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聊“投资国际顶级金融集团”(1) -- 渡泸

共:💬103 🌺604 🌵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指教可不敢当

        俺的帖子用的是论坛体,加了很多大家喜闻乐见的调侃,不然肯定没人看没人送花了。如有得罪之处,还望老兄海涵。海外投资不容易做,大家都在摸索阶段,俺也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还望老兄多多分享。

    • 家园 【原创】聊聊“投资国际顶级金融集团”(2)

      XX投资公司需要借船出海

      1、XX投资公司面临的困难

      (1)、严重缺乏国际投资经验和人才

      目前尽管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在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运作方面,与世界的差距却非常大。

      既然人才这么少,你们能马上填补这个空白?如果不能,为啥领导要让你们去“借船”?难道那些做白领的“共和国长子”们借不来船?

      纵览国际投资管理市场的主要运作方式,无论是较为保守的退休基金,还是较为激进的对冲基金,无论是着眼于长期投资的保险公司,还是以中、短期获利为主的投资管理公司,国际投资都在其投资组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退休基金,对冲基金,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公司,不可一味并列。退休基金的投资组合也有非常激进部分。大部分对冲基金是做“对冲”的,对冲本来是一种最保守的投资方式之一。那些高风险的“对冲基金风险”正是来自于它们投资的时候放弃了对冲。

      这里以美国市场为例俺按照分层的原则简单说说这些基金的生态圈。

      第一层:人民

      社会主义社会里一切归苏维埃,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归人民。那些在金融市场里翻云覆雨的妖怪们,无论他们的形状多么怪异,法力多么无边,他们的力量都来自于一个小小的瓶子:人民。他们的钱都是人民的钱。当然包括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和还没有富起来的那部分人。

      第二层:公共基金,保险基金,公募基金(包括互惠基金),学校基金,个人基金会,富裕家庭理财资金

      钱放在人民口袋里让资本家们坐卧不安,于是他们想了种种办法把手伸到人民的口袋里。这些方法就是把你的钱变成基金。

      1. 公共基金:这类基金的典型是退休基金。法律规定公务员的一部分收入存入基金,日后大家退休的部分退休金和部分医疗由基金支付。由于资本主义政府压榨人民,因此他们的公务员待遇颇为不错,日积月累,这些基金也成长为拥有巨额资产的大怪物。比如,美国最大的退休基金加州政府雇员基金,资产为2180亿美元(2006年年底数据,以下同)。加上加州教师基金的1490亿美元总和为3670亿美元。仅仅这两个基金加起来就差不多够还天朝的所有的3700亿外债了。这些基金的钱和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同,是真正的净资产。顺便说一句,总人口3600万人的加州一个州的GDP就相当于天朝整个国家的GDP的一半还多(55%),同志们要加油啊。另外加一句,通用汽车虽然破产了,但是人家的退休基金的资产有1190亿美元,是中国国家社保基金360亿的几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其他几种基金的本质也都是把民众的钱集中起来,俺就不一一介绍了。

      退休基金需要保值增值,于是需要投资。资产管理的原则都是大同小异,考虑风险和收益。基本上资产的配置从风险最小到风险最大都有。风险最小当然是美国国债,然后是其他优质债券,包括其他政府的国债,美国州债,公司债等。老美的国债当然评级最高,为AAA级。中国的呢,参考一下标准普尔给中国的国家评级历史:

      1988年 “可接受”级

      1992年 BBB (BBB级以下基本算垃圾债券)

      1997年 BBB+

      1999年 BBB (据说TG在这一年的1月悍然将广东国际信托公司破产,而广信的很多债务是经过广东省政府担保的。这一破产令友邦人士莫名惊诧,于是愤而将TG的信用等级调低。)

      2004年 BBB+

      2005年 A-

      2006年 A

      2008年 A+ (同期美国是AAA,香港是AA+,日本是AA)

      退休基金除了买各种高等级债券以外,并不直接参与资产的管理,而是依据基金自己的配置计划把资产交给别人管理,也就是投资到别的基金里面去。这时,对冲基金等生态圈的第三层的主角就出现了。

      第三层: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基金,对冲基金,私募基金(PE),风险投资基金,基金的基金,其他基金。

