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区分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和吴敬琏们误导的改革 -- 思想的行者

共:💬43 🌺6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邓本身很复杂,要一分为二。

        如果要反邓的话,需要注意策略,应当用邓的一部分话去反对邓的另一部分话。当年邓那批人对毛也是那么干的。现阶段邓还是神,动不了。

        • 家园 邓现阶段还是神吗?就算是邓粉也不敢这样称吧。

          当然他们是很想:总设计师永远是正确的。

          “应当用邓的一部分话去反对邓的另一部分话”——当年邓说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

          可邓粉有本事选择性失明,这时候他们仍然要高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旗,要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哟。面对人家的耍懒,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用邓的话反对邓我认为是没有效的,用毛的话反对毛有效,是因为他们要用这一套去忽悠别人,别人因着利益也接受这忽悠。我以为真正有效的是用现实去证明毛的正确。

          毛是正确的,那就自然有人不正确。

    • 家园 (2)计划经济成就背后的隐患

      苏联和中国的计划经济通过国家的强有力的组织力,使得国家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工业化,但是也留下了不小的隐患。

      比较苏联中国和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三小龙的工业化模式,可以看出苏联和中国的计划经济工业化模式是更刚性的,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则显得更柔性些。

      计划经济依靠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来完成国家对工厂的组织---指令性计划就是命令,通过这样的命令把一个个的工厂组织成为一个生产的兵团,这样的生产的兵团确实具有战斗力,但是也导致了工厂本身的自主性的丧失,工厂只需要唯命是从就行了,企业自由度几乎为0。

      美国政府,日本政府,韩国政府,台湾政府新加坡政府同样也对企业界有着不同程度的介入,但是与苏联和中国的政府不同的是,他们的政府介入是在尊重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进行的,政府给企业创造市场条件(避免恶性竞争,实行市场准入限制)、提供融资便利,提供技术支持等等

      例如美国政府对于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扶持

      在技术创新方面,美国政府大规模介入和扶持本国企业的行动始于80年代。当初,由于日本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突飞猛进,对美国的产业竞争力形成严峻挑战,使美国政府改变了中立的立场。Sematech计划是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第一个大规模的“政府—企业”合作伙伴关系计划,意在提高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水平。90年代后,克林顿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政府—企业”伙伴关系计划,包括:商务部标准技术研究院主管的“先进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国防部负责的、促进科技军转民的“技术再投资计划”;能源部下属12个实验室和82个纺织公司共同承担的“美国纺织合作伙伴关系计划”;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等6个部门参加的、国家科技委员会负责协调的、为提高美国建筑业技术的“建筑与建设计划”;中小企业局负责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等等。

      外链出处

      日本政府对日本各个产业的介入程度要更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日本政府对日本的不同产业进行了重点扶持

      1945-1960年(战后复兴):前期扶持钢铁、煤炭产业;后期扶持合成纤维、石油化工、机械、电子业。

      1960-1973年(快速增长):扶持钢铁、合成纤维、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纸浆、机械产业。

      1973-1985年(产业调整):扶持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飞机产业

      1985-1990年(结构转换):扶持医疗、教育产业。

      1990-(持续低迷):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外链出处

      举例:日本政府对汽车工业的扶持

      a,日本政府向驻日美军求情,请求美军允许日本人生产小轿车

      1945年9 月2 日,进驻日本的盟军最高司令部发出指令,禁止日本生产一切汽车。这对于日本的民用汽车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时的丰田公司社长丰田喜一郎向全体员工宣告∶“本公司今后将步入苦难的旅程,说不定连工资也发不出来,愿去愿留请大家自己定夺”。

      日本政府的官员们开始向盟军司令部陈情,恳请盟军司令部允许日本生产一定数量的汽车。他们说日本的交通已经废墟化,急需汽车来运送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盟军司令部经考虑后,于1945年9 月28日同意日本全国每个月生产1500辆卡车,但仍然禁止日本生产轿车。

      1947年6 月,在日本官员的努力说服下,盟军司令部终于同意日本每年生产300 辆小轿车。

      没有日本政府向美军一再的陈情,今天的日本汽车工业的辉煌是不可想象的

      b,征求企业意向,制定优惠保护政策

      1951年9 月,为了制定一系列有效的优惠和保护政策来促成国产轿车的发展,通产省自动车课的负责人向日本各汽车制造公司的领导人发出了调查表∶“为了促成国产轿车工业的振兴和发展,你们希望政府为你们制定什么样的优惠和保护政策?”

