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1. 现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已经是死局 -- SkyWalkerJ

共:💬102 🌺44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始终认为北京并不缺地

              我自己始终有一个感性认识,认为北京并不缺乏可供开发的土地,缺乏的是可以上市流通的土地。由于北京特殊的政治条件,各种大院机关所圈占的土地大都未被盘活,估计很难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各种集团利益盘根错节,想必不是北京的土地管理部门可以撬得动的。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可能的话,以google earth的北京地图为底,将各种已交易的地块红线范围和其出让年限标出来,这样大概就能明白到底北京缺不缺地了吧。。。

              不过不管缺不缺地,也总得拼的头破血流买房子。。

            • 家园 从建筑专业角度试着回答一下

              我没去过香港,只是有过几个香港澳门的同事,只能从建筑设计专业说一下香港的不同。

              香港本身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房间无论朝向哪里都会被太阳晒到。香港没有强制抗震,技术比较先进,也舍得花钱盖楼,所以香港有条件盖80层的住宅楼,而且还可以排成建筑森林。所以香港对住宅土地的利用比北京,甚至任何一个大陆的城市都高得多。

              香港本身人均居住面积很小,70平米做个三居室就可以喊豪宅了,单人卧室可能只有四五平米。这种情况在大陆就已经低于规范最低标准了,但在香港普通住宅中确是常事。至于公屋自然更是鸽子笼一般。而在北京的高层建筑中,80平米的两居室已经属于紧凑型了。

              抗震在北京来说是个大事情,香港那种楼搬到北京就是危房。不考虑抗震,香港本身的建筑成本就很高,大约一平米6k-8k左右,我不认为目前在大陆可以推广这种住宅。

    • 家园 一语道破天机.

      因为价格规律的作用已经失去了,只有继续上涨的恐慌预期才能促使人们出手,也就是说房子已经离开了一般商品的供需曲线,变成了类似证券的金融产品。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后果就是只能涨不能跌,越涨价越有人彻夜排号,越跌越无人问津(股票的追涨杀跌效应)

      近期全国商品房价格又在创出新高,买不买呢?看着陡峭的上涨曲线,再算计下缩水的荷包,估计很多观望的人士已经无法按捺住了。

      今天沪深地产股也开始启动,难道新一轮房地产热潮又将到来...?

      • 家园 哪来的那么多钱呢?

        工薪族早已经放弃了追逐,谁来推高房价?莫非现在这一波是企业和事业单位搞的

    • 家园 得宝

      得宝不易,露个声。

      不知道老马丁教授教过的第二定律适用于国内的房地产否?

      需求第二定律是“长期价格弹性比短期价格弹性大”,翻译成中文就是,价格上涨时,长期里需求量下降比短期需求量下降要猛。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送花无语

      花送给楼主,而对房地产市场,只能是无语,或者是一声叹息。

    • 家园 地方政府

      看看今天第一财经日报的国企改制江西样本的报道,地方政府还是没钱啊,都在巴望着中央继续开闸放水/水涨船高卖地。

      ================================

      国企改制江西样本:融资40亿盘活土地资产

      ================================

      外链出处

    • 家园

      楼主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很简单易懂的比较分析了当前房价的不合理性,写的非常精彩!

    • 家园 现在所谓的刚需就是投机造成的。

      上段时间疯狂买楼的70%以上都是想通过投资房地产来对抗通胀预期,这些人基本都有几套房子,若真找真正自主的下家,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去接?现在每个人都在讨论房地产,按照股票理论,当每个人都在讨论时,离崩盘不远,房地产的春天还在吗?

    • 家园 宝,名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同意,总有些人盯着钢需们,殊不知大家早就买不起了

      有闲的朋友不妨作两天房地产中介交易员,亲身体验一下

    • 家园 房价真的太高,原因是政府不想让它下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