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刁难人的高考题 -- 沙海

共:💬60 🌺7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算是明白了,出题方和做题方搞岔了

      这些题根本不应该搁到高考里边去,应该搁到公务员考试里边,国家地方的都行。那里的题七拼八凑的什么都有,如果不是读书极广的杂学高手或是那种BT全能天才,那是没法做好的。这些题说实在的我只能勉强做出一半来,如果上了场脑子没晕的话。

    • 家园 这个高考越搞越像八股了,开始从字缝里出题

      文言八股和现代八股

      若干年前,一位青年朋友问我,什么是八股文?我从老友胡忌先生处抄得文言八股文一篇,给他看,他觉得很有趣。近来,又是有一位青年朋友问我,什么是八股文?我把那篇文言八股文给他看,他说看不懂,我于是旧瓶装新酒,学写一篇白话八股文,作为样品。他看了微笑,似乎心有所得。下面,抄录这两篇八股文,给没有见过八股文的朋友也看看。

      按:八股:1、破题,2、承题,3、起讲,4、入手(或称提股,可不用),5、起股(可加出题),6、中股(可加过接),7、后股,8、束股。清康熙时规定字数不得超过600字。八股又称八比,滥觞于北宋,盛行于元明清。元仁宗皇庆三年(1313年)“初诏行科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谕停科举”。

      一、文言八股文样品

      [题目]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1、[破题]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2、[承题]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3、[起讲]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未用[提股])

      4、[起股]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者,情相待也。故意气至广,得一人焉,可以不孤矣。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5、(加)[出题]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6、[中股]汲于行者蹶,懦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间人也。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妄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加)[过接]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7、[后股]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方,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

      8、[束股]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二、白话八股文样品

      [题目]学习“与时俱进”

      1、[破题]“与时俱进”四个字,“时”和“进”二字是关键词。“时”者时代也、历史也;“进”者进步也、改革也。

      2、[承题]21世纪属于什么时代?属于全球化时代。我们将怎样取得进步?按照全球化的发展规律行事,就是进步。“与时”,不墨守历史成规:“俱进”,改革开放,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实行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3、[起讲]世界各国都在进步,我国岂能例外?经济从工业化进步到信息化;政治从专制制度进步到民主制度;文化从知识禁锢进步到知识解放。这是全球化时代的脉搏。

      4、[入手](提股)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视、电脑、手机,以及层出不穷、功能奇特的信息产品,成为主导资源。由此,劳动力从农业和工业转向流通和服务产业,劳动密集产业转向知识密集产业,白领工人多于蓝领工人。知识成为主要资本。

      美国的农民只占人口的百分之一点几,工人只占人口的百分之十几。工农阶级在人口比例中变成极少数。如果不是亲自在美国和日本看到“没有农民的农场”和“没有工人的工厂”,我将继续高呼“耕者有其田”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5、[起股]信息化不神秘。说话、写信、打电话、看电视、用电脑,都是信息化。能讲普通话,走遍中国,不要翻译,信息化。在电脑上输入拼音,自动变为汉字,跟网友互通电子邮件,信息化。在电脑查找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书目和资料,信息化。电脑和手机结合,进行通信、通话、传递图片和摄像,跟国内外学术同行作学术交流,信息化。信息化在你身边。信息化使你得到新消息和新知识。

      6、[中股]今天,任何国家都一方面继承和改进本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利用和创造国际的现代文化,这叫做双文化时代。双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也引起文化的冲突。在先进与落后的冲突中,在复古与创新的矛盾中,“与时俱进”是历史导航的方向盘。

      追求先进生产力要从学习模仿进而能发明创造,前提条件是开辟自由创造的环境。追求先进文化要摆脱思想的束缚,先进文化是自由土壤中萌发出来鲜花。广播、电视、电脑等信息工具,要充分运用,不要限制运用。信息化时代而限制信息,何以自解?

      时代更易,容易发生社会动荡。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相安无事。十八只螃蟹放在一个竹篓里,哪能不我挟你、你挟我?一个把黑袍从头盖到脚,一个穿比基尼游泳装、肚脐眼儿也露了出来,这两人能携手在王府井大街一同溜达吗?文化冲突实际是文化差距的摩擦。

      7、[后股]“与时俱进”不是自愿选择,而是客观规律;不是特殊策略,而是一般公式,只能一时背离,不能长期背离。社会进步有层次程序,倒退是偶然,超越也是偶然,循序前进是常规。

      社会发展有四次飞跃:从部落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第一次飞跃;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第二次飞跃;从封建社会到资本社会是第三次飞跃;从资本社会到后资本社会是第四次飞跃。

      “与时俱进”提醒人们不要犯时代错误。专制残暴,穷兵黩武,纳粹败亡,苏联解体。21世纪不会再出现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那是宣传,不是真实。

      8、[束股]真理也“与时俱进”,不是一成不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真理不怕批评,批评是真理的营养品。怕批评的不是真理,而是未能适应时代的宗教和教条。迷信时代要过去了,盲从时代要过去了,现在是独立思考、择善而从、不拘一格、奋力求进的“与时俱进”的时代了。

      2003年11月8日,周有光时年98岁。原载《修辞学习》双月刊,2004年第4期。

    • 家园 蒋的那道题并不难理解

      提干中特意指出是美帝的《时代周刊》,这已经是很明显的提示了。(想想看,为什么没有用中性的“上述材料”来指代?)