      调查的结果显示,各汽车公司对政府的要求主要有两点∶1 、在银行贷款方面对汽车制造公司进行优先照顾,在税收方面对汽车制造公司实行一些特别的减免措施。2 、对外国轿车的进口进行最大限度的限制,对进口轿车征收高额的关税。于是通产省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了促进国产汽车发展的一系列扶持保护政策。

      日本政府制定的保护政策非常严格,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警察部门和汽车出租公司的不满,因为根据政策,他们只能使用国产车,但是国产车的质量、技术等等不过关,以至于警察追不到开进口车的小偷,出租公司利润严重受损,他们要求使用进口汽车,但是日本政府却坚持政策不变。

      外链出处

      韩国台湾新加坡在战后仿效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政府对企业的重点扶持,实现了重点产业的集中突破,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二战后,整个东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另外以上诸国的经济发展还因为企业自身通过托拉斯,康采恩等等垄断形式实现了产业界的联合

      维基百科对康采恩的定义和论述:

      康采恩(德语:Konzern)是一种通过由母公司对独立企业进行持股而达到实际支配作用的垄断企业形态。一般情况下,基本是由集团中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企业来担当控股公司这一角色。 这种垄断形态与卡特尔以及托拉斯不同,它的直接目的不是支配市场。在资本集中方面上,康采恩比卡特尔和托拉斯更加进步。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存在的各大康采恩集团也被称为财阀,比较有名的有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等。在2000年左右,中国和日本开始出现的各种“控股公司”以及“集团总公司”,也被认为属于康采恩垄断。

      维基百科对托拉斯的定义和论述

      托拉斯(Trust)直译为“商业信托”,是指在同一商品领域中,通过生产企业间的收购、合并以及托管等等形式,由控股公司在此基础上设立一巨大企业来包容所有相关企业来达到企业一体化目的的垄断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托拉斯企业的内部企业可以对市场进行独占,并且通过制定企业内部统一价格等等手段来使企业在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现在各大发达国家都先后出台了反托拉斯法,并且在各国该法案中对这一垄断形式进行了限制,禁止了过于庞大的托拉斯垄断。作为经济行为的托拉斯目前并未完全禁止,一些被认定为并未过度庞大的托拉斯的存在还属于法律允许范围之内。关于判断其是否过度庞大,各国各个时期的判别标准也不尽相同。

      托拉斯康采恩使得各个企业原本分散的生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等联结在一起,企业彼此之间互通有无,共同克服生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不足所导致的困难,而得到顺利发展。

      例如日本的康采恩(财阀)有三菱、住友、三井、富士、三和、第一劝业等六大金融资本集团,以各自的银行为核心,囊括了金融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国际贸易等主要经济部门,控制了日本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因此,一般人们不再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金融资本集团称为财阀,而是像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称为财团。

      韩国财团有三星、现代、大宇、乐金及鲜京等五大财阀

      美国财团有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杜邦财团等等

      可以认为康采恩,托拉斯等等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人类的生产关系的一个重大变革,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与托拉斯康采恩这样的企业集团组织形式相比,中国和苏联的计划经济可以认为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型企业集团,所不同的是这样的企业集团中的企业缺乏一些必要的自主权。

      和康采恩一样,计划经济也能够帮助企业克服资金瓶颈,组织企业协同攻关以克服技术难题,组织起完备的产业链避免企业出现零配件的供给困难,给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销路,因此计划经济可以取得相当的成功。

      但是与康采恩等等垄断组织相比,计划经济的决策是一元决策,即只有一个决策主体---国家计委

      而康采恩的决策是多元决策,企业集团中的企业都具备相当的决策权和决策能力。

      在计划经济中,由于企业不需要为自己的产品的销售负责,因此企业不关心市场,他们也就缺乏向计委反馈市场动态的能力,使得计委的决策由于市场信息的缺乏陷入相当的盲目性

      由于企业在计划经济中缺乏对市场或者说老百姓的需求的感知能力,导致很多老百姓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了总需求的抑制,总需求的抑制直接的导致了总供给的减少,因为在一个平衡的经济体系中,总供给=总需求。

      计划经济中的公有制企业占绝大多数,私有企业缺乏合法地位,实际上这是对私人投资的抑制,抑制了私人投资的热情或者说自由,导致社会总投资水平的相对低下。

      社会总投资水平的低下也就意味着就业率的低下,这也是中国当年知识青年上乡下乡的一个直接的经济原因,因为城市容纳不了那么多的青年的就业,只好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由于以上弊端,尽管中共领导人们努力的进行建设,但是经济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

