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无关色戒——李兆麟谋杀案 -- 黄河故人

共:💬60 🌺35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教一个问题

      卢冬生将军曾经是陈赓将军家的仆人,他曾经多次说陈赓是他的革命领路人,为此还引起二方面军领导人夏曦的不快。

      卢冬生要是不死,陈赓家可能就是一门主仆三大将,比小李探花神气多了。

      请问一下第三个将军是谁啊?

    • 家园 花,顺便等包子

      火爆脾气的赵尚志也干过地下工作,居然还是妇女工作,也难怪赵尚志被抓

      这应该是包子。

    • 家园 孙格龄后来如何?
      • 家园 逃往台湾根据资料

        但是很奇怪。余秀豪和何士英能逃掉还正常,毕竟是接收大员,可以跟着苏军走。

        别的都有下落,就这个46年才被吸纳的新成员都能逃到台湾,很奇怪,那么多老资格都走不了,而且信息似乎来源于口供。

        个人认为被毁尸灭迹可能更合理一点。

      • 家园 好像跑了!

        网上说的。

      • 家园 花,同问。
    • 家园 花一个 顺便说一下

      我真的喝了三次水

    • 家园 【原创】无关色戒——李兆麟谋杀案(完)

      李兆麟当天9点多出门上班的,到了下午一点,他去红军街一号哈尔滨市委开会,2点多钟,李兆麟向市委书记钟子云说:"我有个约会",离开会场。 李兆麟乘坐的汽车行至《哈尔滨日报》社附近发生故障,毛病还不小,一时修不好。恰遇到报社唐景阳乘坐的马车,便令警卫员李桂林帮助司机卢德才修车,他自己乘唐景阳的马车回到中苏友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苏友协,现在是属于哈尔滨市委,感谢河友handiman提供

      回到中苏友协后,问秘书于凯“有无事情?"于答无事,遂对于说:"我到水道街9号去一趟,一会就回来,等李桂林回来时,让他去接我",便走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认为李桂林修车应该很快就能修好,实际上这车修了一个多钟头,另外李桂林是看着他进了中苏友协才回头认真修车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天李兆麟活动地点图示,平面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天李兆麟活动地点图示,google地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天李兆麟活动地点图示,示意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苏友协、水道街9号,国军驻地地图,google地图

      这里有地图,是河友cavalry兄标注的。从图上可以看出,车坏的地方大概是哈尔滨市委到中苏友协中间的地方,距离两边各800米左右,步行到中苏友协也就是十分钟左右。而谋杀地点水道街9号距离中苏友协大约150米,在伪满铁石部队驻地马路对面。关于地图,感谢河友cavalry兄和handiman兄。

      这里可以看出,李兆麟和他的警卫员都大意了。李兆麟没有等警卫员,或者带着警卫员一起走,也没有和警卫员说自己要去哪里。警卫员的失职是根本就没有问,而且让保护对象自己就走了,这还是知道有人要杀李兆麟的情况。

      关于所谓色戒说法,看看地图和时间事件的描述就清楚了。李兆麟有足够的时间去搞色戒么?难道李兆麟是北京奥运中国男子足球队,半个小时开房间洗个澡?

      大概三点,李兆麟到了到水道街9号。到了之后,李兆麟就向住户王兰打听有无市政府的人住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孙格龄赶紧迎出来把李兆麟接进房间。这个时侯,楼下大约有5名左右的特务正在望风。

      进屋后,孙格龄忙说:"李先生请坐吧。"李兆麟环视一下说:"你这屋子不是很好吗!"边说边脱大衣。孙说:"您是一位有身份的人,我不把屋子收拾好些,怎么好意思请您来呢!"3月份的哈尔滨,还是很冷的,但是东北的房间里面可不冷,去过东北的都知道这一点,比南方好多了。李兆麟的枪本来是放在大衣口袋里的,这样在路上随时可以掏枪,但是到了房间就成了麻烦了,在东北的冬天,进门不脱大衣一会就要热死了。大衣脱了之后,孙格龄就倒茶,待客之道这个不算过分。

