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团长我的团》之我见 -- 松阿察

共:💬49 🌺16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写得很好,团剧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

      很多人在网上挑BUG,说什么飞机是拷贝珍珠港的,这帮人都一个脏乎乎的。。。。都是看什么啊,只能说他们还没有看懂的能力。

      我也还不能够完全看懂,但至少理解了。79年自卫反击还有逃兵呢,还能指望几十年前那帮没有希望、没有理想、麻木的看客中能有多少伟光正的气概?

      里面的角色都演得很好,主角们不提了,阿译、不辣都挺传神的。还有小书虫子,自从我看到他出现,一直到他牺牲,都感觉很不舒服,后来我明白了,他在里面太不“和谐”了。

      也有很多人把团剧和亮剑比,唉,抗战中被小日本蹂躏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耻辱,虽然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法真正面对,但我们不能缩着头,甚至穿越吧。。

    • 家园 攻击立止

      看完了书,再看电视剧你会发现,

      电视剧的结局相当于 攻击立止

      书中结尾那些人性的东西,

      比方,迷龙和他老婆的私房话

      不辣和日本兵交朋友,

      团长对红脑壳的看法,

      阿译的成长,烦啦的担当,

      这些都体现不出来,

      白瞎了前边那么多铺垫。。。

    • 家园 其实还写明白了tg和国军的差别。

      国军是活着就是胜利,代表是唐吉。

      tg是活着是为了胜利,代表是和尚。

      为何而战就是tg和国军的最大差别。

    • 家园 花你,这才是应该有的视角

      兰妖孽的作品我买了三,《士兵突击》《零号特工》《我的团长我的团》,三本其实都有你说的共性。

      《士兵突击》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不要以为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一劳永逸。

      《零号特工》TG的特工们用自己的生命向军统的特工喊话:我们本该用日本人的血染红大地,我们却在用自己的血涂抹天空。

      《团长》我本来也想写,可写不你那么好,呵呵,现在看到你写的这个,可高兴啦。

      我个人很庆幸于在当下能出这么一个兰妖——本来他说的这些东西,很多人都在有意无意地遗忘,兰妖一个《士兵突击》一下就唤醒了那么多MM对生活的正面思考,功德无量啊——唤醒MM们比唤醒大老爷们更难效用也更持久。

      • 家园 也有康导和演员们的功劳。

        我个人很庆幸于在当下能出这么一个兰妖——本来他说的这些东西,很多人都在有意无意地遗忘,兰妖一个《士兵突击》一下就唤醒了那么多MM对生活的正面思考,功德无量啊——唤醒MM们比唤醒大老爷们更难效用也更持久。

        康导是用许三多的眼光拍的,换个导演,可能用成才的眼光拍,那士兵不定糟蹋成什么样了。

        还有一众演员,不论大小角色,个个出彩,这份敬业精神,也是士兵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几大主演,更不用说,士兵粉丝mm们,肯定有一大部分是冲着这几位帅哥去的,当然也可能间接地被唤醒了楼主所说的对生活的正面思考,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 家园 喜欢"团"剧.反正我周围的人都挺喜欢.很少有这样热播的电
    • 家园 写得真好

      很深层次的评论.原本以为,<<团长>>就是写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有点猎奇的意思.现在看来,这个戏不仅是反应了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还溶入许多作者对民族,社会,人的种种思考,是应该抽时间看看.

      <<团长>>已经看了两集,有点摸不着头绪,还有四十集,好久没继续看了,被吓着了---太长啦.另外,孟凡了明显地带东北口音的北京话台词和电台新闻播报般的旁白有点破坏情绪.网上看过兰作家采访过的老兵们生存现状的照片.觉得孟凡了年轻,好听的声音跟这些仍为生存挣扎着的老兵们有相当的距离.