      • 家园 (二)艰辛的改革探索历程--围绕大跃进的纷争

        如果把改革解释为对旧有的生产模式的革新,那么这样的广义意义上的改革在毛泽东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时候就开始了。

        新中国建国后向苏联一边倒,接受了大量的苏联援助,同时基本上把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全盘照搬,这样的工业化模式是否符合国情,暂时无暇顾及,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不甘心于照抄他人的经验的。

        在中共历史上,毛泽东之所以成为领袖,就是因为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为了这条革命道路,毛泽东与那些盲从于苏联经验的布尔什维克们进行了多次的政治斗争,实践最终证明了毛泽东的正确性。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中国开始进行经济道路创新的开始,强调轻工业,农业的重要性是很重要的,中国的轻工业,农业得到了一定发展,避免了苏联和东欧那样的轻工业相对于重工业的严重薄弱的状况。

        但是只注意到了十大关系的均衡,依然是不够的,不久,毛泽东就在经济发展问题上与他的战友陈云,周恩来等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周恩来陈云注意到了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各部门热情极度高涨争相制定过高的工业农业指标,从而导致了经济的失衡,周恩来陈云着手纠正人们的这种冒进错误,但是毛泽东却认为周恩来陈云的做法把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给打消了,是促退。

        周恩来陈云做出反冒进的决策是根据各个工业产品产量之间的均衡的计算而得出的,认为国民经济的指标的制定要注意综合平衡而毛泽东做出批判周恩来和陈云的决定是根据他对平衡的相对性的哲学的看法出发的

        毛泽东认为周陈的做法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庸俗的辩证法”,毛泽东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不能为了追求平衡而泼人民群众的冷水;毛泽东因此发动了反反冒进运动,不久,中国开始了“大跃进”。

        “大跃进”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破坏种下了以后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隐患,特别的是由于工业指标的制定的过高,导致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被抽调到工业领域,造成了农业从业人口的急剧下降,导致不少地方农业生产的萎缩,与全国性的干旱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粮食产量的严重不足。

        “大跃进”的政策为什么会导致悲剧性的结局,为什么人们冲天的干劲却造成了普遍的饥饿?

        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比如说大跃进破坏了综合平衡,比如说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速胜论等等。

        但今天的我们也可以从市场,计划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由于市场机制---这个天然的调节机制受到了抑制,人们只能用人工的办法来调节经济的平衡,这导致了经济平衡很容易被破坏。

        我们知道市场本身可以通过供需机制,价格机制来调节供需,但供求过剩,造成价格降低,就可以引导人们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反过来,供求不足,造成价格上升,也可以引导人们增加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达到经济的平衡。

        但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市场机制被抑制了,人们不能根据商品的价格来调节生产的产量,人们只能根据政府部门制定的产量指标来生产,而政府部门制定的产量指标过高了,就会造成经济过热,过低了,又会造成人们的建设热情受到抑制。

        自信的有着远大理想的毛泽东不愿意看到人们的建设热情受到抑制,因而发动了“大跃进”,最终造成了经济的严重失衡,而酿成了一个巨大的悲剧。

        要追求历史责任的话,不能把帐全部算到毛泽东的头上,也应该注意到当年的中国缺乏市场机制,造成了中国经济天然的失去了一只调节经济平衡的手。

        反冒进---大跃进不仅造成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还造成了毛泽东与战友们的政治分歧,这样的政治分歧又导致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把部分与自己存在观点分歧的战友划入到“修正主义”的阵营。

        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看,修正指的就是改正的意思,问题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改正吗?

        需要改正。

        问题在于需要怎么样的改正,或者说

        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改革?

