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奥运征文】200公里! -- 锡安

共:💬40 🌺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想不通

      为什么北京地铁老搞这种双向走一个通道的玩意

      以前老的就不说了

      5号线换1/2号线

      开始的时候就是明明两条通道,可以一个进一个出的

      非要搞成都是双向的,结果拥挤不堪,非要发生人流的对面冲突不可,地面的标示都画得乱七八糟——两边都能走,画朝哪头有什么意义么?

      结果搞来搞去,过了n久之后,终于变成一个进一个出了,贴了很多打印纸的样子

      明明有那么多先进的例子和经验,就是不学习,光靠拍脑袋

      一说国外就是人家技术先进,人家有钱等等

      这玩意要钱么?

      更让我受不了的是一到人流多的时候就关闭自动扶梯和传送带

      你装那东西干什么的!不是为了加速疏散人流么

      人多反倒关了

      好吧,怕拥挤出危险,关了就关了吧

      可那你好歹把它开放着让人当一般的楼梯、通道走啊

      不成,关闭了不说,还要把门也关上,用锁锁上

      结果成了越是人多越路窄的奇观!

      西直门那个换乘站就不说了

      有次在那边换乘的时候,人多得走不动,地面上排了老长的队

      就听俩老头老太议论

      —这人,赶上文革串联时候啦

      —可不,是坐车不要钱了还是咋的啦?

      • 家园 呵呵

        不全是双向通道啊,从设计上说,双向和单向都有优缺点,和客流,既有站的通道,换乘线的交错情况,还有地面建筑允许的修建空间都有关系。

        单向通道,复兴门的换乘大家意见也很大。

        至于使用的时候,不好评论了。

        自动扶梯和传送带人多的时候出过事故,不知道是否这个原因。

        西直门换乘枢纽快开通啦,希望可以变得更好些。

        总之还是在进步吧,比如屏蔽门,从节能和安全上都有较大进步。

        • 呵呵
          家园 上海地铁的换乘也很糟糕
        • 呵呵
          家园 我不否认是都在进步

          但是有好些明明可以绕过去的东西,非要撞上再回头

          比如北京新换的公交车,就是白绿色的那种

          我一上去我就说这个车肯定不行,达不到无障碍

          为什么?一进去三级台阶阿,轮椅什么的怎么上?

          果然,后来又换了一批新车,就是紫红色的

          地板和马路牙子一样齐了,就无障碍了

          但是那批白绿的新车哪里去了?我不知道

          还有,我坐公交和地铁,不止一次发现报错站

          最离谱的一次是把东直门报成东四十条

          我因为是在前面听到两次朝阳门就觉得不对劲了

          才没有下错车,好多人都稀里糊涂的就奔雍和宫去了

          所以我说,不是钱多少的问题,关键是管理和方法没跟上,胡折腾

          • 家园 问题还是很多的

            就说地铁吧,很多设计并不是设计人员脑子进水,而是另有原因,比如sh,去年新开通的线,客流爆满,用的是小车,为啥?以前的领导和国外公司谈判的结果。要知道,按照小车设计的隧道站台,想改成大的是绝无可能了。

            公交车不太清楚,但推测其中也有原因:)

            报错站就更别提了,10号线刚开通,完全是抢通的,现在是司乘人员口报,基本听不清楚。

            不过,我想关注这些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肯定会越变越好的。

            • 家园 偶什么时候说是设计人员脑袋进水了

              明显是管理决策的问题

              上海那玩意就是典型的样板,就为了上海弄个厂

              报错站呢,偶提的可不是10号

              是著名的2号线——2号线好像是个问题多发产品

              每次掉链子好像都是他

              偶就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每次都要先碰一鼻子灰才改

              那些出国考察半天都看啥去了

              当然主要是玩去了,可是看点小名堂回来也好邀功请赏阿

              • 家园 呵呵,偶也没说

                你说设计人员脑子进水啊,就是聊天么,想起啥说啥。

                2号线,唉,也是俺坐的最多的了,真是一言难尽啊。

                昨天好像还有个跳下地铁的,不过好像是一号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装上屏蔽门

              • 家园 呵呵,偶也没说

                你说设计人员脑子进水啊,就是聊天么,想起啥说啥。

                2号线,唉,也是俺坐的最多的了,真是一言难尽啊。

                昨天好像还有个跳下地铁的,不过好像是一号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装上屏蔽门

        • 呵呵
          家园 那个换乘通道的设计偶还没有抱怨呢

          曲曲折折,绕了那么长

          开始还觉得啊,换乘么,好复杂的

          出国一看,扯,再复杂也不过两条线吧

          比人家的4、5条线的都复杂

          西直门和复兴门,设计的奇迹

          后来看看西客站就明白了

          设计的目的不是快速疏散人流

          而是尽可能延长人流在站内的时间

          原因是什么?终端的运力不足!

          说来说去还是配套设计的问题

    • 家园 那个升降台在国外很常见,但一般不适合用在公共场所

      那种升降台很笨重,不易展开,很难想象残疾人可以独立操作。而且象地铁这种人流量这么大的地方,那个台子使用起来又不方便,又危险。一般地铁中都是用垂直电梯的。不知这个台子是不是备份设备。

    • 家园 好快

      这个地铁网络是够庞大的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