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8*8·史书大国·大历史 -- 陈郢客

共:💬406 🌺1563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红旗下的蛋

          当我看到亲戚们在某直辖市一把手的号召下大肆圈地的时候;

          当我看到那么多人为富不仁的时候;

          当我看到街头擦鞋的妇人去捡被故意丢到地上的硬币的时候;

          ......

          即使是比长子小几届的我都能感到那种切肤之痛。我是谁?红旗下的蛋!

        • 家园 回答“行路人pacers”两句,“长子”勿怪

          “长子”的“父辈”是从枪林弹雨中过来的(南下、参军、打土匪)。他们的理想,是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有饭吃、人人平等”的新社会。我不知道在你的长辈中有没有在解放前比较贫苦的,如果没有的话,那确实不太好理解。很多人觉得今天的一切都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应该的。从枪林弹雨中过来的人,为了实现伟大的目标,自己的生命都是在所不惜的。先甭管他们的理想是不是乌托邦,但这确实是他们的理想,或者说,毕生奋斗的目标。

          建国前三十年(49年到改革开放),应当说,干部的特权,和今天相比,还是不多的。比方说,村支书是不可能把地卖掉把钱放自己口袋的,厂长也是不可能变成厂主的。那时候,不用朱镕基题词,大多数会计也是“不做假账”的。如果群众发现有什么事情不对头,是可以贴大字报的。人还是要面子的。按党的原始教义,党员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要“先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有这样的社会氛围,“长子”认为,父辈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这就是“信赖和信心”的来源。pacers应当有经历过文革前社会的长辈,可以通过他们了解一些。

          到“长子”泪洒广场的那一天,改革已经10年。国家的财富,开始向权贵集中(官倒)。改革的代价,比如说物价上涨,由老百姓承担。当然,要是早看到今天的下岗、医疗、教育、住房的几座大山,当年的人民还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而且,人民已经没有了正当的诉求渠道(邓把“四大”列为非法),所以,一旦有了个机会,很多人,就自然地走向了广场。有点对楼主不敬的是,我觉得“走向广场”是一种类似于“强迫症”的心理疾病,其病因是企图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事情,比如,把建设“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有饭吃、人人平等”的社会的想法,强加给周围的人,并且认为今天自己做了,明天我的理想就实现了。此病高发于被称为“理想主义者”的人群,当时的高校多有患者。看了另一位河友介绍古巴革命的文章,可诊断格瓦拉也是一典型病例。当然,后来有的患者被治愈了,也有自然痊愈的,其重要表征就是发自肺腑地大喊一声“人民错了”。

          所谓“理想破灭”,便是“长子”突然发现掌权的已经不是父辈的同路人了。在这之前,你把权力交给他们,以为他们会实践党旗下的誓言,当然是很高尚。等到了那天,才突然发现,他们保持权力,其实是为了权力后面的财富。而为保住权力,他们也拿起了枪,从而保住了他们今后继续攫取财富的机会。既得利益者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从来就不惮于任何手段。就像《动物庄园》里的拿破仑,最后对他的动物们也拿起了鞭子。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在这段时间里,蛋糕做大了,大部分人的碗里都有肉,这不假。但是,从柳丝开始,权贵们已经完全抛弃了他们父辈、祖辈那个党当年的原始教义,与时俱进了。已经没有什么“人民利益”需要他们假惺惺的代表了。他们在最大程度上攫取社会的财富,哪有一点的犹豫、怜悯、廉耻?

          本人在前几年去江苏的一个百万人口的县市(县级市)作过项目,两年中总共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你知道市政府的办公楼花了多少钱吗?你知道它的后花园的楼榭多漂亮吗?你知道为了办公楼的view,办公楼前要拆迁多少人吗?你知道补偿款有多可怜吗?你知道他们怎么利用项目上下其手从中捞钱吗?你知道他们怎么打压和他们不在一条道上的奸商吗(最近浙江绍兴那个坐牢房地产商扳倒腐败市长,可算公开的一例)?你见过领导公然带情妇请客吗?本人由于忝列“砖家”,不幸均有耳闻目睹,有的还陷身其中。在国外的各位,我可以老实告诉你们,“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些“长子”父辈的人生信条,在现在政府的绝大部分人心里,完全锈掉了(不过我觉得胡温个人还不是这样的)。

          就此打住,再说就影响和谐了。

          • 家园 送花,但不敢苟同有些观点

            其重要表征就是发自肺腑地大喊一声“人民错了”。

            这点很不同意,如果人民错了,那么下面的这段你就是自相矛盾了。

            本人在前几年去江苏的一个百万人口的县市(县级市)作过项目,两年中总共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你知道市政府的办公楼花了多少钱吗?你知道它的后花园的楼榭多漂亮吗?你知道为了办公楼的view,办公楼前要拆迁多少人吗?你知道补偿款有多可怜吗?你知道他们怎么利用项目上下其手从中捞钱吗?你知道他们怎么打压和他们不在一条道上的奸商吗(最近浙江绍兴那个坐牢房地产商扳倒腐败市长,可算公开的一例)?你见过领导公然带情妇请客吗?本人由于忝列“砖家”,不幸均有耳闻目睹,有的还陷身其中。在国外的各位,我可以老实告诉你们,“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些“长子”父辈的人生信条,在现在政府的绝大部分人心里,完全锈掉了(不过我觉得胡温个人还不是这样的)。