        • 家园 【原创】(三)建国后毛泽东们的经济成就

          改革是对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模式的扬弃,是扬弃而不是彻底的抛弃,改革是在毛泽东的经济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有必要简单的论述一下毛泽东在建国以后的经济成就

          a,注重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使得中国的农轻重得到相对均衡的发展。

          尽管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的农轻重的关系依然重工业的比例太重,轻工业的比例太轻,但是毛泽东那个时代,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以苏联为榜样,极端的重视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的普遍的失衡,毛泽东很早(1956年)就认识到了苏联模式的问题,这是很可贵的

          b,确立了农村的生产小队核算制,避免了农村中的严重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的蔓延,维护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随着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成分的不断增加,盲目乐观情绪的蔓延,人们急着要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中去,导致了很严重的平均主义,以及由此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

          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人们提出一个县城一个公社,农民把自己的所有收成都上交到公社去,然后到公社食堂去吃饭。结果农民发现,自己干多干少一个样,自己干了多少都要上交,吃的都是一样的饭菜,生产积极性大为下降,不少农民因此把自己生产的农民埋藏起来,放到地窖里去,由民兵带枪把守。

          毛泽东看到各地反映上来的情况后,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平均主义。他组织各地的领导干部进行讨论,应该以多大规模的单位作为基本核算单位以避免平均主义,几经讨论,毛泽东最后确定,以生产小队作为平均核算单位

          参见乌有之乡论坛上的文章毛泽东1959年六篇《党内通信》述略

          中共中央于1958年11月起召开了第一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划清两种界限即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人民公社必须重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能否定按劳分配和价值法则的作用。并决定对人民公社进行整顿。于是从第一次郑州会议起,至1959年7月的庐山会议前期,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对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的纠正。但在第一次郑州会议提出划清两种界限、遏制急于过渡的做法后,农村的形势并未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很快好起来,而且至1959年春,全国闹粮食风潮,粮、油、菜不足的情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各地普遍出现瞒产,甚至“深藏密窖,站岗放哨”,以保卫他们的产品。毛泽东深感困惑,苦苦思索。发现这种瞒产的深层次原因是所有制问题,因生产队没有所有权,他们怕公社拿走他们的粮食,于是普遍瞒产私分。毛泽东透过瞒产现象抓住了所有制这个本质问题,于是决定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毛泽东的六篇《党内通信)就是在全党开始纠左、特别是在1959年2月底3月初召开的第二次郑州会议后,提出改变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以克服队与队之间的平均主义和应承认生产小队的部分所有制等历史背景下撰写的。它们既是纠左的产物,又是对纠左起了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的文稿。

          大跃进引起的左倾风潮发生以后,毛泽东也洞察到了问题,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进行纠正,在纠左方面,他做得比刘少奇要多得多,问题在于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认定右派的进攻是比左倾路线更重大的危险,出于战略性的通盘考虑,而由纠左变成反右,结果导致了经济失衡的愈演愈烈,导致了全国性的悲剧

          c,确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了民族工业的创新

          中国的工业体系的建成有苏联老大哥的帮助的功劳,但是当中苏关系破裂以后,中国就处于一个十分鼓励的境地,这个时候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决心。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相信和依赖国内的工业界,科研界的力量来进行自主的建设和创新,中国因此在工业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两弹一星是众所周知的,两弹一星不是单一的工程,都是系统工程,以两弹一星的研制为龙头,一大批的高技术领域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技术中国都是从无到有比如航空航天用的发动机,与发动机配套的高性能的耐高温的材料,与测控有关的光学技术,雷达技术,与加工复杂零部件的车床技术,焊接技术等等。

          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共最高层对尖端技术的坚定的支持,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绝对不会有那么好的底子

          d,推动三线建设,促成了中国经济布局的优化

          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从国防的角度来考虑的,是为了给我们的国防提供一个巨大的战略纵深(没有三线建设,当年中苏关系紧张的时候,苏联红军决策层是否会下侵略中国的决策是难说的,三线建设至少是让对方增加了很多的忌惮,从而起到了对苏联的战略威慑的作用。

          从纯粹的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也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了经济重心过分的朝着沿海倾斜,保证了内地具有了相当的工业实力,从而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均衡。

          虽然三线建设导致一部分企业被安置在交通不便的地方,从战术的角度看是不太划算的,但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一个大型的成功的企业本身是可以带动一个经济区域的繁荣的,比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带动了整个城市---后来该城市被命名为丰田市的繁荣。中国的中西部的繁荣确实需要以几家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向外扩散成为一个发达经济区---举例来说,日本九州地区原本以传统的煤炭业为主,相对于其他地方很落后,后来在日本政府的规划下,该地区成为了日本的高科技企业集中区,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突变。

          中国的三线建设实际上是为中国中西部经济的突围和腾飞埋下了一个极好的伏笔

          e 推动了农村大量的农田水利建设

          毛泽东之所以拒绝他人一再主张的实行单干的建议,他认为单干会导致集体经济的解体。

          毛泽东拒绝单干被很多人认为是他的错误决策,但是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保持集体经济模式可能确实是必然选择