      李兆麟喝了一口,感觉异样,随即昏倒在地。随后孙发出暗号,阎钟璋、高庆三、孟庆云冲了出来。阎持枪把守大门,孟庆云持手枪预备,高庆三持匕首共刺李兆麟七刀八洞。由于高庆三撞倒椅子,发出响动,阎钟璋急忙进屋协助,见李兆麟已死,便动手检查李兆麟身上的物品,将手枪、现钞和一日记本拿去,将尸体盖上大衣推于床下,便锁上门离去。

      ————————给以喝水为借口挖坑者严重警告的分割线——————

      这里可以说一下,警卫员李桂林没来只能说是他命大。要知道当时的情况,军统占绝对优势,来两个人也活不下来。

      军统这案子干的不怎么样,他们拿走了李兆麟的笔记本,却把自己的笔记本忘下了,笔记本里还提到了他们的头目余秀豪,哈尔滨警察局长。杀人凶器和水杯残渣都扔在现场的煤堆里。他们没有尽快处理尸体,居然是再回来处理。

      李桂林修好车已经4点多了,回到中苏友协,发现李兆麟外出未归。秘书于凯告诉了他让他去接人的事情,李桂林赶紧去。去了以后他先打听的是有没有人开会的事情,这个显然是没有的。回去中苏友协正好遇到了地下党马亮,他在公安局当督察长,马亮一听就不对了,立刻回去找,也没有结果。两人坐车去哈尔滨市委(距离大约不到两公里,电话又打不通),市委与苏军联系,当天晚上苏军派了一个班去水道街9号搜查,因为语言不通和停电,当夜没有结果,苏军在这里设了岗哨离去。

      ——————————岔个话题的分割线——————————————————

      插话说说哈尔滨的警察部门和红色国际特工。光复后,首先掌握警察部门的是周维斌。周维斌1931年任哈尔滨高等警官学校校刊主任,经杨佐青(时任中共北满特委兵运工作负责人,“文化大革命”前为哈尔滨市政府秘书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 党,并接受中共北满特委批准,负责组织哈尔滨抗日武装暴动。由于临事不周,武装暴动未能起事。九一八事变后,因杨佐青离开哈尔滨,周维斌便与党组织失掉联系。1932年周维斌加入苏联远东情报组织。1936年周维斌赴苏学习,1937年作为苏联远东军青年突击队小队长被派遣回国,在 北平、天津一带活动。1939年春被日寇在北平抓捕,投入哈尔滨监狱归案,以反满抗日罪判处无期徒刑。1945年日本投降后,周维斌立即联络出狱同志、地下工作者、抗联战士和苏联情报员等革命者,组织北满临时省委,被推选为书记(张观为副书记,王景侠为组织委员,李光复为宣传委员,刘忠民为军事委员,宋维仁负责秘书工作,樊继光、廖春潮负责青年和学生工作),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后来李兆麟案破案重要人物马亮,也是共党,但身份未暴露,就是他拉进公安局的。

      介绍他加入共产党的杨佐青声名不显,可以介绍他的几件事迹让大家了解一下。他原名杨奠坤,杨佐青是后来自己改的名字,佐是佐尔克,青是前苏军总参情报局的局长彼尔青(柏尔青、别尔津)。您也许猜出来了,他是苏联远东情报部门在中国的重要领导人员,在中国的国际特科组织者和领导者,1942年于上海被捕。秋世显,黄振林的大连纵火团等重要人员都是他发展进来的,哦,秋世显应该算是秋瑾的娘家人。

      杨奠坤后来出狱的时候,是以杨靖宇弟弟的身份出狱的,其实当年是杨靖宇接的他的班,因为他受伤,张贯一代理了一下,于是就出来了一个民族英雄杨靖宇(张贯一改名),杨靖宇一直要去苏联学习,但一直没去成,不是缺钱,就是被抓,要不就是有事走不开,反倒是杨奠坤去了苏联,并成为了国际特工里的高手。

