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讨论】人民币国际化正式启航? -- 我爱莫扎特

共:💬51 🌺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我国与阿根廷签700亿等值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330/12026041722.shtml

      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29日在这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这是迄今中国和拉美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交易。

        协议由正在此间参加美洲开发银行50届年会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阿根廷中央银行行长马丁·雷德拉多共同签署。根据该框架协议,阿根廷从中国进口商品时可以使用人民币,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

        据介绍,此举可在金融危机日益蔓延的非常时期对稳定地区货币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和减少危机扩散性效应起到积极意义。为了节省因兑换美元产生的支付成本和促进双边贸易发展,此前阿根廷和巴西两国已开始使用双方本国货币来代替美元结算双边贸易。

    • 家园 【文摘】学者称金融中心建立将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听说TG在打一盘大麻将,连吃带碰的。前两天周行长还“杠”了一把。这牌好大啊!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090325/18586024516.shtml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表示,目前人民币结算方面的市场基本建立,但是没有相关的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获批,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结算服务的展开,推进人民币作为区域货币的进程。此举还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金融开放程度,比如境外跨国公司在国内的融资、国内企业不仅是主板而且在二板三板市场在上海建立都将有望实现。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剑锋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当前这个时机批准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实际是和金融危机的背景紧密联系的。“目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中国在国际结算及外汇储备方面变得非常被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在大力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中国政府长远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有助于打破美元单一主导的货币体系。”

    • 家园 【文摘】我国央行与印尼建立千亿元规模货币互换安排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323/12106011322.shtml

      3月23日中午时分,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最新消息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建立货币互换安排,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175万亿印尼卢比。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该协议互换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175万亿印尼卢比。协议实施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 家园 【文摘】人民币债券香港发行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20090314/00515975323.shtml

      全国政协委员、汇丰银行郑海泉称,中央政府应该推进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地位,比如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等。

        世界银行预测,中国2009年的GDP增长将为6.5%,印度可能为3%左右,其他区域均有可能为负增长,几乎全球的增长都可能在中国,这是全球机构都可能争相投资中国最重要的原因,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吸纳全球资金,“香港有众多评级机构,也有很好的监管,可以帮助公司完善治理结构,促使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有利于促进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容永祺称。

      2月,人民币区域化首先在上海试行,交通银行和中行上海分行成为试点银行,和香港企业在贸易结算领域统一用人民币结算,在香港的合作银行是汇丰和中银香港。而继在贸易领域和香港企业用人民币结算之后,在香港发行债券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更进一步的举措。

        3月10日,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表示,国务院已经确定人民币贸易结算先是在香港试点。即人民币在香港用于国际结算,即允许进出口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币,允许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

    • 家园 【文摘】人民币货币互换挺进欧洲 国际化版图再扩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312/06545964840.shtml

      央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再下一城”。央行昨日宣布,已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或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协议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这是中国央行首次与亚洲以外央行达成货币互换协议,也可能是中国首次尝试将人民币参与国际贸易结算从亚洲拓展到欧洲。

        央行称,此举主要是为了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

    • 家园 日本,成田和关西机场,也有人民币兑换的业务了
    • 家园 中央明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自2004年开始,6次全国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唯独在今年的报告内提到“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家园 送花并回。

      人民币国际化的小小一步,一步步走实了,前途无量。如果美元真的崩溃了,也只能迈大步了。

    • 家园 国际化不成熟 这是预防美-欧元崩溃的步骤

      从贸易量和中国在全世界的重要程度看,人民币作为一种通行的国际化货币无论从内在机制还是外部环境都远远还不成熟。不过美元以及欧元在危机不断进展的情况下本身地位不断削弱使得贸易的风险加大,因此作必要的准备是必需的。但是把这个看成人民币国际化的实际步骤那就太乐观了。

      • 家园 国内吵得厉害

        国内呼声很高,看了几个政协委员的发言:

        政协委员吴光正: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是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海啸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中国必须在将来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是人民币国际化,其中包括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资本可自由跨境流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等重要目标。多年来,香港已与国际金融市场有效接轨,在金融海啸后,不妨以香港为试点,积极加快发展人民币相关业务,让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这有助于逐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政协委员许善达:应加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许善达认为,中国加入WTO几年来财富出现快速增长,但在全球货币市场中,中国是给美国和欧盟缴纳铸币税最多的国家。如果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中国不仅可少缴纳铸币税,减少损失,反而可获得部分收益。回顾欧元发展的历史看,欧洲各国之所以在其他各方面没有统一背景下,愿意推出欧元,实施货币统一,就在于欧洲各国在铸币税上形成了共识。

        中国目前也已具备了实施人民币国际化实力。出于中国国家利益考虑,只要中国做一个好方案,在世界外汇储备中中国将能分得一定的份额。中国GDP占世界的6%,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20%左右。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后,在全球外储储备结构占比达到6%,在货币结算市场占比达到20%,为中国带来的国家利益不言而喻。

        具体措施上,许善达建议,一是,中国在国际上实施一种新型援助计划以创造外需;二是,中国周边国家已持有人民币,人民币完全可以用于中国企业贸易结算支付。虽然这两项措施并不增加中国内需,但可增加财富,帮助中国解决国内内需刺激计划所需的资金问题。

        不过高层还是有所保留:

        易纲:不刻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爆发给人民币带来机遇,我国应在此过程中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此,易纲认为,公众对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保持平常心,避免“超车心态”,要互利共赢。从客观上说,危机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可能,但并不需要刻意推动。他指出:“虽然我们不会丧失机遇,但中国最重要的还是认真地把自己的事办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