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对历史的认识 -- 深夜腌的萝卜丝

共:💬559 🌺1506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说自己亲身经历,也算应和一下。

              我家小宝是07年下半年出生的,在上海一妇婴,因为比预产期提前了2周多,结果是半夜肚子痛急厚厚拉到医院去的,赶紧挂急症,要病床,排队上手术台,结果第二天上午就顺利自然分娩,由于胎盘前置导致出血过多,在病房躺了4,5天,虽然是5人的公用病房,但是医院一切照顾都有条不紊,我LP该做什么检查,该给什么药,小宝该什么检查(可多呢),该打什么预防针(有小绿本子,逃也逃不了),什么时候洗澡(护士会来洗),什么时候给奶喝,都不需要自己多过虑,陪了几天,只看到医生、护士特别忙碌,跑来跑去,(没法子这段时间生的人特别多)。等大小正常,医生批准出院了,一交费,开头压了2000块,以为自己还要付很多,结果一算帐,手术加上病房费用,还退了我几百块!而且还有医疗保险可以报销。

              感觉在国内,特别是一些大城市,虽然人特别多,人均医疗设施还很不足(因为没法子预约,我LP就只能住5人间的病房,有钱也不行),但普通老百姓的医疗保证还是可以的,可以得到比较完善和及时可靠的医疗服务(我们也没什么关系,要是遇到拖的,可能我家小宝只能在医院走廊出生了),这次的事情我就特别感激中国的医疗保障,特别是看到这些医生和护士真是辛苦,白天黑夜不得停,也特别感激,感谢他们。

            • 家园 从您的回复可以看出

              您根本就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我在说的是公平,不是效率。

              • 家园 我看的是结果

                如果公平并不能带来更好的结果,那么有什么意义呢?最公平是大锅饭时代。

                而且也不见得更公平。在西方国家,富人和穷人根本就是去不同的医院,看不同的医生。我看不出来有什么比这个更不公平的。在中国,穷人至少有获得好医院的好医生的服务的可能性,即使这意味着要去和“人情号”竞争。在国外,如果你没有钱,私立医院的医生根本不会看你。

                我上面写的那些问题,如果是有钱人,去看的是私立医院,根本不会发生。这不是效率问题,而是公平问题。

          • 家园 你说的这毛病在西方国家也很常见啊

            你难道真觉得特权阶层是中国独有的?而或者,你对西方的特权阶层并不十分了解?

          • 家园 我想你搞错了一件事情

            国外的有钱人一样不用排队看病拿药,都是私人保险,私家医生的,国外的穷人一样排队看病拿药,等死在急诊室的也时有耳闻。。。而且,穷人想看专家,不是排队就可以的,要先让全科医生认为你要看专家,然后你才有资格去排队。。。全科医生是什么人?也许有不少不错的,我见到的都是能把感冒拖成肺炎,牙疼给开先锋消炎的主。。。

            国外的人情号是很少,不过,话说回来,谁有钱就给谁服务难道是对穷人有利的方式?

          • 家园 和国内医院打了三个月交道

            还真没觉出和日本医院有太大的区别。

            比如排队,谁都得排,科学院的院士也是一样。

            想挂李萍萍大夫的号,除非你真是政治局那个级别的,谁也不敢给你打保票(哪怕是院长也没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头一天晚上带着铺盖卷去。

            当然了,为了自己家人方便,也想过不少Under table的办法。后来发现,用不用,都差不多,制度挺严的。

            对待普通病人,没有关系的病人,陈敏华主任可以为了给病人多一点儿生的希望自己担责任作危险的手术,找来另外两个主任“强强联合”。

            沈琳主任忙,对家属动不动就发脾气,但是对上病人,马上说话如沐春风,和颜悦色。从她那儿出去的病人,不管有没有救,都很有信心的样子。

            周军,李健这样的年轻大夫,早晨抓着根油条一边往嘴里塞一边看片子,看病例。

            顾晋这样的院长,开政协会散会就往回跑,没时间参加宴会,因为他要查房。他的办公室和美国公司CEO的风格一模一样。

            其实,已经离开,和这些大夫,病人都没有多少关系了。

            只是为了说明我的例子不是假的,所以我都用真名,而且有靠得住的案例。

            也许,北大肿瘤医院和北大医院都是中国医院中的另类,但我感到确实有人在努力。

            这就足够了。我们自己,不也是在努力着?

            • 家园 北京的情况比较特殊,全国的人都往那里跑。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要看病就一定要找最最好的医生,哪怕同样是三甲医院,主任医师都不行,反正价钱差不了多少,就是个感冒也不愿去稍差点的医院。

                实际上至少各地省城的三甲医院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比北京的顶级医院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也不那么紧张。

            • 家园 北大肿瘤医院和北大医院

              确实是在医德建设上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但是这几年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舆论的焦点集中在医院,以及政府对这一块的重视,医院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 家园 医院这些年有好转

              收红包的不太听说了.

