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师大轶事之启功先生 -- carolzh

共:💬110 🌺316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师大轶事之悔不当初(二)

      对陈教授的抱歉是我们带给他的温暖太少了。然而,对于另外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历史系的刘乃和教授,我们的抱歉就是太不应该去打扰她了,而这种歉意,也是经过了时间的磨砺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当时,作为班领导班子的非主要成员之一,我跟着班团老大到刘乃和教授家里去拜访她。其实初次拜访的目的就是建立联系,然后安排我们班的某个小组每隔一段时间去探望探望她。印象中刘先生的家是学校最老的筒子楼里面的两间房,每个房间跟学生宿舍大小相仿。一间是先生的卧室,一间我猜测是用作书房。房间里的家具跟学生宿舍非常相似,一看就是学校统一配发的书桌、书架和铁管床。唯一看起来像居家过日子的家具的,恐怕也就是刘先生接待我们的两个沙发了。先生的房间里摆的非常满,到处都是书籍、资料,一堆一堆地堆在任何一个可以当做平台的地方。昏暗的房间里面充斥着一股旧书、旧报特有的味道。

      刘先生当时讲了些什么我已经记得不大清楚了。大致是表达了对我们的感谢,同时讲了自己时间紧张,还有很多有关老校长陈垣的资料搜集和整理研究工作没有做等等。现在想来,其实刘先生是委婉地拒绝了我们的好意,然而我们这些小毛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还是派了一个小组定期去她家里。然而,没去几次,那个小组的组长有一天突然说,刘乃和先生去世了!这个消息令我非常难过和怅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刘先生直到逝世应该都是住在那两间筒子楼里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样的筒子楼都是几家共用卫生间和厨房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乃和先生啊,一位1943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并开始任教的才女,一位1947年就研究生毕业的历史学家啊!

      令我最感到抱歉的是,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在她希望抓紧一切时间完成她毕生从事的工作的时候,我们一厢情愿的好意其实是占据了她宝贵的时间,而这却是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尽管可能只是几个小时,但是试想这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的几个小时,是在同时间赛跑的过程中的几个小时!也许这几个小时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对刘先生而言,或许就是多留下一篇论文,多给学生讲几句专业的问题!假如当时我们能够懂事一些,能够多替别人着想一些,或者对刘先生所做的工作能有再多一些的了解,恐怕都不会做出这样不像话的事情来。现在,我自己也成了老师。元宵节的前一天一位学生给我发来短信:“老师,明天是元宵节,您家住哪里?我想送给您一个礼物。”我回复说不用了,并且请学生到办公室找我,后来这件事以一种很让我意外的方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是,这个短信让我整个晚上都在不停地打着腹稿,绞尽脑汁地想着怎样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方式拒绝他的好意。也就是那一刻,我想起了刘乃和先生,想起了对她深深的抱歉。原来强加给别人的一厢情愿的意愿,哪怕是出于好心,也是这样令人困扰,也终于明白了,只有对方想要的,才是最好的礼物。

      关键词(Tags): #师大#刘乃和
    • 家园 在河里,看到母校的兄弟

      以前只知道河里的萨以前常偷学三的白菜。

      没想到万里风中虎 carolzh 源茂 大懒虫1号诸位都是师大校友。

      花之。上浮来顶。地理系毕业生报道!

    • 家园 【原创】师大轶事之悔不当初(一)

      大概是大二的时候,我们班进行了班团委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新班子上任之后决定带领大家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一来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二来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师大增添新的光彩。做什么事情呢?班长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觉得校园里面的老人非常多,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地跟一些孤寡老人联系,帮他们做做家务、聊聊天什么的,应该是件好事。于是,班长联系了学校离退休人员办公室,别说,很快人家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名单,全是离退休孤寡老教授。我们班的“送温暖”活动也就正式启动了。

      作为班团委领导班子的一员,我随着一把手团支部书记和班长先后拜访了几位要跟我们结成对子的老教授。在这些老教授当中,印象最深的是两位。一位是外语系一位姓陈的教授(可惜忘了他老人家的名字),另一位就是历史系的刘乃和教授。

      先说说外语系的陈教授吧。他讲话略带岭南口音,相貌清瘦,当时应该是年近70,但看上去非常矍铄。老人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一走进他家门,他就拿出很多点心请我们吃。当然,我们都是咽了又咽,才把肚子里的馋虫请回去。他的居住环境还算不错,虽是老式的两居单元房,但显得非常宽敞。他家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在墙上挂着的、桌子上摆着的一个又一个镜框。镜框中的照片都是中外芭蕾舞的剧照。老教授给我们讲:“我最喜欢芭蕾舞,那么优雅、那么美。”他指着桌子上的剧照如数家珍,这个是**芭蕾舞团演出的**剧,这个女演员我认识,别看是外国人,可是穿上中国的旗袍仍然非常漂亮。那个是**芭蕾舞团表演的**剧,这个故事在英语里叫什么什么、德语里面叫什么什么、法语里面是。。。俄语里是。。。。咣当!所有的人都听傻啦,我们都还在为四六级苦苦挣扎呢,人家老先生张嘴就是四国外语!我们赶紧不失时机地请教老人家,应该怎么学习外语。老人说了,这个外语学习是要靠感情的,法国菜好吃,我喜欢,所以学会了法语;俄国菜也不错,我也就学会了俄语;英语、德语嘛,其实欧洲的语言都差不多,很好学的。但是你看我就死活学不会日语。我曾经学过日语,可是一个月了连假名都没学会,坐在教室里就头疼。我告诉你们啊,日本菜也是最不好吃的菜,贵得要死,端上来一看,每盘只有一点点……您,您这是学外语的诀窍吗?

      这位可爱的老教授还跟启功先生是老朋友。他跟我们说:“我跟启功说啦,你别再到处写字啦。你看你就差没给厕所题字了……”后来启功先生在接受《东方之子》专访的时候自嘲,说自己就差厕所没题字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位老友的揶揄,有感而发。每次我们去他家,陈教授都非常热情,也显得非常高兴。我们后来还专门到他家里包过饺子。他曾经也提到过自己在文革期间受的磨难,但是没有细说,可能是怕勾起往日伤心的回忆。据我所知,他终生未娶,没有妻儿,想来晚年也是孤独寂寞的吧。可惜的是,这位老先生在我们本科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去世了。不知道今天北邮的研究生如果选修德语作为二外是不是还要到师大去上课。当时,因为有这样一批会N多语言的老先生在,师大是为研究生开设德语二外选修课的,并且师大接收北邮选修德语的研究生,学分通用。据说二外选修德语当时在北邮研究生中颇有市场,因为他们想认识师大的女生……但是据我所知,大概是在2003年前后,由于人才的流失,师大也无法开设德语选修课了。这种局面直到几年之后才得以改观。

      现在回想起来,对陈教授的抱歉是我们去得太少太少了。大概平均起来,一个月一次可能都不到。对于一个处在孤独和寂寞中的老人而言,年轻人的活力也许能够为他的晚年带来为数不多的快乐。然而,我们做得实在是差得太远太远了。

      关键词(Tags): #师大#外语系老教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