          只有在集体经济下,中国才能进行那么多的农田水利建设,这些基础设施以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单干的后果,集体经济的崩溃,可能导致部分农民朝着城市流动,城市的富余劳动力--上乡下乡的城市青年也会要求回到城市去,而城市中却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会造成城市的混乱。

          f,确立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工业鞍钢宪法,推动了中国工厂的管理水平

          两参一改三结合  

          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以苏联经济为鉴戒,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工作作了科学的总结,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当时,毛泽东把“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之为“鞍钢宪法”,使之与苏联的“马钢宪法”(指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为代表的苏联一长制管理方法)相对立。

          两参一改三结合其实体现了现代的企业管理精神,与现在世界上极具竞争力的日本制造业管理模式具有非常多的契合之处,很多左派甚至以为日本式管理是学习中国的,日本式管理强调的是现场管理能力,反过来看,美国更多的则是强调CEO等少数精英的智慧来控制企业的发展,给CEO等精英以高薪,黄金跳伞保证,希望精英们的天才创意可以领导企业不断创新,至少在传统产业方面,美国的CEO精英主义遭到了严重的挫败,因为传统产业中的革新大量的需要来自于基层的不间断的小创新的叠加,积少成多

          总体上来说,建国以后毛泽东凭借自己的魄力和组织能力是做了很多事情的,一概而论轻易的否定以为毛泽东不会搞经济是轻率的。

          毛泽东的失误:

          1957年发动反反冒进,大跃进,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实际上表现了毛泽东的求胜心切,其实也是中国缺乏市场调制手段导致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乐观派的主观愿望难以实现的结果

          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企图发动一场文化领域的人民革命战争,结果造成了混乱,导致了很多行业受到了冲击,一些高级人才遭到不该有的打击---这应该算是毛泽东的政治失误,但是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方面的后果。

          毛泽东的失误引发了普遍的反思,因此改革也就呼之欲出了

    • 家园 你还是先把你每年证明两次的哥德巴赫猜想证完了再说吧
    • 家园 开头一段那几句就是瞎说

      现在很多人否定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官方说法---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这一段开头几句完全是瞎说。很少有人(更不用说官方)“否认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至于“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那是专门形容文革后果的(既不能用来形容五十年代,也不能用来形容六十年代)。自己把别人的意思弄错了,竖起靶子来批判,显得自己特别英明?

      • 家园 欢迎挑错,但是不要用“瞎说”这样的字眼

        • 家园 连基本的事实和评论都不懂,还不是“瞎说”?

          还凭什么反驳别人指责你是“瞎说”?

          还有什么必要指望别人去读你码的那么多字?你思考个啥呀?

          • 家园 无限上纲了是吧?

            一点错了就是基本的事实和评论都不懂?

            还要剥夺我思考的权利?

            你思考个啥呀?

            • 家园 你先承认自己连基本事实都没弄清楚吧

              你爱怎么思考就怎么思考。

              • 家园 行了,我承认我含糊了某些事实

                问一个问题

                什么是基本事实?

                什么是非基本事实?

                你根据什么来辨别基本事实和非基本事实?

                • 家园 【原创】行了,你就承认你错了吧,别在那里绕弯子叉开话题了

                  你抓别人的尾巴的时候是多么的嚣张啊,别人抓你的尾巴时你的真实嘴脸就出来了。

                  我们在西西河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河友们从事着不同的行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给大家分享,我看了很多你的帖子,绝大多数论据是你不知道从哪里百度来的,你还会经常还怀疑别人的动机;我也强烈怀疑你的动机,在各个论坛发出各种乐色,你哪来那么多时间,你想干什么,是不是想出名想疯了吧。

                  可是你的水准真的很不怎么样。上次别人在国外贴的图你不会挂代理就叫嚣被大家耻笑的事情还记得否?这个事情充份暴露了你资料来源的贫乏,还不觉悟吗?

                  你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你想搞研究,你没有良好的基本训练,你也没有很好的资料,所以你就只好当一个百度客了,这样的所谓学术,垃圾而已。

                  骂完了,痛快了许多,有本事去投诉我,去封了我的id吧。

                • 家园 我来问几个问题吧

                  什么叫“行了”

                  “我”是什么?

                  “承认”是什么意思?

                  “含糊”又意味着什么?

                  “事实”又是什么鬼东西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