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孟良崮战役” -- 履虎尾

共:💬58 🌺10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孟良崮战役”

    俗话说“马瘦毛长人穷志短”,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切向钱看”时期,是“实用主义”最为猖獗时期。十几年前的一次期末考试后,俺在灯下批改考试试卷。试卷上有一个名词解释题,其中得一个是“孟良崮战役”。俺左手端着茶杯,一边喝水一边改卷子。改到一份试卷时,考生的回答刚看一半,噗的一声,嘴里的一口茶水全都喷到了卷子上。当时啊,笑得俺差点儿岔了气。这时至今日,还记忆犹新。今天课堂上,为了解读启功先生的《说八股》,帮助学生理解“破题”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俺突然回忆起这份试卷,于是给学生举了这个例子:

    比如,比如,有一个名词,“孟良崮战役”。解释这个名词,应该怎样开始呢?十几年啊,你们有位师哥,他回答这个名词解释曰:所谓孟良崮战役,就是发生在孟良崮的一次战役。

    听到此处,座位上的二流虎尾们一齐哈哈大笑起来。等笑声停止,俺接着复述十几年前那位师哥答案的后半部分:

    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将士发挥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无不以一当十,奋不顾身地向敌人发起了猛烈地进攻。敌人在我强大的打击之下,军心动摇,惊惶失措,狼狈逃窜。我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流虎尾听俺介绍完师哥的回答,相视莞尔,忍住了笑,等着俺对此名词解释的总结评论。

    俺不急着作结论,问曰:如此回答,大家以为应该给多少分呢?

    俗话说“分儿分儿,学生的小命根儿”,二流虎尾当然最关心俺所给的分数。听见俺问,大家吞吞吐吐,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其中较为聪明者于是反问俺曰:

    先生,您说应该给多少分啊?

    俺不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曰:

    零分!

    啊?几个二流虎尾一齐惊叫,意思是嫌少。人家回答了那么一大撅子了嘛,而且一点儿错误也没有,多少你要意思意思吧?怎么能给个“鸭蛋”呢!

    俺曰:考试题不论大小,在每一道题的回答中,都要求考生写出一定数量的信息资料来。这位师哥的回答,除了原来试题里已经给出的信息外,一点儿自己的东西也没有。譬如,回答中的我军,什么我军,到底是哪支我军?是北伐军,工农革命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抗日联军,解放军,还是志愿军?敌军,又是哪支军队?是吴佩孚孙传芳的北洋军,还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是倭寇汪伪,还是联合国军?此战役发生在什么时期?发生在什么地点?交手双方各是谁?战役结果如何?是运动战还是阵地战,是击溃战还是歼灭战?考题所要求回答的问题,他一点儿也说不出来;对于“孟良崮战役”本身,他一点儿也不了解。就算俺想给他加分,也无处可加也。

    分析完这个名词解释,俺加以引申曰:

    推而广之,像这份试卷的答题方法,所谓孟良崮战役,就是发生在孟良崮的一次战役;所谓五四运动,就是发生在五月四日的一场运动;所谓双十协定,就是在十月十号签署的一张协定——呵呵,类似于这样的回答方法,套用在八股文的“破题”上,这就是启功先生所介绍的“骂题”……

    关键词(Tags): #孟良崮战役#启功#破题#八股文#骂题元宝推荐:范适安,
    • 家园 孟良崮战役,这个我知道。

      是我陈毅粟裕部华东野战军对蒋王牌师张灵甫的一次围歼战役。

      时张部效故马谡之愚,将机械化部队自困于孟良崮山颠,本期以围中之围,诱奸我华野主力,奈何蒋余部各怀算计,不用命甚,遂使我军占此大便宜。

      蒋部捍将张灵甫身死,我部先锋沈振新一战成名,此后山东婴孩,闻沈振新之名不敢啼哭。

    • 家园 连“我军”都不知道是谁,还有资格给别人改卷?

      还是不是共产党的天下了?

      说笑。

      反正,我当老师那会儿,手就松。将心比心,分数低了的后果都经历过。况且,现在的学生可比我那时候苦多了。

      唉,咋媳妇变成了婆婆,学生成了老师,就都变了呢?

