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资料汇编】文宣基础教程:友邦人士教你打土共的脸。 -- 厚积薄发

共:💬393 🌺16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认真两字为什么在官办宣传系统里不常见

        做宣传的人不真正信仰他们所服务的体制,所以敷衍、不认真。类似于所谓组织生活啥的,有几个人不是在谈大道理,谁不知道这些都是虚的,走形式的。

        生硬的说教违背人性,连小孩子都会反感质疑。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系统工程里有一个著名的举例

        苏联飞机上零件的精密度和中国的差不到哪里去,但苏联工程师们就是有办法把这些组装成一架高性能飞机。。。这就是系统工程的威力。。。

        显然,ZXB的每个人未必差到哪里去,但合起来的力量就是个大饭桶。。。或许这就是系统工程的反面效用吧。

        精英与人民,二者缺一不可,谁也离不了谁

        这句话说的好极了。但ZXB是做不到的,一旦发动了人民,那么谁能保证矛头会一直对着ZXB所希望的方向?而这点,是ZXB自身远远解决不了的。

      • 家园 中宣部是懒

        今年大旱,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浇灌。

        网上有一组照片,抓拍解放军战士用脸盆浇水,于是有人大骂这是做戏,中国没有希望了,而且是非常低劣的戏,最起码应该用个水桶之类的言论满天飞。

        其实在如此大面积的浇灌过程中,泵,车肯定处在极度紧张之中,肯定有的地方是根本顾不过来的。在顾不过来的情况下,战士用人人都有的脸盆来浇水,而不是全连只有几个的水桶是合理的。但是这组照片上啥说明都没有,只有时间,地点,和为抗击大旱等很少的几个字。本来是很生动的文章变成了大家攻击的靶子。

        最后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在一个小破网站上,跟一帮人奋斗了俩个多小时。总算使有些人明白了,其实用脸盆去浇地恰恰代表了中国的希望,因为我们遇到了困难,不是靠,不是等,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去克服困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花完了忽然想起,跟您较个真,

          您所作的,当然很了不起,我辈只有望风献花了。不过对你评论照片不加注释而归罪于某部,固然某部有领导责任,但非治本之道,还是下面的编辑没有在前线的意识,但现在您让养家糊口的编辑有前线意识未免强人所难,或者只有让河友承包了。至于某部里,大都是和平时期的官僚,更难顾到这些细节吧。这个宣传机器,远非像一个机器那样一致,就这样还有人骂呢。何况破坏容易,建设难,造谣容易,澄清难。有感而发,逻辑混乱,往您海涵。

        • 家园 岂止是中宣部懒 哪个部不是在努力追求更少的劳动

          更多的福利 更多的休假的(马亲王语 祥瑞 祥瑞)

      • 家园 正事要紧,身体要紧,兄台为此劳神,惶恐有愧。

        固然是愤激之言,但我留置于此,是有不惜己身作“靶子”之意的。不怕别人生误会,有猜度,扣帽子、调侃开玩笑的。

        我在河里从来没举报过一个人。扣给我的帽子不算少了,说话难听的也不少,没关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日久见人心。哪个论坛不是潜水员占大多数的?说话的人哪里是最终的裁决者。相信群众,还是相信凡事需尽操于我手,行为言语自然也会不同。

        骂几句,又不能掉根毛;但凡想有心做事,没人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正常的。很多人不乐意提毛公,我在此不妨说一句,读毛公的书,真能让人提高涵养,甚至提高民主素养的。我若不读毛公的书,自觉委屈,多半要布尔乔亚式哭哭啼啼。中国若想进入民主社会,毛公是绕不开的。

        我为什么不删这句愤激语,甚至不惜自己当靶子也要说这句话?