      还有一重要人物,武田义雄,山东人,他就是我们以前提过的中国爹、中国娘、中国生、中国养重要红色国际特工,他原名王义雄,幼年父亲去日本谋生,也把他带往日本。15岁被日本人武田弘一收为养子,改名武田义雄。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任驻苏联使馆武官期间,被林彪堂兄,也是前任满洲省委书记张浩策反,加入佐尔克小组,1942年失踪。

      (这些红色国际特工,大概是最苦的特工了,不讨论了吧)

      ——————————————回归正题的分割线————————————

      第二天,李桂林去找冯仲云和金伯文(李兆麟妻子)汇报,怕他急了惹事,冯仲云下了他的枪然后把他关在了那里。

      当日上午,苏军司令部给余秀豪下了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当日下午,李桂林去陈云那里汇报。

      同日,马亮率领侦缉队员再次搜查水道街9号。马亮发现二楼有一个门前堆满砖头、门上着锁的屋子非常可疑,便命人 打开门上边的窗子。他跳进屋里,发现床下躺着一个用大衣盖着的人,正是李兆麟的尸体。他当即命人维护现场,急报苏军司令部和中共市委负责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李兆麟尸体被发现时

      当天下午,余秀豪指示特务:“要停止活动,潜伏隐蔽,如有暴露设法逃跑,如被捕要自杀保密。"

      下午5点多钟,苏军司令部人员和市长杨绰庵、市警察局长余秀豪等到现场,进行验尸、照像。身着七刀八孔的李兆麟尸体卧于血泊之中。从现场勘察中拾到一本 黑皮小记事本记载着以下内容(序号是我加的):

      1.张组长24日赴长春无下落;

      2.林副组长训话;

      3.林赴荣屋旅馆;

      4.1月13日全体开会,余局长监誓,黄督察长训 辞;

      5.12月末交10页情报给孟、给杨......"。

      看来这个记事本是滨江组特务的。在室内的煤堆中,还发现刺杀用的匕首和留有氰化物的茶杯碎片。

      随后,对此案的侦缉开始,特务们纷纷逃逸。唯有孙格龄,为了甩开嫌疑,非但当时没有逃跑,反而上了几天班才隐藏起来。孙是国民党市政府工作人员,这个身份是公开的,不能随意把她控制起来。

      军统之后开始散发小报、传单,宣传这件事是桃色案件,是报复杀人。

      3月18日下午3时许,杀手孟庆云在一次抓土匪的行动中也被顺手抓住。孟在监牢里吵嚷李兆麟是他杀的,苏军审讯后,孟庆云供认不讳。刘文升打算在肉包子里下毒灭口,但苏军防范甚严,孟心里也有鬼,灭口行动失败,孟也被带去了苏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医院,左为冯仲云,右为金伯文(李兆麟妻子)

      4月21日,苏军撤离。案情真相大白之后,接收大员们无法立足,随苏军撤往海参崴,再南下上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时的报纸

      4.28,共军进入哈尔滨。

      5.15,共军开始大逮捕,马建胤被抓获;

      5.28杀手高庆三被抓获。

      落网杀手情况出场时刻已经介绍,共分两批被枪毙。

      如果能有一张整个凶杀现场的示意图,那这个就比较完美了。

      关键词(Tags): #李兆麟#抗联#谋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向大拿请教 武田义雄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从履历上看来

        真的有问题啊

      • 家园 留下了这么多破绽,那象是经过培训的军统?应该是饭桶吧?

        第一:尸体居然不处理就留在现场?明明作案者有很充裕的时间的啊。

        第二:居然连自己的笔记本都丢在了现场?

