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轰6还有用武之地吗? -- 晨枫

共:💬124 🌺1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来帮你贴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家园 谢谢

        可以看出,这是一架新造的轰6,所以轰6还在继续生产。原来的玻璃机头被封闭起来了,估计轰炸导航员的位置被取消,功能改由机载电子系统完成,飞行员直接就控制投弹了。

        座舱大幅度现代化,这可不是B-52能比的,从玻璃化的程度来看,超过B-1B了。发动机舱中间的这一横膈不大明白是怎么回事,有说双发改四发的,但上下为什么不对称呢?要看到喷口才能肯定,否则的话,这也可能是发动机舱加大后,增加横向强度的结构,毕竟机翼横穿发动机舱,不容易任意增大发动机舱而不影响强度。和传统图-16相比较,也看不出发动机舱增大到可以容纳两台发动机的地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谢谢
          家园 说实话,玻璃机头看上去比较酷

          留着多好,哪怕不放人,看着就是一个舒服。

        • 谢谢
          家园 那个隔断 和发动机进气特性有关 当初豹子设计时也有类似问题
          • 家园 能详细说说吗?

            在进气道中间设一个隔断好像不常见啊。

            • 家园 这应该和六爷的翼根结构有关

              轰六的半埋入式结构对翼身接点强度是个挑战。战神又是巡航弹载机,左右翼下有六个新挂点。每枚弹按一吨算,机翼的强度结构会严重恶化。这个横穿进气道的beam就是将机翼和机身直接相连,从而大大加强翼身连接的强度。

            • 家园 六爷的这个我也不知道 我来瞎猜猜呵呵

              大多数喷气机进气道 都有对气流修正 预压等能力

              发动机 厂家将机器提供给设计单位 会对进气特性有一定要求的比如 进气压力啊 压力分布啊 具体的好像挺复杂的。当初用飞豹用斯贝时 因斯贝对进气要求还挺高(对tg而言) 好像走过一段弯路 不过最后还是挺好的解决了。

              据此 我推测 六爷 换发动机了 假设新发动机 和老发动机对进气差别比较大 改进气道 动作太大 还不如在进气道内部做点动作 已符合新发的要求。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对于飞豹进气道的那一段 cctv 百家讲坛 曾经讲述过。刚才狗了一下 没找到...

              不知道那位河友还有印象没

              • 家园 还是不理解

                发动机进气口有两个作用,一是把气流减到亚音速,如果是超音速飞机的话;二是把气流理顺,具体地说,是发动机正面的pressure profile平正。在进气口中间加这么一个东西,pressure profile就成了V形,目的是什么呢?

                • 家园 你看上面的一张图 就是有工人在左侧的那张

                  看后面的进气道 刚好是那隔断的位置 上半截是进气道 下半截是? 如果增加两台发动机 似乎有点能解释 但如果那样 生存能力要打折扣了

                • 家园 不会是单纯增加强度吧, 原来老大早发现了

                  进气口明显扩大了, 估计增加了机翼油箱

                  加个分隔 增大了进气口部分的强度吧。。。

                  如果进气道壁不增厚的话, 加个隔断最简单, 而且也省重量

                  现在看还有一个效果, 让陈老大挠破头也想不明白。。。

        • 谢谢
          家园 挑个小错误

          不是飞行员投弹,而是武器控制员(领航员),从照片上可以看出:

          1、飞机前气动流线全改了,估计往里面塞了什么好东东,但是绝对不是人。

          2、大胆猜测座舱改为三人制,两个飞行,一个领航,各干各的不说也很明白。

          3、发动机换了,加大,所以进气口加固同时也稳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