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认证贴:坡上人和事之Bengawang Solo -- zhonghm

共:💬57 🌺2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百胜楼现在还有书局吗?

        以为都关门了。好几年没去了,以前那里还有一家上海大厨开的中餐馆。

      • 家园 【文摘】关于百胜楼,这篇博客写的非常不错

        百胜楼絮语

        不过,随着在狮城居住日久,尤其是对华教走过道路日渐清晰后,百胜楼在心目中的形象慢慢高大起来,也便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了。它作为活化石,见证了新加坡中华文化的历史沧桑——热爱传统的民间力量以坚韧的意志,为狮城保留几绝的华文薪火所付出的艰辛的努力。

        如果能够穿越历史长河,我们不难搜寻陈岳书在小坡忙碌的踪影。为满足南洋人对文化的渴望,1925 年他创设上海书局于小坡,几个月后更将业务推展到吉隆坡,在最鼎盛时甚至在南洋各地拥有一百多家代理商,南洋各埠包括砂劳越、荷属东印、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地许多华校,都采用上海书局代理的中文教科书。

        上海书局现在也面临倒闭的命运

    • 家园 【原创】坡上人事之大坡小坡

      经常有朋友拿新加坡的地名调侃,询问哪里才是那个新加上的“坡”。其实新加坡原来的中文名为“星嘉坡”或者是“新嘉坡”。至今中华总商会的大门还是使用这个名称。

      这里借别人拍摄的中华总商会大门照片一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以实际上新加坡这个名字是Singapura的中文音译。而Singapura则是梵文“狮子”的意思。所以新加坡又名狮城。据说某蕃王在岛上看见白色狮子出没,于是用狮子来命名这个小岛。实际上,按照猜测,这位番王见到的多半是一只变异的马来虎。

      既然是这样,“大坡”“小坡”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随着新加坡1820年开埠之后,新加坡成为亚洲和欧洲贸易的中转中心,大批华工涌入。那个时候,“新加坡”并不是指称全岛的名词,而仅仅是代表海湾一带的城区。就如同老上海眼中的“上海”仅仅是指上只角的租借区一样。所以,对于华人来说,“坡”就是指代市区。而其他地方,譬如蔡厝港,义顺,则是劳苦大众聚居的偏远乡村,又称“甘榜”。在“甘榜”和“坡”之间,则由穿越原始热带森林的小路相连。

      整个市区由新加坡河隔开,河的南岸比较繁华,属于高档区域,因此被称为大坡,也就是今天新加坡金融区的所在地。河的北岸,当时是普通市民的居住地,被称为小坡。由于这个区划,也造成“大坡”和“小坡”工商业之间的差异。大坡的商号,多从事贸易,金融服务等领域。而小坡,则是市井之地。主要是服务于市民的日常生活。牛车水,小印度等传统聚居区都位于小坡。

      殖民地政府使用英文为街道命名,而远道而来的华工,则用自己的方法为这些街道另取了名称。依次就是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听到这些地名被使用。譬如著名的“四马路观音庙”就是指位于Waterloo Street(四马路)的观音庙。

      下面这幅地图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上花献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以南洋的大坡和小坡为背景老舍曾写过一本小说

        小说名《小坡的生日》

        文章的头一段

        哥哥是父亲在大坡开国货店时生的,所以叫作大坡。小坡自己呢,是父亲的铺子移到小坡后生的;他这个名字,虽没有哥哥的那个那么大方好听,可是一样的有来历,不发生什么疑问。

    • 家园 首花 加 沙发

      支持!

    • 家园 【原创】这个系列的说明

      新加坡确实是个很小的岛。在这个岛上呆了5年,说一点没有厌倦过,那是骗人。曾经和朋友笑称,来新加坡旅游的人拍的任何一张照片,我都能准确地猜出他是在哪个方位拍的。不是我的记忆力超群,而是来这里旅游的,几乎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地方。滨海湾,圣淘沙,动物园,乌节路,飞禽公园。短短一两天的时间,对新加坡的印象通常仅仅是一个清洁的热带城市。

      动手写这个系列的动机是向大家介绍一个完整的新加坡,一个似乎熟悉,又的确很陌生的新加坡。但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其中错误难免,还望大家指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