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美国篇 美国金融之庞氏局 -- 井底望天

共:💬244 🌺1258 🌵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斗胆发点不同意见

        利率更高了,俺们的企业就更加跑到海外借钱了,然后跑回来的钱就把兑换率推得更高,所以的外汇套息交易也加进来了,于是央行就再提高利率,如此反复,直到崩溃。

        这个好像和现在中国的国情不太相符合的,中国的一般企业还是很难直接去外国银行借款的。即使将来经常项目开放了,中国人的一些习惯也不会一下子变了。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般更愿意采用亲朋拆借或者地下贷款。 而大的国有企业,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他们肯定要服从上级政府的控制,政府还是很容易能控制住短期外债规模的。

        这期的财经杂志上有篇文章,国资委正在要求各个国企上报衍生合同的损失。国航,东航一类的都在上报去年签的对冲合同细节,然后开始找里边不合规的地方和瑕疵,开始准备挑刺了,首先肯定的是不会付款。而那些国际大投行们也不敢多大反应,这些合同当初签订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可挑的,如果是一般小国,米帝政府施加个压力,再不听航母一来,肯定乖乖给钱了。可对中国不行,2边扯起皮来,你敢随便查封中国大国企吗?一些投行现在的期望值是能各让一半(少收一半),可看来国资委可未必满意。

        米帝希望自己当地球公务员,他的投行们创造了这些合同,他们自己的法官来判决,他们的警察来保障合同执行。问题是tg也是有警察的,你米帝的警察是进不了tg的地盘的.2边真的开练,那打个几十年谁赢还2说那。

        就像东航,国航的这些合同,tg觉得吃亏太大了不玩了,米帝也没办法。要是普通小国,早拳脚伺候了。

        金融无非就是个信用,而信用的终极保证是军事。米帝花街想收税,对付日本,德国可以,毕竟军事优势摆着。对付tg,那他也没底气,50年代在朝鲜对练,70年代在越南米帝都是吃了败仗的。现在奥黑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肯定要学邓小平,来个军队要忍耐是难免的。(布什已经把好吃下去的都吃下去了,剩下的像tg这样的,他吃不动)

        • 家园 不如学学98年的叶利钦,直接就给他们来个赖帐

          说不还就不还,你敢咋样?

          老毛子当年穷的叮当响的时候都敢做的事。

        • 家园 中国的一般企业还是很难直接去外国银行借款的

          现在也有变化。我今天就是带着一个民营企业去韩国产业银行谈贷款的事情。上次见外管局的吴晓灵,她的意思是内部研究了一下,觉得基本上外汇经常项目已经全部放开,资本项目也放开得七七八八,没放开的地方,市场也有很多办法对付,对于他们来说,有时候也堵不住。

        • 家园 假合资真贷款

          08年有一个玩法:就是假合资真贷款。

          企业缺钱的,与外资签定投资协议,引进资金,同时签定一个补充协议,一年后,企业以30%的溢价回购股份。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家园 天真了点

          人家不会跟你来硬的, 培养代理人, 代言人就是了。 事实上现在很多事情, 人家二十年前就在耕耘了。

        • 家园 这个

          这个好像和现在中国的国情不太相符合的,中国的一般企业还是很难直接去外国银行借款的。即使将来经常项目开放了,中国人的一些习惯也不会一下子变了。

          这里说的应该是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经常项目开放后的可能性吧。

          看看东欧诸国现在的情形就明白了:欧美银行跑到东欧开分店,用欧元贷款(部分美元、瑞郎),因为利率优惠,再加上东欧当时经济发展迅速、当地人一心要做真正的欧洲人(东欧实际上仍然只被看作二流欧洲人)+常年受“大家都是欧洲人”和“自由市场就是好”的忽悠,这些人就直接借欧元、瑞郎贷款,结果这次金融危机以来,波罗地三国和波兰等东欧国家的本币对欧元、瑞郎大幅贬值,有的多达20-30%,当地工厂主和居民基本无法偿还欧元贷款,矛盾立即现形,年初危机最紧急时,东欧各地老百姓纷纷上街打酱油、扔汽油弹、和警察对峙。这也是为什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啥这次对东欧国家的贷款、支持这么迅速、条件这么优惠,全无对97亚洲金融风暴的亚洲国家那些苛刻条件,因为必须要保持东欧人民对免煮柿油的纯真信念。

          中国如果放开外汇管制、任由外资银行放贷,这些家伙为争夺市场一定会以低利率下套,你看到时候中国中小企业和居民会不会去贷款。。。

          • 这个
            家园 那关键还是价格战了

            你认为外资大行和中国本土的那些银行那个更擅长打价格战?现在银行对那些资信好的大企业,那都是多少家银行求着人家去贷款,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企业,好企业,有抵押的企业根本就不担心贷款问题,那是银行求他们。他们去找外资行的动力好像不太足。(只有像去年政策限制对地产贷款后,地产公司去找外资的就特别多)。

            而中国的中小企业,个人商户什么的,那风险可就不好说了。做小买卖的如果贷款陪了,直接跑路或者赖账的可不一定少,这块,外资行们可未必想做。即使做,他们和中资行拼价格也不会有优势,毕竟人力成本差距摆着。

            去年花旗危险的那一阵,上海花旗的高端客户差不多都把在花旗存的钱取出来了。外资行在中国最盈利的应该就是私人银行,给最富的富翁们服务的业务。但中国的富翁也不是傻瓜,不是一听免煮石油就不担心自己身家的主,去年欧美各大行倒闭消息满天飞的时候,那些在花街的中国人就把内部可能要出事的消息传给自己在国内的亲朋,然后信息就互相传递,他们可行动快着那。花旗在生死线上走了一遭,汇丰还好,不过也得扒层皮。而中国国有银行基本都是中国政府信用做担保,2相比较,那怕服务态度差点,也比几千万打水漂强吧。

            就这次危机,欧美银行至少也要几年才能翻过身来,这期间,他们的信用都是打折扣的。毕竟,冰岛银行和雷曼的破产可是真的让很多人血本无归的。

      • 家园 写得好!送花功能好像停了,叫个好来。
      • 家园 花井大

        这个系列追看了很久了,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一下,目前高层的智囊中,如井大所言的,立场站在西方金融界,为他们说话,企图赚开我们的金融防御城门的人,总体的影响力对高层有多大,虽然我们这样的小民,微尘一样,担心这个根本是多余的,不过还是希望高层不给他们所忽悠啊

        井大能否透露点自己的看法

        • 家园 影响还是比较大

          不过中国的状况比较特殊,一个就是外贸企业,利润率超薄,因此要收他们制度税,难度颇高。各企业加上地方政府鼓噪起来,央行那点声音就不大了。

          还有就是资本外出,不断当了二傻子,导致中央犹豫。

          当然就是最后一条,这次是那些人看到了金融和经济危机来临?那些人在2008年,还在为美国金融大唱赞歌?陈志武这样的货色,大家都看得出来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