    • 家园 批考卷是个辛苦活。碰上好玩的

      正好轻松一下。看在这个面上,还是给几分吧。

    • 家园 建议虎老师笔下开恩

      给两分:

      一分是答对地点,至少他知道那是以地点而不是别的什么命名的。

      一分是说出了一点历史意义。

      楼下给他找理由的说法是站不住的,毕竟这是历史,不管喜欢不喜欢。

      咱这一代历史学得少,真想请虎老师补补课呢。因此以上建议也是给自己打个埋伏。

    • 家园 这个这个,攻守双方算是学生给出的信息吧

      最起码写出了是我军进攻敌军。

      要是“塔山战役”这样写……

    • 家园 想到小说《乾隆皇帝》里的一则笑话

      臣主持山东乡试时,以《时鸡》为题。有个秀才就写‘此黑鸡耶,白鸡耶,抑不黑不白之鸡耶?’臣看了大笑,批了个‘芦花鸡’。再往下看,又是自设一问‘此公鸡耶,母鸡耶,抑不公不母之鸡耶’,臣只好批‘阉鸡’……”

      • 家园 这倒不能太过责怪学生

        不知道“时鸡”这二字语出四书五经何处?不会是小说作者自己杜撰的吧?

        即使真有,“时鸡”这样的题目估计也是从四书五经中某段文字零碎摘取甚至截搭出来的,本来就不象话,再加之以八股文那冠冕堂皇又拐弯抹角的要求写废话,要破好这个题目,实在不容易。考生也是被逼无奈,才能写出这样的“骂题”,否则一篇文章,连头都开不了,岂不可怜。出这种题目的考官,应该先反省才是。

        以下引自启功先生《说八股》:

        宋代传说有人应考,题目是“圜坛八陛赋”。应考人文思枯竭,只写道:“圜坛八陛,八陛圜坛。既圜坛而八陛,又八陛以圜坛……”如此写了些句交卷。考官在卷后嘲笑性地批曰:“可惜文中尚不见题。”故事见于宋人笔记。大约并非捏造。因为这类笑柄直到清代嘉庆中还有具体的例子。有一个80余岁的老童生应考,题为“周公谓鲁公曰”(出《论语》)。老童生写道:“不观周公乎,不观鲁公乎,不观周公谓鲁公乎?”考官照顾他年老,算他及格入学。可见“死于句下”,对题面各字之外束手无策,是初学作文者的第—难关。

        • 家园 小说里的东西就当笑话看了

          话说回来,四书五经就那么多字,几百年翻来覆去的考,如果不出险偏歪题,还真不知该出什么题了。考官无可奈何,考生也只好无可奈何了。

          小说里这道题是孙嘉淦出的。我觉得孙文定公是清代名臣,似乎不会跟考生过不去。所以这个笑话应该是作者杜撰的。

        • 家园 我说也奇怪呢,呵呵

          小说没看

          但是写八股文,这么搞肯定是骂题呢,呵呵,那时候学生考试,就算瞎编,也不会犯这个错误啊。

          估计是作者也没有深究吧。

          不过话说考官也很难啊~~~~乡试会试殿试,一千几百年就要从四书五经里面出题,不搞点怪的也没法混啊。

    • 家园 这里面透露的信息是

      这年头的年轻人实在是提不起对国共战史的兴趣了,非要添鸭,碰上有些小聪明的学生,就给你这么个应付,根本就是黑色幽了你一墨。可笑的后面是可悲,应该引起为教者的深思。至于引为经典的这样的小聪明,可以这么说,这样的教育本来就是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智力水平,你把对方当傻子,对方就给个这样的回答把你也当傻子,隐约中一场心理上的对立,不知可还笑得出来么。

      • 家园 上学的时候大把的人对历史政治不感兴趣,答非所问的事情多了

        遇上答不上的考题胡乱应付,人之常情。非要解读成一个教育失败,乃至人心尽丧,是不是忒心累了点?如果不知道孟良崮战役算是对TG教育的反抗,那把独立战争的胜利算到英国头上,不知道是不是莘莘学子对美帝国主义的憎恶??

      • 家园 解读过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