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许不合时宜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成长历程) -- 大懒虫1号

共:💬49 🌺8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当一个祸害发生的时候

        人们的反应无外乎这些:

        解决问题的或朝着解决问题去思言行的、抱怨发牢骚指责他人推卸责任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捣乱起哄做坏事的。

        对号入座一下就清楚了。

        最有正面作用的是已在解决问题、准备解决问题的,并且说得不多的。

        最危害的是打着解决问题的旗号做坏事的、方法不正确而无意之中做了坏事的(好心帮倒忙)。

        最讨厌的是站在一边怨天尤人、光说不练、喜出风头的。

        其他那些直接作坏事的纯粹属于自做虐不可逃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过,各种人总是同时存在的,这就是社会。

      • 家园 支持一下。

        有些事情兄台不必太介意。觉得累了就休息一下,符合自己内心的真实才是可靠的。

        还不如做好本职工作,善待家人,这样更能支援灾区。

        同感。

    • 家园 的確不合時宜

      任何時代都會有人表現出極為自私陰暗的一面。但是若為這些而感到失望,減弱甚至抹殺掉自己為社會做貢獻的激情,其實是軟弱的表現。

      災難對于沒有死掉的人而言,是煉獄。要么因此沉淪,要么因此重生。該下地獄的總會下去,這時我想我們更愿意追隨平凡的人在重生之時迸射出的光輝。

    • 家园 请教

      “管我们学生的老师(。。。)特地把我喊去谈话,具体忘记了,他使出浑身解数,主旨是让我撤销这个申请,还开导我,不要一时冲动做了错事,人生的重大选择一定要慎重,不要因为跟家人关系不好而做出让家人伤心的举动”

      假如您不是跟老师关系很好的尖子生,是否家里条件不错?而家里一直通过某种关系关注着您?否则,这件事情不太符合常理。

      • 请教
        家园 【原创】回答您的问题 (兼部分大学的片断回忆)

        文中也提到了,当年老师那么做,我也很意外。

        (您问的几个问题,我的答案都是:No!我在我们系属于侠客一类的自由主义者,连个班级的小干部都没当过,学习成绩在大学里是不怎么重视的,我也就中等偏上;家里更是没有任何背景的N代农民,我是地道的村姑,家人从未到过我的大学,不过家人及所有的亲戚一致认为我在外读书是在吃苦:)

        下文绿水同学提到老师看人很准这点,我是同意的。

        我们毕业的时候工作都是自己找的,1999年毕业的时候就业形势并不是很好,但是不挑剔的话,工作的机会还是蛮多的。

        我没有分析过老师对我们就业的指导思想,但是有一点我想他们是注意到的,就是来自哪里去往哪里。当年我们的政策也是这样的,如果自己不找工作,那么把关系档案都发回原籍。当时部分同学都等着发回原籍,我也有这个退路。我的同班同学有在边疆工作的,不过,他们本来就是那里的人。当时老师反对我去贫困地区,主要是考虑到我来自浙江沿海这种著名的富裕地区,不现实,现在还想起来当时他给我举例子说曾经有我的师兄师姐去了贫困地区,后来想离开,再来找大学老师,老师就帮不上忙了。

        晕~~记忆越来越清晰了。那之前我还找了我们系的音乐老师(我们系很强悍,连音乐老师都是自配的),因为我很喜欢她的课,她还给我了一个据说个性跟我很相似的毕业后主动情愿铁了心去了西藏工作的师姐的电话,说是终于回来了,正在调整中。音乐老师对我说,如果你要决定,那么,先跟师姐了解了解她。但是我最终没拨打那个电话(世界很小!!!2年后我竟然亲自在西藏邂逅了我那个师姐的一个同事,一个某市女孩儿,在那里呆了8年了,单身,她说8年前他们总共有10几个人,后来,就剩她一个了,她也准备离开。一年后她回到家乡的时候给我来过信件。)

        想想,我的老师们,真是挺好的。

        其实我们的老师们对我们是很纵容的。给您举个例子就知道了。我们班级有个留级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家庭条件非常不好,他刚上大学就得了一种病,系里出钱给他看病,看了几万也没看好,同时给他生活资助什么的,但是他读书成绩也比较差,旷课很厉害。我们毕业的时候,他还有很多课是不及格的,学位证书应该是没拿到的。他还到处以家里贫困为理由借钱,几乎借遍本系几个年级的同学,跟我在大一的时候也借过几百元,不过借给他的时候,都没打算拿回来的。他的病在我们读二年级的时候找了本市最好的医生进行会诊,才查出来是什么,肠胃那里有什么粘连吧,但是不好医治,他呢,一直说是系里给他耽误了、错过了最好的医治时间才是根本原因,说的时候苦大仇深,还不停地跟我们讲他家里有多困难妈妈病秧子爸爸残疾还有好几个妹妹。。。。他毕业好几年后还一直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我们系的老师知道,也没赶他走。

      • 请教
        家园 不会不符合常理

        老师什么人没见过啊。

        虽说不能保证准确,八九不离十是没问题的。

        • 家园 我再请教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合适去支援落后地区?

          • 家园 楼主其实都说了

            耐得住寂寞。

            忍受的了孤独。

            经受得起打击。

            不惧怕歧视。

            习惯于艰苦。

            等等。

            也会有些楼主没提示到的,比如最好男性,身体强健,合作精神强,等等。

            • 家园 呵呵~

              选战士啊?

              我反思的是:来自哪里,去往哪里。

              其他人进去援助,只是插曲。

              • 家园 插曲得说很好

                不过多数人无论选什么职业,也都不过是“插曲”。只要不是太勉强自己就好。

              • 家园 来自哪里,去往哪里

                有点像“门当户对”

                确实还是有道理的。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习惯的环境里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

                ps 懒虫mm怎么看几十年前支边的那些人呢

                • 家园 是呀,不然叶落归根尘归尘土归土的终极归属感也不会那么深入人心了。

                  人的归属是有属性的。

                  最飘零的人也跟风筝一样,被有形或无形地线牵着的。

                  我们父母辈的上山下乡那拨,由于我家都是乡下,所以没那么有切身体会。但是观察周围那些下乡后最后定居在所下乡地的,跟那些最后回归城市的相比,从家庭和事业两部分的满意度来说,大部分来说,后者比前者过得好并且认为自己当年坚持到最后回归城市的决定是英明的只得庆幸的,尤其是回到城市后参与高考并读了大学的。没回归城市的那拨,我认识的有一些朋友的父母是通过子女回归了自己的城市后跟随子女回归的,我们这代人承担了父母辈很多未竞理想使得我们比较压抑,否则郁闷这个词语不会最早流行于我们70后了。有的时候这种压力是无形的根深蒂固的,记得有一年一个下乡后留在本地成家后的老师喜滋滋地对我说,当年她的儿子竟然考上了她读高中时候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大学所在地是她的娘家城市),而她从来没有告诉过她的儿子!

            • 家园 我觉得这标准

              选国家领导人倒是可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