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药小故事之一——淫羊藿 -- 快刀浪子

共:💬79 🌺2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人参和西洋参性相反?

        人参是大热大补的,听说过吃人参吃到流鼻血的。

        但一个中医告诉我西洋参是性凉的,多吃点也不是大问题。主要是提神提气作用。

        请教一下浪子兄过于中医说的性(寒热温凉平)?

        中医很奇妙,同样的原材料不同的制法,很多性是相反的哦。

        • 家园 从化学成分介绍人参、西洋参、三七的属性

          五加科人参属(panax)真是宝,大部分都是药,还都是名贵药材,特别是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三种产地不同,人参在东北和朝鲜,西洋参在北美,三七产云南和广西。李时珍老大的本草云: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而明朝当时还没引入西洋参,若有的话,那也一定会被老大评论一把的。

          从现代化学成分研究,人参皂苷是他们的主要活性成分,细分的话是两类:原人参皂苷二醇型(人参皂苷Rb1等)和原人参皂苷三醇型(人参皂苷Rg1等)。现代药理研究(无数的小白鼠的贡献)大体上二醇型降血压、镇静安神,为阴;三醇型升血压、促兴奋,为阳。而人参中三醇型为主,阳性;西洋参中二醇型为主,阴补;三七中二者比列相似,阴阳平常。

          此外,中医药也是在不断吸纳演绎的,如好的带“胡”字头的药材:胡黄连等,该是从中原以外的地区引入的。西洋参也是在近代才进入中医药的。LZ有空也给我们介绍下。

        • 家园 西洋参的属性

          偶听说,西洋参初进入中国时,因为是从广州进口的,于是当时的中医就把它定性为热性.过了一百多年,才被改为凉性.中药的属性有时很扯的.

          张果老那不是太古时的白蝙蝠么?几时轮到何首乌了?

          • 家园 介个是好多年前香港电视剧的情节,俺当年也看过

            港剧嘛,有啥内容都不稀奇的。

        • 家园 中药的性味

          四性五味,升降浮沉 辛甘酸苦咸

        • 家园 也不是相反

          中药的药性往往用“性味归经”表述。“性”指药性,分为“温、凉、寒、热”四类。

          “味”,简单说就是味道。

          “归经”就是指药力主要到达哪一个经络(人体分为十二经络以及奇经八脉等)

          要根据病症、体质选用不同药性的药。简单的说,一般热性病症或体质的人,就不宜服用热性的药,以此类推(当然细说起来还有很多具体情况)。

          人参性温,西洋参性凉,这都是根据实践总结出来的。

          现在的人,一般营养过剩的居多,大都偏热性体质,所以人参不宜过多服用,而西洋参就要好一些。在具体作用上,这两种参都是“补气”,作用还是类似的

          • 家园 人参生用和熟用的药效是截然不同的

            目前市面所售大部分是红参,即经过笼蒸加工后晒干或焙干的熟用参。性温适于气虚阳虚之症。而生用参则是性微寒,无温燥之气,可大补元气生津养液。

      • 家园 洋参片太假了吧

        我听一个开药店的朋友说,他最爱卖的就是洋参片了。成本一盒也就是10块钱左右,但是能卖到100多块,暴利啊。

        • 家园 你说的应该是洋参“片”

          我特意说过,不要买那种做成“药片”的,因为理论上那是用西洋参磨成粉,再加上其他辅料压制成的片,里面含了多少西洋参就要看生产厂家的良心了,而大家对于商人的良心估计都不抱太多幻想吧

          我推荐的是西洋参“切片”,理论上自己也能做做的,有的药店也可以现切,把一根一根的西洋参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起码可以保证100%的是洋参,没有别的。

          成本我不了解,但价格一般不贵,好一点的也就几十块钱吧,一般50克左右

      • 家园 补一下

        看先秦到唐的医书、药书最好的人参一般都称为“党参”,这是取道地药材之义。以前最好的人参以陕西上党最好。唐以后,两药才分开称

        • 家园 党参不是上党人参的简称,

          我可能是听网上流传的郝万山或者其他中医老师的讲座里听来的,这是两种药性不同的药。他当时的故事说,怎么鉴别这上党人参和普通人参呢?就是让一个小伙子吃一点然后跑上两圈,如果感觉浑身燥热,那就是普通人参,否则就是上党人参。

          不过今天这种鉴别已经没意义了,因为上党人参已经被我们吃绝种了!野外已经找不到了,当然原因也许是人类的干预,也许是自然气候的变迁,谁能肯定呢?

          又到网上查了一下,原来的理解有误,已经改过了。

           党参之名始见于清代《本草从新》,谓:“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党参,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此处所说的“真党参”系指产于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的五加科人参。由于该地区的五加科人参逐渐减少乃至绝迹,后人遂用其他药材形态类似人参的植物伪充之,并沿用了“上党人参”的名称。至清代医家已清楚地认识到伪充品与人参的功用不尽相同,并逐渐将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独立出来作为新的药材品种处理,定名为:“党参”。关于这种党参的形态,《植物名实图考》有详尽记载:“党参,山西多产。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色青白,土人种之为利。”结合其附图,原植物与今所用党参一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