              但是药价改革和政府领导浪费医疗资源的问题仍没有解决.

              • 家园 在收红包方面好多年都是高压红线了

                我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母亲是一个中型城市第一医院的妇科产科妇产科门诊大主任,是全国第一批三甲医院,这几个科室手术不算最大最难,但琐碎麻烦最多。从我记事起算吧,除了中间因为民主党派的身份调去卫生局那几年,至少一半的大年三十没能准时回家吃团圆饭

                医生确实辛苦,我高考的时候本想学医,父母都不太支持

                根据我的了解,往往越是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越好,中小医院就有些瞎胡闹了。

                中国的医疗问题更多的一是资源太少,2005年中国每千人有1.51个医生,在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70位,比人均GDP排名高出40位。美国的人均医生数是每千人3.59个,法国3.37,英国2.2,倒是韩国新加坡的医生数也不高,韩国1.6,新加坡1.4,印度0.6。

                第二是医疗体系不健全,虽说目前在这方面的争议也挺大,N多网友都说海外看病左转右转又是GP又是全科还不如国内,但是不得不说这种体系提高了医生的“使用效率”,水平不高的,年轻没经验的医生当GP解决小病并且帮全科医生做筛选,专家则用在刀刃上,整治疑难杂症。而国内的很更多的是越是大医院越是人多,医生越忙,病症则是不管容易还是难能找专家都找专家,而有些城郊小医院却更本没人去,医生的医疗水平,服务水平,态度越差,越想把患者当肥羊猛宰。而好医院毕竟医生的工资,设备条件,环境都要高,自然费用要贵。其实是中产阶层,在经济上没有太大负担,去好点的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还是有保障的。

                三是各级医院名为国有医院各级医院说是公立实际上国家每年根本给不了多少钱,都是自负盈亏。所以要么是办得好上升螺旋把病人都吸进来,要么是下降螺旋越办越不好。记得前些年还经常听说小医院向大医院节前借钱发年终工资的。

                四是社会医疗保险,最近有所改善,其实医患矛盾最严重那几年就是搞医疗改革减轻企业负担的那几年,医院都是自负盈亏,又能怎么办?只能是给钱才看。不过就我所知城市人口刚开始搞医保那几年都有过医保基金欠医院医疗款左拖右拖不还的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整个医疗系统的问题全都往下压,最后压在了医生生上,医患矛盾说白了是整个医疗系统的错让最下层的医生承担了,怎么可能没矛盾。

                我也有三四年没仔细了解这方面的事情了,都是些以前的感觉,也不知道现在改善没有

              • 家园 收红包。。。在我们单位这个可以直接开除了。

                早两年为这事开除过几个,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谁还敢拿病人红包啊。

            • 家园 谢萨大的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国内医院现在一大帮老百姓盯着,其实还是比较规矩的。

          • 家园 在扯这个之前

            你最好先了解一下发达国家的医生是什么社会地位,什么收入水平,要成为一个医生又要付出什么代价

          • 家园 恐怕您误会了

            我完全没有质问的意思,如果我的话让您不舒服,那我先道歉,也会注意自己的措辞。

            我只是觉得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的地方,恐怕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种事情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个别现象,我觉得没有绝对公平的世界,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我能容忍。当然仅是个人看法,无意说服他人。

            在我接触到的西方世界和中国都不完美,我倾向于认为很多问题都是个案,觉得因为一件两件事否定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民族都是较为武断的。但是我还是认为爱国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无需理由。

      • 家园 我认为直接原因是西方实际情况低于宣传的预期

        当然,如果确实是有意宣传的话。或者是一些民主自由派出于信仰或者别的什么原因鼓吹下,西方一贯给人的印象,是社会透明度高,并由此导致了中国社会种种弊端在西方并不存在。

        这种印象毫无疑问是错误的,没有哪个地方是完美的。

        但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的社会透明度确实高于中国,这也是事实。

        但作为中国人,会因为观察到了西方社会的不足而产生具有一定心理补偿性的想法,即1,西方也不是完美的,其阴暗面跟中国在许多地方都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2,中国并非烂到了姥姥家,在进步,在迅速追上西方的“五十步”。

        这两点虽然是心理补偿性的,但必须也要承认,这两点也是客观事实。

        像楼主这样的想法,很有代表性,跟当初的我是一致的,据我的观察,还有不少人如此。这样的心理历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更深层次上,这样的原因究竟何在,我还没有能找到。但我已经逐渐倾向于,跟刚才说的这些表面原因都没有关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