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在江南造船厂实习 -- karman

共:💬96 🌺3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着呢

              问题是你的无心确是戳到了很多的有心人的痛楚。

              你说的那句话一看就是老百姓之间聊天的话,非常自然而且口语化。

              很多人就受不了,有人性派,有悲情派,有矫情派,有改革开放派,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让我想到前几天的一个帖子,一对英日夫妇因为独子病逝,一起跳崖,

              一哥们说这俩人太脆弱了,咱们祖父母那一辈哪家没夭折的,还不都活的好好的,

              立马就有矫情派跳出来说你太冷血了,没辙,他们都是有人性的,人性通杀。

              出国这么多年,一个感触就是这个世界上如果能配的上的人的尊严的话,中国人是最有资格的,

              善良,宽容,正义,坚韧,乐观,朴素,有是非,极具想象力,而且这些东西是普遍存在,是

              长期熏陶的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

              我从来没见过那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优秀的!

              • 家园 花你!

                善良,宽容,正义,坚韧,乐观,朴素,有是非,极具想象力,而且这些东西是普遍存在,是长期熏陶的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

                --------------------------------

                虽然长期呆在国内,也有这种看法。看来我也是穿越党,经常乘网络穿越国境。

              • 家园 所以当年要反击资产阶级人性论

                “人性”这玩意儿的外延内涵都太模糊,非常适合拿来和稀泥。不撇清楚这个东西,就会有一堆一堆的《集结号》和《色戒》跑出来给众人继续洗脑。

              • 家园 哈哈,如果钱穆先生听到你的话

                他老人家一定很高兴。

                中华民族要发展要前进,在现世地球之新春秋战国时代,不能忘记历史,不能丧失精神。

    • 家园 好奇问一句,lz是那年去实习的?

      我第一个工作是把一块方桌大小的钢板上的螺栓全拧上去,共24个。 一个螺帽杯口大小。 这块钢板是用来封闭螺旋桨后面的尾舱的。 我当时年轻,干活非常卖力, 大概在船舱里一口气干了50分钟,师傅叫我休息我都不停,把24个螺母全部拧紧为止。

      一个螺母拧了2分钟,莫非是手工用扳手拧的?这条件也太差了吧。这种手工拧上去,质量控制怎么搞?是不是有特别设计的扳手?

      或者是故意忆苦思甜,为了锻炼新人?

      • 家园 很多时候其实都是手工的

        包括f22都是大量手工做出来的,没有任何机器能比人更好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拧螺丝的扳手很多是带卡簧的,力量大的一定程度就自动滑开了。

        • 家园 手工和纯用人力还是不一样的

          拧螺丝这种力气活为什么不能用个powered screwdriver?

        • 家园 正确,人手的精度是最高的。
          • 家园 不是想抬杠

            人手本身根本就没有精度可言。手工制作的精度取决于工具和使用者的熟练程度。没有好的车床再牛的老师傅也没用。再牛的老师傅废品率也比自动化生产线高。

            • 家园 说过多少次了,人手是最精确的。

              现代机床的优势是在保证大批量生产能力的同时把失误率控制在极低的水平,并且只要有资本,可以在任何地点复制它。但精度水平基本也就比二战的机床加工精度高一点,或者几乎没有变化。(这里没有说机床行业未进步,简单的说就是对整体部件及复合材料的处理能力,首先啃得动,其次精度达标,这里就不展开了。)

              人手的优势是精确,但高水平钳工无法批量生产,无法批量培养,而单个的人做工周期又慢。且这种钳工的培养需要其自身的天赋所以不可复制。换句话说,没有效率。

              我很想为此提出更直观的理论数据,但由于记性不好,还是不献丑了,有兴趣的话再深入讨论吧。

              你举车床是很好的例子,所谓的“好的车床”的关键保持精度的部位一定是有人手参与的。无论国内国外。

              我建议你下次去观察一下车床上那些暴露在外的竖直导轨,如果是高精度车床的话,其导轨必然有密密麻麻的小黑点,那就是人手精加工的明证,那是高级刮研工人的劳作。

              以德国二战的卧式镗床为基础发展出来的T611系列(机床的型号编制是使用国际标准的,全世界通用,如果你懂机床的话应该看的懂。)也仅仅是进行下滑座的箱条精刮处理。我的意思是,车床的精度在普通机床中确实很高的。

              而我的意思是,没有人手参与,就没有高精度的制造机器的机器。

              • 家园 我并不是要否定人的作用

                不过从你的观点,我可以延伸出,只要培养出一个超级技工,那么我国至少在实验室阶段是不存在精加工问题的了?

                • 家园 也不对,我并不是要否定机器的作用,

                  比如说一些合金或者复合材料,人手就干不动,这种情况只让机器干,一些复合材料只能在高温情况(未定型)下加工,人手肯定干不了。

                  第二,人手只要保证关键部位的精度,就可制造出高精度机床,无论国内国外。没有人手的参与,国外也做不了高精度机床,这不是中国做不做的了的问题。

                  另外,说到中国目前机床行业的现状就是,与世界先进技术还有一段差距。

                  具体说,按试制周期八个月到一年为例,一旦世界上某个机床展览会展出了一些新款机床,只要中国人有些兴趣(主要针对日本产品,因为日本产品相对最好追赶),就会给它拍照,一个试制周期后,我们就有自己的产品了。无论那台国外产品(主要针对日本)有多高的水品,在某些实际技术指标上,甚至比它的还高。而一旦这台样机试制出来,它就立刻卖出去了(人家就要这台样机,国内市场订单)。

                  所以现在日本的主要机床产品展览会已经不让中国人带照相机了。(前几年是在20米距离内不能照相,后来干脆不让带了。)

                  目前我们机床行业的问题是刚刚进入这个高端领域,没有多少产能。一些厂家正在积极扩建厂房,所以可以预期,等到明年、后年的时候,中国机床行业的高端产品将会有大的发展。

                  • 家园 多谢解答

                    目前我们机床行业的问题是刚刚进入这个高端领域,没有多少产能。一些厂家正在积极扩建厂房,所以可以预期,等到明年、后年的时候,中国机床行业的高端产品将会有大的发展。

                    这个如果成真那真是非常振奋。

                    请教一个问题,像现在美国的lab supplies几乎都是made in USA,哪怕是一个螺丝。卖的当然也很贵了。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这些东西不能从中国进口,是不是因为我们机械加工能力的问题?

                    • 家园 美国机床当然好啦,

                      你说的是实验室用具吧?关于这方面我不清楚,我所接触的机床行业在于大型、重型机床,干大、重型机件的(偏重军工),以上所说的也都是这方面的。不过中国机床行业还有很多短板,高水平的刀库、丝杠、刀头仍采取进口,这方面日本不卖的欧洲都卖,这也就是国产机床的可以达到国际水平的原因。

                      关于美国机床企业,据我所知他们现在比较困难,人力成本太高,很多已经濒临破产,一些投资者告诉我只要我们愿意“一块钱”就可以买到。

                      不过中国和国外的机床公司合作合资的也不少了,但实际上都不成功。只赚吆喝不赚钱。

                      • 家园 我觉得是利润率太低的缘故

                        不能单纯归结在人力成本太高。当然人力成本高也是利润率低的一个方面啦。但是主要原因是科技附加值低,资本流动到回报更高的地方去了。

                        刚才去检查了一下实验室里的一些基本工具,发现有以下几个东西是美国造的:

                        螺丝,钳子,螺丝刀。

                        如果说螺丝还有点技术含量的话,这螺丝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