      历史书里都说了蒋是帝国主义代理人,那么帝国主义的喉舌应该怎么描述蒋呢?能说他是我们的代理人么?当然不能。肯定会把它描述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即使没有给出引用的材料,就问考生帝国主义的喉舌如何描述蒋,考生都应该知道答“民族主义者”

      这么明显的提示(都已经不算暗示了),都不能理解?

      • 家园 人家这是高考,又不是我们灌水

        其他题目我都觉得可以理解

        问题就是俄罗斯和蒋介石的这个。

        我们现在分析来分析去,可以有各种说法,各种道理。

        问题人家那是高考,就那么几十分钟,又那么有决定性。

        就算考生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判断是“民族主义者”这个答案,你觉得他答题时候会不会犹豫,手会不会发抖啊?

        李时珍那个人家给分析材料了,没什么好说的,做不出是自己古文不好,王阳明那个,做不出是自己阅读面实在太狭隘。

        至于俄罗斯和蒋介石的这两个题目,纯属想标新立异吧?我能想到的就是两个字“卑鄙”

        哪有用这种东西去为难一帮神经紧张的十七八岁的孩子的?

        • 家园 对的!光是出题偏倒也不算BT

          问题是这些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啊!看怎样忽悠而已。网上灌水那是无责任乱喷都可以,这考生一看不就晕了……

          台湾考题有啥大不了?象我小时看港片,人家中学生都学徐志摩了,我高中都不知道徐是何许人……但香港人知道王进喜吗?

        • 家园 这也正常吧。

          我很想知道,您第一次看到蒋这道题的时候,选哪一个答案。

          考试本来就是难为人。尤其是像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要求题目区分度要大,非难为人不能达到目的。

          其他题我不好说,这道题,绝对当不起您“卑鄙”这两个字评价的

          • 家园 为难人自然可以有多种渠道

            考验思辨能力,考验逻辑能力,考验阅读能力,各个方面都可以。

            唯有这种考验人家“胆量”的,嘿嘿~~~

            • 家园 也可以这么说

              要说考胆量的话,也可以说考品质

              看考生是不是实事求是,敢不敢坚持真理

              自己认为答案是民族主义者,仅仅因为其他的原因(还是自己臆测的),就不敢写上去了,丢分也不冤了。

    • 家园 这些高考题是从教材的字缝中找出来的。

      看了一下题目,感觉现在高考和我们那时差不太多,理科就是考对题目题型熟练程度,文科就是考这些字缝中的问题。

      这些题目来源于历史,政治,地理的小字部分,就是那些附录,介绍,注释,课后题材料什么的,正文倒不怎么考试,真有点为难人的意思。

      这份题应该是某省的文综试卷吧。

      题目1.英国政治制度应该是重点讲的,第一问不好理解。

      题目2.政府和市场关系应该也是重点,不过这对成年人不好回答,对高中生应该很简单,政治课本上很多这样的话。

      题目3.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史讲明清科技文化的重点内容,考过多次。本草药物分类教材肯定有,最后一问应该也是教材有,要求记忆的。其它两问应该是根据题目材料回答吧。

      题目4.记得当年每次都考管仲,。。。。。这个是出题人的爱好,考生应该有这点觉悟。

      题目5.肯定选择B,容易犯错选择A,这个题目还有吗?我记得当年做过,高考一般不应该有原题吧。

      题目6.没有这个记忆,现在历史书改了吗?这种题目怎么回答。有对蒋平反的意思吗?

      题目7.这个政治课本上介绍唯心主义时讲的吧,好像是说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还不怎么涉及心学内容,历史书上好像也提及这些。

      题目8.历史课本对中国戏剧讲述就是从元杂剧讲到京剧形成。其它剧种很少涉及,这个题目不会做,我猜是京剧。当然也有可能是黄梅戏和昆曲。就是两淮和昆曲这个文化遗产起影响。

      高考就是这么bt,现在想起这些题目不可思议,不过当年都是这样过的,把课本记熟了,这些题目自然不成问题。

      当然,现在还是大多忘记了,这有什么意义也还不明白。

      提及台湾考卷,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教材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相信台湾考生看我们卷子也是一言不发,惊呼》。。。。。

    • 家园 那道题答案朱熹是正解么?

      是的话、估计是往唯心主义上靠了。

      剩下的……我既然前两天发现我小学入学考试做不出来,大学入学考试做不出来大概也正常吧……

    • 家园 送花
    • 家园 提到的这些是不是在教材里有写啊?

      如果教材里没有,那出题者真该被菊爆了,啥变态题啊

    • 家园 乖乖龙地冬

      幸亏我生得早啊……

      这高考,简直一年比一年变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