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半原创】被藏独绊倒的援助【1】 -- 赝造的孔方兄

共:💬92 🌺8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与其说绑架了民意,还不如说迎合了民意

        民意是不管逻辑的,民意就是要人人都有钱、人人都健康、人人受教育、环境不受损、文化还得保持。

        • 家园 那是民意还是制造出来的“民意”

          人民的意见并不等于人民一起做清秋大梦。你我也是人民,我们在西西河写帖子也是在发表民意。民意的形成和表达应该有一定的框架,使人民正真能够较为理智地为自己的利益,特别是中长期的利益,进行考虑,并在和平和不受威胁的条件下交流意见和形成共识。

      • 家园 物极必反,NGO的不受限制恰恰限制了自己的良性发展
      • 家园 事实上,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类似的情况

        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几年前圆明园那次湖底铺防水层被叫停事件。记得当时是有“高人”非说铺防水层影响环境来着,然后就是一群群的“环境保护主义者”摇旗呐喊,鼓噪不已,直到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工程项目搅黄了才心满意足的散了。

        • 家园 这个工程应该反对的,

          铺了防水层,湖水天然自净的功能就完蛋了,变成一池死水臭水.而且那个塑料膜查出来是天价的,领导吃了大回扣.根本就是个黑心工程.

          • 家园 这么个城市中间的小池塘,何谈天然自净功能

            自然水体的自净是由整个水系,以及“附”在上面的生态系统共同完成的。至于城市环境中的水体,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个有自净能力的。要城市中的人工水体有自净能力,跟要求在单位门前喷水池里养大马哈鱼,还非要这大马哈鱼年年洄游差不多。

            再说一遍,我仅指的那些“环保义士”们指责铺设防渗层不环保这个问题(什么工程审批手续,贪污之类的不在讨论范围内),而这个问题是圆明园防渗工程下马的主要原因!

        • 家园 啊,你举这个例子不敢苟同
          • 家园 不妨说说如何不苟同哦

            如果你有基建或者土木工程经验的话……

            • 家园 前两天回了,但是显示没成功。圆明园防渗工程你就不必再讲了

              孔方兄举青海移民的case,条分缕析前前后后明明白白,而你举的圆明园防渗工程,前前后后谁得益?反对的人为什么反对,你自己清楚么?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我记得是在湖底铺一层防渗膜,从而隔绝于周围天然水系。这个工程是为了防渗,防渗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发展公园水上乐园的娱乐项目。我看不出这有什么正当性,特别是在圆明园遗址内。而项目是圆明园管理局强行上马的,被曝光后匆匆忙忙去补环评报告,最后还是被环保局要求彻底整改,也不知道到底哪些防渗膜后来又没有拆除。

              • 家园 用不着这么激动吧

                圆明园不过就是一片遗址而已,虽然有爱国注意传统教育的职能,也没有必要把它提升到一草一木都不能动的地步。充分利用城市中的古迹遗址来建设园林绿地改善城市环境是我国园林界建国几十年来的通常做法了。离圆明园最近的一个范例大约就是元大都遗址公园,河里还有弟兄在那个公园里的摄影帖子,蛮漂亮的。其它类似的例子还多的很,就不一一列举了。

                至于说湖底铺防渗膜,说白了就是做防水层防渗层,这个是土建工程上的通常做法,没啥奇怪的。只不过塑料膜这么好的东西,铺设起来又方便又快捷,所以现在工程上没人再费劲去用传统的做防渗层的办法了。事实上,在你所见到的所有城市中的人工水体下面都铺设有防渗层,只是铺设方法和所用材料可能有所不同,而跟铺塑料膜(或者叫防水布)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如果你认为圆明园湖底的防渗层应该拆除,呵呵,那么类似的防渗层可是拆不胜拆了,因为基本上每个城市绿地中的人工水体都有类似的防渗层在底下。

                至于说防渗层隔绝了周围天然水系,很遗憾,因为北京是如此的缺水,所以北京市区中的天然水系早就可以判定为“死亡”了。事实上,中国北方城市中保留的河道基本上只是用于夏季强降水时的行洪通道,早已经不是生态学意义上的水系或者河流了。所以隔绝于天然水系一说,不提也罢。

                至于说工程审批手续不全,这个其实是笔糊涂账了,牵扯到各部门权责划分及工程领域潜规则的问题,看那些个什么局的声明通知啥的根本没用,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只是那些所谓的环保主义者们攻击人工湖铺设防水层不环保这个问题。这个明显缺乏最基本的基建工程方面的常识,堪称“小白”的举动在媒体和网络的帮助下得到了无限的升华……

                • 家园 呵呵,我可不是为这件事激动。只是看见你口口声声

                  高人,环保主义者几个词个个都加引号。新的文章更有意思了,小白字眼也层出不穷,不知道谁激动呢?我没有土木基建经验,只是可能你太有土木基建经验了,圆明园遗址的意义可能我们根本讨论不起来。

                  我想,还是你自己先整理整理资料吧,如果你觉得很有道理,那就自己开贴好好说说,不想歪了孔方兄的楼。

                  我的观点很明确,孔方兄说的国外非政府组织的这些弊病很得很好,国内一部分非政府组织可能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是具体到圆明园防渗工程,我不认为这个帽子盖得上去。

                  • 家园 隔行如隔山,工程技术人员最反感外行人乱插言

                    就和我哥当医生的时候非常生气病人自己乱开药方一样。虽然已经离开这行了,不过心态还在,可能我说话是冲了些。

                    就不另外开贴说这个事情了,否则真要是介绍清楚基建上防水层防渗层啥的,那可真是够开门课了,少说也是大专课程

                    在那些环保人士们指责防渗层不环保这件事情上,我的观点就是一群外行人在胡说八道,所以说他们“小白”不为过,单指工程知识这方面他们是“小白”。类似的称号我当年私下里也曾奉送给不少下来视察的高官们,从部长到市委书记都有。只不过工程上掌握了话语权和决定权的经常不是我们这些干活的技术人员,所谓外行领导内行是也。

                    搜狐当年为了圆明园防渗这件事情还搞了个投票,看广大网民是支持还是反对,实际上我的几个同学都投的支持票,当时还动员我去投票来着。只不过我觉得没啥作用,就算是全国干城建基建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是上网去投赞成票,那恐怕也还是少数派,防渗工程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停工是避免不了的。

                    另外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经过我的实地观察,德国这里对人工水体的处理和我们中国没什么不同,都一样是要设防渗层的,而且现在同样是以铺设塑料膜或防水布为主(其实这个工程做法我们本来就是和他们学的)。此外,他们做的还要更进一步,这边天然河流的河道也都是被整治过的(主要是小型河流,大型河流除外),河岸整齐划一,河底铺设有防渗漏层,比如德国境内的多瑙河上游在平原地区的河道全部都是经过如此“处理”过的。

                    • 家园 大环境不一样

                      德国农民基本不浇地...

                      圆明园,大家还指望它能为提高地下水作贡献;

                      不知道奥林匹克公园有没有铺膜阿

                      学习德国的做法,我看要参考大环境;北京还是第一得靠节水,第二靠生态恢复,南水北调的前提是节约用水,生态恢复才谈得上;靠铺膜是不够的

                      • 家园 指望圆明园那点水提高北京的地下水?

                          北京分配给圆明园的水是有限的。

                          北京搞地下水回灌试验是利用山洪,本来这些山洪是要排到下游去的,不用白不用。如果用本来储存下来的水库水回灌地下,北京周边的水库全用干了也不够。

                          你最后一段话基本上是对的,第一要靠节水,铺膜就是节水措施之一,但不能说铺膜不够就不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