    • 家园 团剧

      看过一期采访兰小龙和康洪雷的访问,两个人都说这是有点远征军的影子但主要是表达他们心中的战争中普通士兵对战争的看法在战争中的表现。能给人带来思索的就是成功的艺术作品。楼主评的好花之。

    • 家园 说实话这片子参杂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如果按兄弟您说的这是一部‘借着“抗战”这张皮来促使大家思考人、社会、民族、国家精神的片子’;那么这片子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拖沓的剧情跟语言就把这个主题淡化甚或弄得支离破碎。

      以前有部老片叫血战台儿庄的,里面有两句台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句是:‘老子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做什么。’另一句是‘当兵的打光了,当官的填进去,都打光了,老子就来添。’也许这个片子是把一些东西弄得高大全了点,但是就片子来说这两句话就说明了主题,简单,精炼,掷地有声。

      说实在的,也许是我麻木吧,看完整个团剧,如果说有哪里能让我稍有感触的话就是书虫的狂热眼神跟他疯狂的热情让我觉得很不舒服,这种眼神我在一些宣扬免煮湿疣的人眼里看到过,不舒服。

    • 家园 送花。团长里其实有一堆愤青。

      又看了几集,感觉小孟和老虞都是愤青,只不过一个左一个右。

      很多人不待见孟烦了,感觉倒不是真为了他的“贫”,而是因为他的“不信”。他是个虽未彻底,但已经很极端的怀疑论者。他的损不光是嘴上的,而且是从心里边就不惮以最坏的来揣测别人甚至自己。这种人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现实生活中,都不太会有人喜欢。幸亏他还不是彻底的,所以他还在“做事”。

      而虞啸卿,呵呵,实际上是个左愤。

      相反,小书虫子虽然是愤青的面目出现,实际上却并不是愤青。虽然他说话老是那么慷慨激昂的,做事也是不谙世事的。但他与人的交流是理性的。他相信自己相信的,但不强迫别人相信。他听别人说话,并且对不同意见持尊重的态度。即使被无理地攻击,他也只是表示失望,连口头的反击也没有。而且,他不是口头派,他真正地去做了他觉得“对”的事情。我尊敬小书虫。(不过小书虫激愤的外表似乎让很多人不快啊,看来包装还是很重要的,光内心正确没用。)

      龙文章则是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合体。他被称为妖孽,我觉得是因为他已经到了极端,极端的理想主义,与极端的实用主义。这两点居然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不是妖孽是什么?

    • 家园 这是我看到最好的对《团》的品评

      熊仔看完团剧后一直觉得有话可说,却一直没有说出来。无它,是在是被编剧给绕晕了。花这句。

      感觉兰晓龙就是一文学青年,你得脑袋转几个弯才明白他在说什么

      再补充一下阿忆的故事。剧中介绍,阿忆是军官训练团15期毕业,但是一直没有上过战场。阿忆也是这堆炮灰中唯一一个能收到正牌军看得起的人。炮灰团被虞师长征召时,负责体检的军官(士兵突击里的“平常心”吴哲扮)就向阿忆敬礼,只因他是十七期的,阿忆是他的前辈。唐副师长也很器重阿忆,把他升做副团长、督导。虽然唐基的目的是为了找个软蛋安插在炮灰团,增加自己的内应,但为什么找的就是阿忆呢?阿忆从开始做营长起做的就不够格,根本不能打仗。即使到了最后,有了些成长,也就勉强及格的水平。但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换,我想,这就是国军对自己长官的理解吧,不够格是应该的。除去两头骗的死啦死啦,你再看看国军的这些官和兵,阿忆是个不称职的营长,烦了是个心已死的连长,还有个麻木的东北军上尉(总被迷龙打的那个),没有一个合格的军官。甚至不如下面的士兵。如果在tg的军队里,那个嚷嚷“中国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先死光”的湖南人一定能成为战斗英雄,能带兵。保不齐豆饼也是个黄继光是的战斗英雄。

      这可能就是国军的无奈吧,也是一个刚跨进近代门槛的国家面对现代战争时的无奈吧。其他国家比如普鲁士刚开始时的部队也像东北军,西北军这样按地域划分,也有唐基,虞师这样的家族来掌兵,但普鲁士就有时间发展出参谋长,参谋部这样的制度。那个时代的中国军队却没有时间,所谓落后,就是这样的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