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华织绣漫谈 -- 葡萄

共:💬27 🌺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么老的也被挖出来了?

      不过说到湖南马王堆的那件素纱禅衣之所以那么轻,原因也许你意想不到:因为近代以来显微镜被用于蚕种选育,选出来的蚕宝宝都是越来越肥壮的,吐的丝单产大增--单丝越来越粗,所以现在用普通蚕丝没法复制。

      前几年听说有个研究单位花了几年功夫逆向选种,丝线比现在普通蚕丝细了很多,仿制了一件,重量大概53克(或者是47克?)反正很接近了,但是没有到达--毕竟近百年的选种结果靠几年逆向选择不可能完全逆转,只是证明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没必要真花上几十年去玩。

      • 家园 河里洛阳乡党咋恁多哩

        还是挖坟党更新装备了

        一个大胆的猜想:葡萄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就像某家族一样,葡萄其实应该是“葡萄们”,反正,

        葡萄能通过插枝自我繁殖,这个境界我们还是不要学的好

    • 家园 我还学过那

      小的时候,老妈没事就绣个不停,门帘,电视机罩,枕巾,都是老妈自己绣的,不过我记得刺绣的工具很另类,是用注射器的针头,在针尖上打个小眼,在针管上还要套个一段电线皮,这样针刺下去,长度都是一样的,要用圆的竹撑子把布绷紧了,先描上图案,自己配线,配颜色,正面是平的,反面是一厘米长的线圈圈儿,再用剪刀修剪好,看上去毛茸茸的,很好看,反倒是反面做了正面,你所写的绣,我们是叫做缝绣的,就是用做活的针,这个就对针脚很讲究了,绣出来,两面都是平的,手法好的,两面全一样,当然,著名的双面绣,两面的图案不一样,这个一般人就很难做到了。还记得我老妈的线笸箩,圆圆的,用藤条编的,没事我就喜欢打开看,里边全是五彩的丝线,可好看了,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

      • 家园 花雪君姐,小的时候我妈妈也绣,

        家里的枕套什么的,都是妈妈绣的。我姐姐手巧,学了点,我是一窍不通,拿起针来就往指头上扎!

        想想缝衣刺绣在以前都是女孩儿的基本功,现在渐渐地都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女孩子能织个围巾送给爱人已经是很了不得的用心之举。说是社会进步,细细想来又觉得有几分遗憾,那种手工老式的精致,有一种动人的家常的美----不过,我虽然说这话,却是第一个不会去刺绣的,呵呵。

    • 家园 上花,

      本是为了答你给我出的题目来翻旧帖,不料却看到你说刺绣,我有如见东方不败之感.............(玩笑话,葡萄兄勿怪呵)。

      近期读你的文章,我真有闭门五年专心读书的冲动,呵呵。

    • 家园 几个月前我正好看过一些刺绣方面的书,有时间写一篇出来和你
    • 家园 顶一下.

      顾绣的来源还是宫廷内绣.韩希孟是顾名世的孙媳.顾绣从顾玉兰开始收徒推广.

      顾绣很特别除了你说的三个特点外,还有一个是使用中间色,促使画面更逼真.

      顾绣的产生是将绘画(艺术)与刺绣(工艺)有机的结合了.

      但是真正的顾绣在清代已经失传了.

      现在国内辽宁博物馆收有韩绣8幅是全国之冠,上海,苏州倒反不如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