        就这水平?还军统捏?简直就是饭桶。

        此案与邵玉魁案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 家园 关于杨佐青和周维斌的悲惨故事

        杨佐青和周维斌的结局都很悲惨。杨的儿子直到80年代后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杨奠坤就是杨佐青,而周维斌也是在85年才被平反。命运坎坷,甚至可以说是悲惨的。

        先说一下杨佐青。搞清“杨佐青”身份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1981年,正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读书的张晓宏,收到一封寄自上海的信,这是他的一位忘年之交——华东师范大学附中的教师张以谦写来的。 在信中,张以谦请张晓宏帮忙查找一个叫杨奠坤的人,这个人是张以谦父亲张逸仙的战友。随信还寄来一份张逸仙生前写的自述材料,材料详细记述了张逸仙和杨奠坤在东北参加共产国际秘密工作的经历。 受朋友之托,张晓宏开始到各个相关部门打听和查找有关材料。然而,几个月过去了,结果很令他失望,没有人知道杨奠坤这个人,公开材料里也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故此,张晓宏打算写信告知张以谦。就在此时,有了意外的线索。张晓宏从同学父亲那得知一个叫“杨佐青”的人。张晓宏到黑龙江市委组织部,找到了“杨佐青”的自述材料。通过张逸仙和杨佐青的两份自述材料,调查出了整件事的经过。

        杨佐青(杨奠坤)是一名共产国际驻中国特派员,也可以说是共产国际“大哥”--苏联派到中国的情报员(谍报员或特工)。

        杨奠坤中学时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在满洲省委负责军事工作。1932年被排到吉林,组建武装队伍,组织抗日斗争。在一次和日军的战斗中负伤,返回哈尔滨治疗。接替他的是满洲省委的战友,后来大名鼎鼎的抗联英雄--杨靖宇(其实杨靖宇本名叫马尚德,为了稳定军心和迷惑敌人,借杨奠坤的名字,改名为杨靖宇)。1932年冬,伤愈的杨奠坤被派往哈尔滨做地下情报工作,在此认识了张逸仙。1934年和张逸仙到莫斯科西北郊森林的苏军培训学校培训(杨奠坤时年23岁,张逸仙40岁)。到该校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俄文名字。杨奠坤叫“瓦尔德尔”(张逸仙叫“古斯达夫”)。培训结束后,理所当然的被派往中国参加苏联对中国的谍报工作。

        “苏联特工”的身份暴露,1942年9月16日晚被日军抓捕送往司令部连夜受审问(当然少不了严刑拷打)。杨佐青在始终不受威吓,没有透露情报组织系统,绝对是个硬骨头。但最后被送往日本在中国的军事法庭,判处8年的有期徒刑,这也是因为人本人从他嘴里撬不出东西来也没有更多的证据。1945年抗战胜利后,得以获释出狱。1948年,杨佐青重回到哈尔滨,但早已没有家人的任何消息了。这一年,杨佐青和叫“苏风”的女子结婚,组建新家庭。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黑龙江外事处处长一职。文革时期因有“苏联特务”之嫌疑,而遭到迫害,以至于1970年去世。而他的儿子杨晓云知道80年代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却天人永隔再也见不到亲爱的父亲了。

        可是相比经他介绍入党的周维斌,杨佐青还是幸运的。

        胡乔木文集中有一篇由胡乔木执笔、发表在1957年7月18日《人民日报》上的社论《在肃反问题上驳斥右派》。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应该指出,在这八万多反革命分子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窃据了重要部门的重要职位。例如曾经是内务部户政司司长的周维斌,原来是叛变投敌,做过日伪警察分局长而且负有血债的反革命分子。”

        可怜,可悲,周维斌落得如此结局,在1955年的肃反运动中被逮捕入狱,在胡乔木这篇文章中,是被作为一个深藏在要害部门的“反革命分子”的典型而点名。

        哎,做特工难!做共产国际的红色特工更难啊!!