            • 家园 老兄你没看懂。老萝卜兄正是反感“人民错了!”这句话

              这是河里一个帖子的标题。

              我也极其反感这句判定,不想引发争执所以没有跟那个贴罢了

          • 家园 一定要花
          • 家园 还有几句话。。。

            “公平,平等,尊严,机会,独立。。。”我的确认为这是人生而具有的意识,人在长大一番经历后,才发现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我们的父辈,却以此为自己的信念,看为极重,身家性命,看为极轻。所以烈士的鲜血,浇灌出一个新的中国!

            而我,或我们,曾经以为我们会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先辈的信念和理想,度过我们的一生。

            今天的国家已独立,今天的社会,依然是“公平,平等,尊严,机会。。。”可遇不可求,因为曾经的烈士,人民的公仆,现在是身家性命,看为极重,已不知理想和信念为何物了。

            而我一直的敬重我的父亲,因为他依然是乐观向上的共产党人。

          • 家园 理解,送花。
          • 家园 谢谢!+送花!
          • 家园 那我也表明自己的观点

            原先在老兄帖子里面其实也接触过,对于你、长子或者老酒的看法自认为比较了解,在这里探讨一下。

            我觉得您的观点比较独特,您把问题之一归结为“贴大字报”上,其意思是说:“由于没有沟通的渠道,于是我们走到了广场”。且不论贴大字报本身在文革里起到的是什么样的作用,就说柳丝前吧,“西单民主墙”的大名已经取代了“大字报”了吧?

            话讲的赤裸一点:广场上为主和做主的是象您所说的理想主义者(这类人总该是支持毛泽东思想的吧)还是“自由民主人士”?我怕您这里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吧?

            我与老兄一样厌恶这社会的丑恶行径,但在1978年以前就不存在吗?它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以更大的代价存在着(水平有限,不展开)。很痛惜的跟老兄汇报一下,柳丝使得党内民主进程停顿了近十年,它原本可以某种程度抑制权贵的为所欲为,这笔帐怎么算?

            --------------------------------------------

            顺便请问一下长子网友:对着“生你养你的父母”,您和您的战友(我就先不追究领导者是谁)长期占据广场是什么行为?比扇父亲两个耳光还严重得多吧?你希望(或者是曾经的信仰)它爱你,但你爱它吗?

            PS:我不认可加东说“人民错了”,我认为就是“你们错了”!虽然大部分人是无意的,本心是好的。

            • 家园 澄清一点

              我说的大字报,会计不做假账这些,只是为了说明,在改革开放以前,权力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的,特别是来自底层的约束。做领导,做一把手,也是要小心翼翼,不能为所欲为。这个局面的形成,我觉得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革命时代的惯性,第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观念的深入人心。特别是刚经过WG,当官的是比较在意老百姓的。至于“大字报”,只是一种方式而已,我只是方便随手拿出来。记得最近宝鸡有个姓庞的什么干部,好多年功夫,十几个情妇,一边人不停的举报,一边他不停的升官,我没有听到过,在改革开放以前,有这样的例子。但是看现在,太多了。

              柳丝以后,某党迅速完成了基因突变,从“为了人民利益牺牲自己”的原始教义,转变为“攫取人民的利益为我所有”的新信条。权贵寡头已经形成权势巨大的利益集团。

              我得申明一下,我不是主张回到文革时代,反对改革开放。我反对的,是权贵以改革开放为名,以“不争论”为原则,肆无忌惮的攫取社会财富的政策。反对这种“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你碗里也有肉了,还不满意吗?还吵吵嚷嚷什么?

              关于你帖子里的两处疑问。一,“西单民主墙”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老邓一掌权就被宣布为非法了。到柳丝时已消失了近10年。二,广场上到底是挺毛的理想主义者,还是挺西方的“民主斗士”?按我个人在南京的经历,在个人气质上,参与者中理想主义者是很多的,这是当时的社会氛围决定的。和你想象的相反,当时“反毛”很时髦。至于“民主”,是当时理想主义者们为中国开的药方,所以称参与者为“民主斗士”也可以。个人觉得你的分类方法不太合适。只能这么说,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怀着“反腐败、反官倒”的意愿,至于知识分子,多了份“为民请命”、设计国家前途的“使命感”。这里不讨论知识分子是不是自作多情了。当然由于是群众运动,也有很多投机家,权力欲者。

              • 家园 我汗流浃背了

                原来我正是持有你反对的这种,“反对这种“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你碗里也有肉了,还不满意吗?还吵吵嚷嚷什么?”

                我有错了。谢谢你

              • 家园 完全同意
              • 家园 虽然还有话说,但是,不争论了

                以最后一段话来讲,我和你完全站在一起。

                另:我还得强调一下,你口中的权贵和柴玲,吾尔开西完全是一路的,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借实行民主政治之名把整个国家卖掉,前苏联不是榜样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