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她的代号白牡丹》:真实的故事比电视剧更精彩 -- 玉洁冰清

共:💬49 🌺1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中文不好,问一下,掌上明珠能这样用么?我以为都是女儿的

      唯这个三团团长灵活指挥杀出重围,因而备受蒋赏识,视为掌上明珠

      • 家园 你是对的。。。

        没有形容男性为掌上明珠。。。

      • 家园 可以的

        掌上明珠是爱若珍宝的意思。多用于儿女,尤其是女儿。

        用在别的地方也行

        现在中国国内杂志媒体这么用的很多。

        • 家园 不可以的。

          按字典解释

          释义: 比喻接受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出处: 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示例: 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这里就不说用在纠纠武夫身上,即使用在贾宝玉身上,也是很滑稽的感觉。

          • 家园 从严格意义(学术)上来说

            你的观点是对的

            但从实际应用来看,这个词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很多,在报纸和电视上经常能见到。也许你会说,这是不规范的用法,甚至会影响汉语的优美和纯粹。但是,语言本来就是拿来用的。而且使用者大部分是语文程度不精深的普通人(相对文学工作者而言)。

            语言,很大程度上是约定俗成的。当一种用法越来越常见时,慢慢的也就被人接受了。现在很多词汇,意义都和原意不同了。比方说,经济这个词。记得河中有文章,专文论述了词汇的意义变迁,有许多例子。有兴趣不妨一搜。

            如果这种用法始终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那自然就是不可以。

            • 家园 还是不同意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这个组合可是颇有生命力,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人说。您觉得以后我们语文课上就要教这个,发文章用这个?

              而且请你帮我找找看用掌上明珠描写武将这种充满阳刚之气的词的例子。我在网上搜过,比如某娱记写的,“掌上明珠欲与阿圭罗同居,马拉多纳果然虎父无犬女”。这是传统用法。又如中性点的,“中信银行:基金的掌上明珠”。这里说的是钱,谈不上阴柔,但也不是阳性词汇,所以也算是不感觉突兀。至于说到男的,“三代全家福首次曝光 锋芝子成掌上明珠”。这还是个小婴儿,根本还谈不上阳刚之气。

    • 家园 呵呵,蒲公英搞不过白牡丹

      总的来说,“白牡丹”虚构的成分比“蒲公英”要多一些,当然拍电影也必须这样。

      不过,有些宣传已经到了难辩真假的程度了。比如伞三团被老蒋钦定为“御林军”的事就是刘农畯自己说的,就连张绪滋也不知道。刘农畯之所以这么说当然或许有他的理由,但如果把原因归结为“豫东战役中,在伞兵一、二团团长相继阵亡的情况下,唯这个三团团长灵活指挥杀出重围,因而备受蒋赏识,视为掌上明珠”就很不通了——因为豫东战役时伞三团还没有正式成立呢,刘农畯李贵田他们当时正在湖南选新兵,根本就没有去河南,何以杀出重围?

      事实上,三团组建之后还没有打过仗就起义了,以至于他们参加解放军之后,毛主席还专门打电报问他们会不会跳伞。

      伞三团起义时,老蒋在台湾,伞兵司令部和一团也已经到了台湾,而三团乘船的航行目的地却是福建,这也不大象是去当“御林军”的样子。

      说到船,伞三团乘坐的是“中”字号登陆舰,国民党是按“中美联合”来区分登陆舰类别的,“美”字号比“中”字号小得多,所以那艘船的舰名不可能是“美龄”号。何况以“美龄”来命名飞机或者军舰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事,这个殊荣一般不会落到一艘退役卖给招商局的、而且已经被劫持过两次的旧船上。

      起义的过程,现在已经介绍得很详细了,可当时,船上的大部分人却都是稀哩糊涂的,包括蔡智诚

      呵呵,谢谢玉洁冰清的文章。咱们俩各说各的,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情况,这样挺好,可以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 家园 三团起义背后还另有一段故事

      4月9日,三团确定了起义的计划,4月13日下午驶离上海,然而由于3月份上海地下党的秘密电台连续被破获,李白(永不消失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秦鸿钧、张困斋等人被捕,上海地下党和外界失去了电台联络,无法将三团起义的消息告知解放区。如果消息不能及时传递到解放区,那三团到达连云港后很可能会引起误会,造成损失。

      4月13日,无计可施的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田云樵找段伯宇想办法,但段伯宇一时也没有好办法,急得像热祸上的蚂蚁。就在这个时候,段伯宇的好朋友,国军第63军参谋长,地下党员宋健人少将主动请缨,他13号下午乘宁沪特快列车从上海赶到南京,在南京长江边找不到船,直到临近三更时,才遇见一个趁黑打鱼的老汉,宋健人给了老汉一大笔钱搭船到了浦口,随后把余剩的钱全部买了香烟,自己装扮成一个卖香烟的小贩(当时最容易通过国民党军事防区的就是卖香烟的人),昼夜兼程赶路,终于在15日凌晨到达泰州白马庙,见到了中共华东局负责情报工作的扬帆,报告了伞兵3团已经举行了起义、将于15日清晨到达连云港的情报。扬帆随即向上做了汇报,中共华东局立刻发急电给新(埔)海(州)连(云港)特委书记谷牧,让他负责迎接三团起义。

      与此同时,三团已经到达了连云港外,并且登陆艇遭到了陆上解放军的火力拦截,被迫停泊在海面上,形势十分紧张,在这关键时刻,谷牧及时收到了华东局的电报,于是赶紧停火,派人与三团联系,使得起义获得了成功。

      PS:宋健人完成任务后主动提出要返回江南策应解放军渡江,但被杨帆留在了江北。

      • 家园 谢谢补充

        还有一件事,就是这个事情本来是李正文在管,后来暴露了。他是中共最著名的间谍之一。有一篇文章专门讲他的。http://www.hongyanhun.com/bbs/read.php?tid=1769&fpage=2

    • 家园 我父亲有早年的照片

      在一艘军舰上照的,后来问他,讲就是伞兵第三团起义的那一艘登陆舰,不过这艘船当时已经卖给招商局,是作为民船征用的,后来在解放军中服役很久。

      我父亲上船并不是参加什么与军事有关的事情,而是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参加当时的全国大学生夏令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