        周维斌出生于1907年,辽宁辽阳人,1923年后在辽宁省立三中、上海交大附中、辽阳县高中及北京宏达学院学习;1927年到1929年在哈尔滨警官高等学校学习并毕业。尔后他在沈阳、天津等地活动,谋求赴法留学未成。1931年他回到哈尔滨高等警官学校任校刊主任,经杨佐青(时任中共北满特委兵运工作负责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接受中共北满特委批准,负责组织哈尔滨抗日武装暴动。由于临事不周,武装暴动未能起事。九一八事变后,因与杨佐青是单线联系,杨佐青离开哈尔滨后,周维斌便与党组织失掉联系。1932年周维斌加入苏联极东情报组织。1936年周维斌赴苏学习,1937年作为苏联远东军青年突击队小队长被派遣回国,在北平、天津一带活动。周维斌在做了一些工作以后即将启程赴苏时,于1939年春被日寇在北平抓捕,投入哈尔滨监狱归案,以反满抗日罪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他与难友组织并领导了“反日工作团”,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

          1945年日本投降后,周维斌立即联络出狱同志、地下工作者、抗联战士和苏联情报员等革命者,组织北满临时省委,被推选为书记。

          首先,北满临时省委决定利用9月3日在八区运动场召开“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会”的机会,公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存在。大会后,刘亚楼(时任苏军少校,为哈尔滨军管会代表)派人通知周维斌和张观,要他们立即去沈阳找关内来的老八路,说找到老八路就可找到党的领导机关。9月4日,周维斌、张观两人即在苏军保护下乘苏军军用列车赴沈阳,先后见到了唐凯、李运昌、冯仲云、韩光、李荒、张昭等。9月18日以彭真为首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由锦州到达沈阳。不久即在李运昌的介绍下,彭真和陈云接见了周维斌和张观。陈云肯定了他们在哈尔滨的工作,赞赏他们及时找党汇报情况,指示他们立即随北上部队回哈尔滨,与抗联名将李兆麟(时任苏军在哈尔滨的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取得联系,协助李兆麟做好四项工作:第一,发动群众;第二,建立武装;第三,接收政权;第四,收集物资。10月15日,周维斌和张观回到哈尔滨后,向李兆麟传达了陈云的指示。后来李兆麟以滨江省副省长名义任命周维斌为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

          周维斌、张观又根据李兆麟的指示,向北满临时省委传达了陈云的指示精神。临时省委即根据陈云指示开展了建军、建政两大工作。

          在中共中央北满分局的领导下,周维斌作为哈尔滨市的第一任中共公安局局长,在当时相当复杂的情况下,完成了组织交办的许多特殊任务,并同国民党特务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8年至1949年,周维斌出任哈尔滨市社会局局长。1949年后半期任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原会长李兆麟于1946年3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至1953年,周维斌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民政司副司长,抗美援朝期间曾任解放军东北军区汽车学校政委;1954年至1955年回北京后任内务部户政司司长。

          尔后周维斌的命运发生了逆转。1955年8月,他在肃反运动中被逮捕,并如上所述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作为典型在《人民日报》上被点名。1958年4月1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周维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62年6月,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减为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73年1月,经辽宁省凌源县人民法院裁定,减刑两年;1978年6月,经辽宁省朝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去剥夺政治权利5年的附加刑。1978年6月,周维斌刑满后在辽宁省凌源农场就业。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春风也终于眷顾了周维斌。1985年5月1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厅再审判决,撤销了1957年的原判,周维斌得以平反,恢复原职级待遇。鉴于内务部已于1966年12月撤销,周维斌到民政部离职休养,1993年7月4日终老于北京。

        总算人生的最后几年周维斌还是得到了老邓春风的眷顾,最后得以善终。但是一生坐牢,其中在日本人的大牢里蹲了6年,在自己人的大牢里蹲了整整23年。可悲,可悲啊!

        关键词(Tags): #杨佐青#周维斌通宝推:goo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