        很简单。

        1)未来10-20年,文宣媒体战场,关涉国家太重,到了影响胜负、国家升天还是坠地的地步。能不能和民众一心,共御外敌,文宣媒体的节点之重,表达之重,将是30年前所未有的。

        现实要求现有文宣力量必须要加速进化。这无非是沉默大多数的常识。任务这么重,现有水平多半不堪完成,也是常识。懒驴推磨,不推不动。但愿重话能触动有司们的心思,自我进化。只要有助于事情改进,我落什么样的骂名都无所谓。

        我在网上没图捞什么好处,国家崛起,我辈能安乐过自己的小康生活即好。

        2)若只看到“你我数人”,对之不满,这自然是正常反应。我再说句不客气的话,厚积薄发兄和我对于媒体运作还算有些心得,好歹有人还会承认两三分;其实,一个爱国的有立场的,即使讷于言,承包下来,结果都比现在要好些。我曾经在陈郢客:【解读】一封有意思的信提过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创始人宋必达之子宋铁春写了一篇回忆文章,“鞍钢宪法”的真相,令人感慨良深。

         1925年1月25日,父亲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宋家人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却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要送去读书。爷爷当年是卖掉了六亩肥田和奶奶的嫁妆送爸爸和叔叔去读书的。

        1953年,父亲从东北工学院毕业,来到了鞍钢。

        他担任鞍钢第一初轧厂值班技术员兼值班工长。

        天性善良的他和工人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而受尽日本人欺凌的老工人对这个待人和气的年轻“干部”也很喜欢。很快,他和工人们成了朋友,生产中有了什么问题工人们也愿意和他商量,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作为一个受党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父亲和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怀着对党的无限热爱把全部精力都投身到工作中去。

        这时候,很多苏联专家来到了中国,随同专家回来的是一批到过苏联学习的干部。同时也带回了苏联 “三大件”——皮夹克,波罗的海收音机和俄国老婆。不知不觉中,当初那些穿着破棉袄,腰系麻绳的“进城干部”也渐渐地洋气起来,随着“一长制”的推行,领导干部的脾气也越来越大,变得难以沟通了。

         1959年,计划中的“大酒钢”下马,父亲从酒泉回到鞍钢。在二初轧厂搞起了“技术表演赛” 和“联合表演赛”,他率先提出以“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形式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联合攻关,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把“人”的因素与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立足技术革新为突破口,通盘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领导干部的参与支持,是什么事情也做不了的。这是大工业生产对各部门协调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管理体制的必然。同时,离开工人的参与和积极性的发挥,任何好的想法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重点来了

        非常难得的是,当时二初轧厂的孟厂长对初轧机超压下实验非常支持,这是一位解放前经常领着工友到鞍钢大白楼闹罢工的老工人,虽说没有什么文化,却对工厂十分了解,是一个十分正直的老人,对这个年轻人十分重用和信任。“你们放心大胆地干吧,出了事我来担着。”正是有了这样的干部参与,才使得初轧机超压下实验有了前提和成功的可能。

        宋必达的儿子叙述很有家风,不忘本——我当时看到此处,历史观多少有些修正:专家亦有专家的盲点,领导的胸怀承担,才是最要紧的。

        鞍钢宪法是工人们和年轻的破障不迷信不信邪相信实践的技术人员合作的产物,毛泽东明白这一事例意味着什么,“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这是世界性的实验。

        鞍钢宪法固然有它的不完美——推广起来,它对官僚领导阶层要求不低,官僚阶层出于利益也会消极甚至抵制,后来墙内弃置墙外香,其精髓被日本人拿去主义了。一叹。

        但凡这样一个人承包——我和厚积薄发,呆鹅……免费义工,自不用提。我深知,呆鹅兄、一些河友顶的并不是我,而是可有“这样一个人”?!

        3)这句话的文眼实是“承包”,当然这句话的文眼绝不只是“承包”。

        体制内有很多有才能有想法的青年、中年,嘉木mm所发的帖子,和我从同学朋友那里得到的资料是可以互证的。

        但是时间不等人——10-20年后,这批人大抵才能走向中高层,可是这最危险的十年怎么熬?!

