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南水北调工程投入运营之日既为停运之日 -- tojinge

共:💬82 🌺365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再等几年看看

        目前各地的配套工程尚未完工,比如河北能用南水的水厂目前完工率才10%,想用都用不上,还有配套政策的执行,河北南水北调中线水价一吨一块,今年决定地下水资源费涨到一吨一块五,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涨到三块。等到明后年,水厂基本完工,地下水资源费的征收开始严格执法,你看愿意用南水不?

        想当年,三峡刚开工时,一堆人也是说电太多没人用。。。

      • 家园 马前卒观察网的文章正是反驳你这观点的呀

        你在引文中既然有这个文章,就该针对他的论点加以驳斥才好

        不会你只看了第一页,没往下看吧?

        据他介绍,我国华北地区降水多寡变化大体呈现准20年的周期波动,也就是说,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存在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降水格局大致20-30年转换一次。

        不过,我国南方多水,北方干旱,这个总体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几千几万年,不会因为几十年的气候小周期发生根本转变。南水北调也不是为一年一地服务的局部小工程。既然气候能因为小周期而转湿润,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因为类似的周期而出现干旱——就像20世纪后半期发生过的那样。如果此时因为局部的供过于求否定南水北调,那就像指责消防队在不灭火的时候过于清闲,或是指责军队没有每天都去打仗

        下一代中国人的故乡概念将转移到城市,只有极少的人口留在乡村从事机械化农业和旅游业。在今天迁徙自由的中国,从水量充沛的南方向北方城市调水,客观上是给全国人增加迁居选择,创造更多的居住和发展空间。

        • 家园 他文章前后矛盾,没有必要驳斥

          南水北调工程设计寿命也就是百年。长周期地讨论干旱和湿润是没有意义的。

          • 家园 土金哥,南水北调工程寿命不是您说的类型

            对自然地形的改造是长期的,工程寿命可能指的是具体设备的寿命,只要把相应的设备维修、更换好,同时定期对工程进行维护,南水北调就象京杭大运河一样可以以千年为周期存在。

            • 家园 不光是设备,钢筋水泥的寿命也是有限的

              寿命到了以后,都要炸掉重建。比如南京长江大桥,如果寿命到了,也会炸了重建,唯一省点事的就是沿路的拆迁。

              现代设施很难考虑千年的应用。也没有必要考虑千年的应用。百年以后,世界科技发展到的程度是现在无法想象的,也许到时就不需要南水北调了。或者海水淡化成熟,或者工业生产耗水量大幅度下降。

              如我所说,华北地区进入丰水期,南水北调可以晚建几十年。以未来科技的发展,建设成本或许能大幅度下降,也可能就不需要建设了。

              • 家园 您算算征地的成本?

                08年开修的京沪高铁征地一公里花了1700万,最近刚开始建设的济青高铁征地一公里已经到了3000万,这才7年就快翻番了。

                高铁毕竟是个高科技工程,对于修建难度不大的南水北调,征地更是占了大头,大约占一半:

                邢台市境内中线总干渠。。。全长93.3公里。。。干渠设计概算投资约95亿元,其中征迁安置投资近40亿元。

                如果晚修20年,征地费用肯定会大大超出工程造价,所以修得越早越好,省下来的征地款都能重建一遍。

                通宝推:朴石,
                • 家园 拆迁是左手倒右手

                  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并没有损失。 然而把大笔钱投入的建设,几十年用不上,那才叫损失呢。

                  高铁建设以后就会大规模应用。而南水北调干完后,赶上丰水期,几十年用不上,就是切切实实的损失。

                  • 家园 无意翻到的,拆迁是左手倒右手?

                    没看懂。拆迁成本明明是政府支付给被拆迁方的,又不是中央政府支付给地方政府的,为什么是左手倒右手呢?还望解释下。

                  • 家园 大家都等着啥也不敢建不叫损失吗

                    丹江口淹没区20年前就已经停止建设,您打算再让他们等20年?人的一生有几个20年?

              • 家园 北方丰水期开工,枯水期来的时候建好似乎很爽

                可是丰水期施工,是不是也一样给人很傻的感觉?

                枯水期施工,完工的时候赶上丰水期似乎是大概率:建好得十来年,头一两年得确认是枯水期才有急迫性建.....

                再说就当前北方丰水期又如何呢,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对水的需求还是多多益善吧

                • 家园 看我上下文,北京是节水城市
                  • 家园 北京今夏高峰用水2/3为南水

                    上学时候政治课还说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呢,北京的节水城市也就是说说而已,最近还在控烟.....

                    北京今夏高峰用水2/3为南水

                    入夏以来,湿热的天气让用水量不断增加。昨天,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今夏本市日供水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值333万立方米,高峰日市民用水三分之二为南水。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往年6-8月份的供水高峰期相比,今年的高峰期提前了十来天。还不到6月,城区供水量就突破了去年的峰值。上个月初,由于连日高温高湿天气,城区日供水量持续高位运行,连续一周维持在300万立方米以上。7月13日,用水量更是达到了破纪录的333万立方米。

                     目前,每天有330万立方米江水进京,其中约200万立方米直接进入水厂,送进千家万户。自来水中南水的比例约占2/3,成为夏季供水强有力的“外援”。

                    目前,通州等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供水形势较为紧张的情况。

                  • 家园 现在担心北京水多得用不了有些早

                    密云水库蓄水还没到总库容的1/3,说北京不缺水为时尚早

                  • 家园 还是来自马前卒的数据,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北京只占11%

                    大部分水是给河南,河北以及沿途其它地区的

              • 家园 您说的虽有一定道理

                但有两点:一是南水北调绝大部分是露天的,河道开挖与河道整修的开支完全不可比拟。二是等科技进步固然能够节省开支,但时代进步使得成本也会迅速上升,到底哪种省钱不好说。

                坦率说,未来数十年,靠海水淡化及工业生产耗水下降解决不了北方水危机,至于您说的华北进入丰水期,生活在帝都的我看未必。另外华北进入丰水期,大概率南方进入干旱期呢,那时要北水南调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