      这一层基金的分类大致按照投资的方向和方法来分。退休基金、保险基金等第二层的玩家诚恳地认为自己没有三头六臂,管不了那么多钱,于是把钱委托给其他更专业更有才华的基金经理去管理。退休基金依据上述各类基金的大致风险、回报和历史成绩等各项指标,按照自己的资产配置原则投资到上述各类基金中去。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只投资货币市场(废话),它们的风险非常小(当然也不是没有,百年不遇的风险不知咋的偏偏让中投给碰上了,真是倒霉到家),当然收益也就一般般。股票市场基金和对冲基金呢,要是投到巴菲特那里(当然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基金)那就赚大了,要是投到索罗斯那里,那你就跟他一起坐过山车吧;要是不小心投到麦道夫同学那里,那就当交学费了吧。有些对冲基金投资方向非常保守-----有风险对冲嘛。有的却非常激进,玩的就是心跳。但是退休基金在自己的层面综合管理,比如90亿投给保守对冲基金,10亿投给疯子对冲基金,综合起来风险和收益可以得到平衡。

      几个大名鼎鼎的基金,比如黑石,凯雷,红杉等,都在这一层。

      实际操作中因为第二层的基金规模太大,往往把钱交给一类人叫做基金的基金(Fund of Fund)。他们的任务也是寻找基金来投资,自己也不直接做投资。天涯上有位老兄就是干这个的,他的帖子很值得一看。链接在这里:外链出处

      这个行业是基金业中最丰富多彩的部分,像海底生物一样一不小心就碰到有着各种各样的怪物。这些基金有的寿命长达10年以上,有的是临时拼凑的为某个项目存在寿命可能只有几天。有的投资方向是股票啊、债券啊这类人畜无害的产品上,也有的投矿产土地,也有的投艺术品。目前最时髦的算投“碳交易”的基金吧。还有基金投啥呢?据说还有投彩票大包围的。当他们发现如果把一种彩票的全部数字都买下来的话成本会小于彩票的奖金,这种基金就会出手把所有彩票的数字组合都买下来,然后挑一张去领奖。

      那么那些“国际顶级金融机构”们的位置在哪里呢?他们有的给上述三层的各类生物提供形形色色的服务,赚取服务费,有的赤膊上阵,成立各种基金(第三层)帮助投资人花钱。

      好像越扯越远了,赶紧打住。

      土鳖抗铁牛

      (注:上贴链接已更正,谢谢重庆老牛)

    • 家园 链接出错

      老兄引的忙兄的链接出错,还是回到你这个帖子。

    • 家园 老兄终于手痒开始写了,加油!

      捉个虫,是2530倍。

      天朝外汇储备已经由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时的区区8.4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6月末的2.1316万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2530亿倍,

    • 家园 花之

      这样的报告要兼具可行性和可批性,写起来真要字斟句酌

    • 家园 新加坡的政府投资公司不是外管局的角色

      近年来,新加坡的同志们在大中华地区搞了不少新闻出来,培养了不少粉丝,最出风头的是一个叫淡马锡的家伙。实际上呢,淡马锡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是两回事。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相当于外管局的角色。
      两个公司在业务性质上应该是一回事,都是主要搞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不过投资地域和方向可能有所分工。新加坡的政府投资公司(简称GIC)自己的定位是 a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而不是如国内外汇局的政府管理部门角色,如果要类比,我认为大致属于以前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或现在的中投一类的角色吧。从GIC的三个营运部门,可以知道它的业务主要分三类:

      1.the Public Markets Group, investing in equities, fixed income, and money market instruments;

      2.GIC Real Estate, investing in real estate-related assets; and

      3.GIC Special Investments, handling investments in venture c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 funds, as well as direct investments in private companies.

      • 家园 我觉得都有道理

        一是TG的外管局投资的范围也非常广泛,远远没有局限于美国国债。二是这两者都是在国家完全控制之下。相比之下,中投的投资范围则小多了。

        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如果指的是中信的话,它的历史和背景更复杂。

        谢谢回帖,上花

        • 家园 我觉得从政府职能部门还是商业机构来区分,外汇局本身

          是一个政府的职能部门而不是商业机构,对外投资的话,它不可能以自己的名义作为一个投资方/股东,而是通过国资公司作为investment vehicle。GIC以及淡马锡则本身就是投资公司,是新加坡政府的investment vehicle而不承担政府管理职能,所以说GIC与中国外汇局不宜类比。在投资区域上,淡马锡侧重亚洲和本地市场,GIC则更全球化,但貌似以欧美为主,所以在中国的名声没有淡马锡来得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