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读书笔记 (一) -- 五度

共:💬158 🌺81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为什么不喜欢技术专家

          14年前我在一个生产工人3万多人的大型国企做总裁(当时还叫厂长),总工是国内这个行业的第一牛人(后来成为工程院院士),但是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个绊脚石。例如巴基斯坦有一批军品订货,技术质量指标均低于我国军标,这位老先生居然就不签生产许可,理由是不符合企业标准。当时企业已经亏损3年(不然以我一个投资银行的专家,是不可能接管这种企业的),工资都要每月到银行申请安定团结贷款,而巴军订货的利润足够发3月工资(这种企业除了火葬场没有,全由,幼儿园N个、小学10个、中学3个、大学;文工团;车站,电视台,煤气站,医院(2个);电厂,水厂,预备役炮兵团,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消防局等等。),全部要依靠企业吃饭的大约有15万人。我反复说服,就是对抗,甚至破坏(把配方锁起来),只好请他休息。然后这位老先生就四处告状,从经贸委、化工部到国务院、军委,理由是本人破坏生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本人是科大78级毕业的,绝对不仇视科学家。

          通宝推:秦波仁者,学菩提,年青是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应该不是这牛人思想僵化。。。。

            我以前也看到过此类事,某批货出俄罗斯。。。质量被客人认可,但厂内质检不通过,按厂规无法出货,客人都傻了。。。

            我想这个总工也应该是个理性的人,他有不合作的理由的。。。直说不直说而己。。。

            • 家园 肯定有沟通上的问题,

              说得不具体,我觉得应该看院士反对的意见。

              如果仅仅是因为客人的要求很低,所以就无所谓,我觉得从企业管理/经营的角度上来说,也是不成立的。很简单,如果按照企业正常的规章制度,应该是要做出合格的产品,但是这批产品,因为客户要求低很多,就没有按照企业的正常规章制度做,我作为混质量行业的人,还是认为就是要拒绝出货,拒绝放行!

              当然,普通的企业规章制度里面,肯定还是有这样一条,某种情况下,老总是可以放宽处理的,也就是授权放行。不知道在军工企业里,这一条是不是干掉了。

              最基本的一个出发点就是,作为企业的正常运营,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保证,按照现有的资源,按照规章制度生产出正常的产品。如果因为客户的原因,而去突破这个要求,对企业运营是没有任何利益的。

          • 家园 哎呀

            忙总是学长啊

          • 家园 这篇不支持你

            M总的帖子看了不少,但是这篇不支持你。

            说得太少,单从帖子看,总工做得没有啥不对的。

            说句不好听的,三聚氰胺也不过是标准低了一点而已,反正客户又没有闹。

          • 家园 或许院士还把你当做黑心资本家呢!!
          • 家园 技术人员干预经营,这个在国内很常见

            联想的柳倪之争就是典范。从企业经营路线之争,最后发展到人身攻击,上告,经济问题,等等,搞得柳很狼狈。最终柳还是动用了政府高层的关系才搞定。不过这过程中幸亏老柳自己屁股底下算干净,不然真的就玩完了。

          • 家园 不能一概而论

            前些年开学术会议,亲眼见识两位学界大牛,由争论变成争吵,由争吵变成近乎人身攻击。

            原来只是从学术论文上了解此二牛。作为晚辈,神往之至。这次谋面,没想到却目睹二牛顶角,说不出的失望。

            的确有一些学术权威,技术专家,自以为自己有一技之长,便拥有不可质疑的话语权,听众只有唯唯喏喏的义务,没有平等讨论,就事论事的资格。

            但是凭心而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识越高深,心胸越坦荡。因为见识多了,便知道通往罗马的道路,有不止一条。学识深厚了,便越发理解一分为二法则,普遍成立。

            任何理论和方法,都有好的一面,不足的一面,我们能做的,是充分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发生的环境,在诸种不理想的办法中,找到在这种环境下,针对这个问题,最能扬长避短的办法。

            一味恪守成规,不知道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多半是半调子学问,没有达到通透的境界。

          • 家园 如果工厂有自己的硬性标准

            就应有一个相对的制度来调整

            至于技术专家,送去做完销售再来回来读个MBA

            就当厂长吧

          • 家园 原来是师兄

            花敬

          • 家园 有同感,

            曾经处理过部门里的一个清华的高材生。此公老是不服其领导(芝加哥大学MBA)。俺也没有强劝,就出了个主意。让清华的高材生分别做同一个项目,谁的赚钱就谁赢,结果清华的高材生不幸被涮。

            不过俺的处境好些,好歹懂技术,背景也能压得住清华的小天才们。

          • 家园 佩服啊,俺到了30多才手下十来个人,七八条枪
          • 家园 大学毕业7年,就当上有3万人军工厂的厂长?

            牛皮太大了。

            算错了。您是78级,也就是82年毕业。应该是13年后,95年当上厂长。不过还是不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