        若是没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体制内行动博弈,静待缓慢的更新换代,中国堪忧矣。

        我之所以放弃“我不被人骗,也不去骗人”自娱自保的态度,无非是某日明白了——

        百余年来,中国在拼命赶路,赶路的直接后果便是:更新换代很快。

        康梁被胡适一代人置换的速度是很快的,这是群众人心的选择。

        胡适20余岁成为新文化旗手,20余年后,又被新一代人抛弃。

        内忧外患,中国唯有拼命赶路。周恩来26岁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31岁的王莘写就《歌唱祖国》;24岁的陈刚(1935年出生)在求学期间创造了我们的新古典:“梁祝”!

        毛泽东说,年轻人永远是对的。这实是中国独有国情的大线索。

        今天很多颟顸老人,自然试图将自身利益延长得越久越广越好,他们的思想能力,亦落后于时代需求;中青年人,唯有行动博弈,我们才能熬过最危险的未来十余年。

        3)我大二时便有不做offce lady,不做公务员,不做官僚夫人之志;无他,自己好歹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我并无进中宣部之志。我把这句话扔在这里,是提醒大家,舆论战场可忧,群众唯有自己努力,不可对中宣部轻易抱有任何幻想。

        我们不做事,官老爷们自然不会做事;

        我们做事了,某些官老爷们或许还怪我们多事;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要做事。是为了我们自己,只要你还承认自己是沉默大多数中的一员。

        我们既要做事,又要博弈,推动懒驴前进。

        是严酷的现实要求我们,唯有如此。

        4)有人问:群众要如何发动起来?当下,还能发动起来吗?

        天,这是教科书里划重点,死记硬背就搞定的吗?

        我再说句实话:群众哪里需要发动?

        我就是群众的一员。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开始在西河看帖,只想股市赚钱,别的都懒得说话懒得参与;

        正式湿鞋写文章,始于北宸台海篇。因人家的诚意感动,终有所回应。

        又感于yaodao兄回帖之诚意,始有八九系列。

        ……

        当我写沈崇案的时候,无非也是应群众所请而写,群众们,踊跃提供各种助力,铭感于心,永志不忘。哪里需要发动什么群众?

        为大家说些心声,做点实事;真有困难了,群众怎么会不帮你?

        本来,这就是你我,大家,每一个人的事情。

        相信不相信群众,相信“感动”机制还是相信“压迫”机制,自然是两种做法。

        说到底,无非是“有心”还是“无意”。

        5)马大善人说得好,本手岂不铸败局

        我们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劣势在什么地方。发达国家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卧榻之旁这个文化迥异,激流勇进的国家。从资源的丰富,工业机器的完备,现代制度的成熟上讲我们远远落在后面,搞精英治国,根本是水中捞月。简单的说就是马太效应,搞到最后精英都成了买办。不是我不相信精英的操守,而是我绝不怀疑利益集团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不择手段。

        我们的优势,在于人,在于文化。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实践洗礼的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精华的结晶。中国的希望在于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于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组织制度的有机结合。

        丢掉幻想,行动起来,埋头做事,大声呐喊!

        ——这便是我写这句话的真义。

        关键词(Tags): #焚书#解读#一言以蔽之通宝推:芝蔷,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讨论】

          献花一朵!好文章!

        • 家园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看到陈先生的文时常有这种感觉。

          若生逢乱世,陈先生这样接着地气又读书不少,更重要是的有勇气有信心有气度的人,必若升龙。

          现在是治世,于朝堂之上,处江湖之远,陈先生都是个耀眼的人。

          才华易得,而气度不易得。

          ps:我已经开始称陈先生了,不如此无法表达敬意。

          ps:其实陈先生的想法跟军校一个教政经的小金教授想法非常像,可惜老教授不上网,但人家想的真的很多,上课的讲的很多,可惜我实在手拙写不出来人家的精髓,只能写出一些皮相。

          这样的教员在教我们,也在教解放军未来的军官,至少对军方又加了很多信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