才能形成需求不是。

        理论上说,政府对于收入有天然扩大的倾向,恨不得把全天下的钱都收到自己手上,不过有句话叫“民力殚将竭”,压榨也要有个限度吧。

    • 家园 【原创】三、下岗。

      事实已经证明了:工人可以下岗,只给低保;银行职员可以下岗,要买断工龄(工人也有买断工龄的,但数目不可同日而语)。那政府雇员能不能下岗?不能!费改税和撤销二级公路收费后,国家要对这些交通税费征收系统的干部职工进行工作安排。不作为、不称职被追究责任的政府领导也不能下岗,要异地异系统给予安排,没准还要抚慰一下,给予提拔;甚至被判刑的领导也不会下岗,工资照发。这些都见诸报端,不是本人杜撰。

      怪吗?寻常事尔!

      工人下岗,没赶上好时候,没有“网络煽动”,没有“左派理论家呐喊”,没有“群体性事件”。银行职工下岗,钱也给了,你也不是行里的人了,你还想冲击银行?定个银行抢劫毙了你!那么是谁让他们下岗的呢?政府。这回政府的人员富裕了(早就富裕了),可裁谁啊?权把子捏在自己手里头,自己搞自己?革命者可能会革自己和家庭的命,太平时代的官僚可不会,而且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和国家公器。有些人担心公务员不稳定会天下大乱,并举出李自成的例子——好像说是不怕秀才造反,就怕秀才从贼。我觉得好笑,现在的公务员还有造反的号召力?

      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社会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职人员的数量膨胀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膨胀如果只给人们带来负担和麻烦,而没有提供服务和便利,这就很值得考虑了。

      历史上的所谓“贼”大多数是被生活所逼的百姓,而“秀才”呢?大多是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有识之士。

      我认为这与有些人该不该下岗没什么关系!

      • 家园 “你还想冲击银行?定个银行抢劫毙了你!”

        这个有点过了。

        在银行工作过的都知道,在银行营业场所的都是一线最基层的干部职工。

        银行买断的,闹也和大家一样都是去上级机关闹腾,比如北京金融街之类的,还真没听说占个柜台闹上访的

        不能让人笑话说“在银行干了几十年还不懂行”,是不?

        • 家园 这个我最清楚,我来说一说。

          2000年下岗,县级银行一般是这样子的,94年参加工作的学生到2000年下岗的买断费用5万。

          一般采取的是民意测评,但基本上是内定,民意测评也不当时念,而是隔几日通知下岗后再定。所以当年很多去金融街游行,其中理由之一就是三公,公开公平公正,我们这有一个县银行下岗人员一闹,重新民意测评,竟然上岗的全下来下来的全又重新上岗了。当时许多人去市级行闹,吓得行长不敢出来,还有人结队去小区行长楼下游行,大呼外号,闹的整楼邻居纷纷关灯开窗看,不亦乐乎。

          去柜台上闹的没有,毕竟大家受教育多年,懂得法律,就算是在知道下岗了,也是收拾好东西,清完最后一笔帐,打扫完卫生才离开。

          柜台上没去闹,但堵过银行大门使运钞车在银行大院内出不去水能及时介款是有的,后武警出现,也只是布防,有个别武警与离岗人员产生口角,许多35岁左右的女士情绪激动,指着武警骂:“你家兄弟姐妹受了不公平待遇,你也会这样吗?”不语。

          后来好象那一年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时,全省下岗人员都去了,会议好象因此推迟召开,后被武警控制到了附近某宾馆活动大厅,并送来盒饭,但少有人去吃,有点不吃嗟来之食之意味。最后总行要求头来谈。哪有什么头?大家都是为了吃饭问题,不外乎1、要求重新公开测评。2、要求提高买断费用至10万。3、快够退休的按退休走不按买断。4、妇女怀孕的不要下。5、要求处罚经济犯罪分子,比如,突击盖400平米以上别墅行长。最后的结果,各家银行派人来接。

          后来又陆续来了一二次,也就散了,大家各干各的了。

          后来,行长干两年到点退休,再后来,心理上有点变态,出门就戴墨镜,原因是住一个宿舍区的下岗人员见他后都当陌生人,女人们都会含沙射影的骂几句。

        • 家园 正因为懂,才不能像通钢那么闹啊!呵呵
    • 家园 【原创】一、国进民退

      随着中粮收购蒙牛,山东钢铁并购日照钢铁,民营航空纷纷倒台,国进民退的质疑声大起。理由有这么几个,首先是怀疑制度落后、效率极低的国企介入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中是否有优势;然后是这种收购是否是市场化的倒退(比如日照钢铁就被信贷掐着脖子就范)。

      我的看法是这些担心是纯粹经济层面或实际经济得失上的考虑,最大的忧患并不是这些。最大的忧患是一个罪恶幽灵的复活——官僚资本主义。这个词目前只在政治历史课上才有了,但依目前的社会形态,复活不是不可能的,它一旦复活,亡国屈辱的历史离重演就不远了。

      官僚资本主义是最坏的资本主义,他是借助国家权力来实现其个人利益,回忆下四大家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表现,我们就可以知道,官僚资本主义是最自私、最腐败、最无能、最无耻的犯罪集团,它也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全部体系的最大破坏者。

      从国内成品油和自来水价格到钢企历年的铁矿石谈判,再联系下这些所谓的国企当家人说不清道不明的财产数字和来源,最后思考下公布官员财产所面临的巨大而却毫无道理的阻力,国企负责人与政府官员的角色变幻以及高干子弟在国企中的任职比例,官僚资本主义的复活是不可能的吗?

      关键词(Tags): #也谈国是#官僚资本主义
      • 家园 可能这话会招来众网友的板砖,

        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您,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早已复活,在90年代末已初具雏形,现在不过是高速发展中而已。不过和以前相比(1949年以前),有2个基本特征。一、现在不是4大家族,而是上百大家族。基本原因--以前可以实行个人独裁,家国家国,国即是家,家即是国;现在则是集体独裁,大家作为各利益集团的代表,求得平衡即可;二、越来越多的新兴家族启用的是代理人制度,真正的老板永远在幕后,只有极少数人才看的到其真身。我们只不过偶尔能够从其模糊的影子中得出一些失真的判断。

      • 家园 现在的国企头头哪一个不是家产万贯。

        他们的钱还不是把企业变来变去变出来的。工人越变越穷,他们则越变越富。

      • 家园 国资委学的是淡马锡

        即河友所说的新加坡的坐庄经济,放开下游,垄断上游,坐收渔利,这种模式至少在新加坡被证明是成功的,没发现有什么大的弊端,你为什么说不行呢?

        • 家园 我看更像古代东方与西方君王都懂而且都喜欢的一招

          专卖

          凡是赚钱多的买卖 好赚钱的买卖 统统统起来 别人不许进来 直接自己捞钱 或者通过间接的手段 要近来也成 给我交钱

          盐专卖 茶专卖 酒专卖 铁专卖 甚至还有肥皂专卖

          化肥 农药 种子都专起来(然后再卖条子)

          这样的买卖没有不赚钱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