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淮海战役研究㈣·“一个好汉三个帮” -- 双石

共:💬75 🌺2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也是俺犹豫要不要贴这个故事的原因。

            讲故事的人,确实是个老八路,没错。

            那个师长,俺记得姓鲁。

            当然也可能记错。

      • 家园 俺写东东有介样几个原则……

        一、不掺和各路粉丝之间的争长较短;

        二、不掺和“英雄排座次”的争执——在俺眼里他们都是一代英雄;

        三、就事论事,有事说事,尽量不作“全称性”的定义或评判;

        四、与当事人家属、亲友、秘书、下属等人的评论保持一定距离;

        五、进入各当事人的历史恩怨时,时时提醒自己不为个人好恶所左右。

        所以俺只能回答一个问题(其实在介个系列前几篇已经回答了):李达当时跟刘帅在一起。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军事”介个概念太宽泛了,俺只能……

            介么说,在解放战争中,陈、邓的战略视野和思维,毫无疑问是属于一流的。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既然歪了就歪一点

                其实在元帅里面,直接在前线打仗的陈毅元帅还算多的了,经历想当完整,南方三年打过游击战,抗战时期也是直接指挥作战,不过这时那种规模不太大非大兵团的,解放战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

                邓小平聂荣臻罗荣桓我个人看法这三个人是典型的抗战期间脱颖而出的,都是军政全才类型的,尤其其中邓罗那都是大家在延安整风的时候,这两位在敌后党政军群一肩挑而且干的很好的那种。抗战开始的时候这三个人都是不具备元帅这个级别和资历的,也没有被证明过的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聂荣臻参加了南昌起义呢

                    他当时担任临时前敌军委书记,这个资格更老。

                    另外,二代北伐时被派到冯玉祥那里搞兵运,后来又发动百色起义,说没有军事经验也忒贬低了。

                  • 家园 只想着是副师长了,没考虑到人家很早就是一军团长政委了

                    三个人确实是聂荣臻资历显的比较突出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邓更侧重于战略,而陈是有战役指挥经历的……
      • 家园 补充

        1 李达在豫西,坐镇中原军区司令部,负责后勤和军区事物,中原和华东不一样,是中原局,军区,野战军最高领导层三合一,而华东很微妙,饶张专门负责军区和后方,陈重心在野战军,互相很难插手,刘少奇和饶是极力想赶走陈毅的,但估计是被老毛顶住了,比如饶向中央告状,某人不走就压制其他人不能开展工作,我是军区政委,但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军队事物,想去军队看看不知道是否合适之类等等的话,饶倒台后,刘专门给陈道歉过。

        2 陈毅是直接参与战役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阵中日记可以证明的,还有就是在华东野战军,粟裕没有单独负责战役指挥的独特权力,那封电报是移花接木,那个电报还是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配合作战的时候协调两个野战军领导层的一个临时措施,不仅仅是对陈粟,也是对其他几个人的,不涉及以后的,不是后来华东野战军成立的事情了(这个时期陈粟关系要是少了饶也是说不明白的)。邓也是直接带领部队打仗的,陈邓是军政全才类型的,能力和眼光不差,只是说军队指挥的具体细节不熟悉罢了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邓一些经历

            1 43年以后,在太行山,刘彭都去了延安,他一个人主持党政军大局

            2 大别山,刘邓分开过,他是单独带领军队行动的

            3 刘邓李三个合作是比较有规律的,战役计划主要是刘起草,战役开始后,具体指挥的一般是李达,如果战役不顺利,需要修改计划那是刘出面,下面叫苦叫累讨价还价的是邓出面,在淮海的时候,很多时候是陈邓起了参谋长的作用,刘年龄大。

          • 家园 不对,词用错了

            军事和战役这两个词含义差别太大了,决心和负责也是大不同的

            这是全文

            “陈张邓曾,并告粟谭:

              删子电悉。决心在淮北打仗,甚慰。南京息,蒋方计划,引我去山东,我久不去,乃决心与我在淮北决战。此种情况于我有利。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东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西,于二至三个月内务歼薛岳七至十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

            [SIZE=3]为执行此神圣任务[/SIZE],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鲁南方面由叶纵及各警备旅监视该敌,必要时可考虑将滨海警备旅派去。只要淮北胜利,鲁南之敌决不敢深入临沂。总之,转变局势主要依靠你军与刘邓军,而其关键是歼灭薛岳十至十五个旅(你们担任歼灭七至十个旅,刘邓担任歼灭三至五个旅),只要不再犯错误,此项目的是能实现的。

            中 央

            酉删亥

            1 可以很明显看出,这时解决当时还没有合并的山野和华野的两个领导集体的问题,是有明确的当前任务这个背景的,因为是平等两个野战军司令部联合作战总得协调一下,给个分工什么的。

            2 还有就是红字部分六个人中除了陈粟其余后来都不在合并后的华野总部直接参与指挥了,而且后来华东军事上大政方针其中大部分人是没机会参与的(当时饶还在军调处)

            3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后来陈毅是能参与而且确实参与了军事指挥的,不管从那个方面都不能得出,后来的华东野战军陈毅没有战役指挥权这个说法

            4 陈饶矛盾是非常激烈的——饶告状告到了“某个人在,很多人就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步,陈毅也写信说以后不打算回华野了,

            饶也不止一次给粟说,离了张屠户也如何如何的话。陈毅背后是毛泽东,饶背后是刘少奇,总之陈饶和两个人位置的考虑关系是很有意思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